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基于均胜电子2012-2017年的并购活动,从控制权转移和融资约束两个角度分析了公司并购对价和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结论表明:较为通畅的融资渠道使得均胜电子倾向于选择现金作为支付方式;外部融资要权衡控制权稀释与债务融资约束带来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并购后实现好的盈利能力是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融资一般指在企业兼并或收购中,并购方为获取被并购方的控制权而开展的资金融通的活动。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并购(M&A)乃是企业兼并与企业收购的统称(Merger&Acquisition),本文将并购定义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为获取并购对手方企业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行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并购融资已经成为跨国并购行为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并购方案的成败,而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和安排又是并购融资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融资结构是决定公司并购成败的基础和关键,合理的融资结构不仅能提供充裕的并购资金,还可以降低并购方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影响并购方资本结构的变化和控制权的转移。文章选取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6 459个上市公司成功主动并购事件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在高管持股条件下对其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遍采取现金并购的支付方式下,高债权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并购绩效;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采用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弱;另外,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公司并购绩效保持短期持续性正向作用后趋于稳定。本研究认为,有主动并购倾向的国内上市公司在考虑融资时应更多地采取债权融资方式,同时限制高管行为,削弱高管对公司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企业掀起了海外跨国并购的浪潮,其中不乏优秀的并购案例。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民营企业都是我国跨国并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动力量。然而,民营企业规模小、融资渠道少,这使得它们在进行跨国并购时不得不进行更多的杠杆收购,以大量举债的方式收购大型海外公司。文章以艾派克收购Lexmark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民营企业海外并购中的杠杆收购行为,并进行融资结构研究、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经过一系列研究可知,在符合一定情况下,民营企业能够将杠杆收购用于海外并购。成功的融资结构要在民营企业自身规模限制下,紧紧围绕收购目的展开,不仅要筹够足够的交易对价,还要为后期的整合和风险控制提供资金,为后期出现的财务风险做出保障。  相似文献   

5.
苗露 《活力》2011,(11):182-183
并购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方式,涉及大量资产的有偿转移,因此,一个成功的并购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融资活动对于企业并购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数量的多少、成本的高低、风险的大小以及融资渠道的开拓和畅通与否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并购活动的有效性.乃至能否取得最后的成功。同样,不同类型的并购对融资的数量、期限等也产生不同的要求,如现金收购与换股收购在融资安排上显然是不同的。正确的融资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并购者筹集充足的资金以实现目标,还可以降低收购者的融资成本和今后的债务负担。因而是并购成功的基础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顺风光电并购无锡尚德案例为研究对象,关注顺风光电公司是如何筹集资金来收购资产和营收规模远高于自身,同时又负债累累的无锡尚德公司。通过剖析顺风光电在并购过程中的资本运作方式发现,顺风光电运用特殊目的实体以及其他关联方认购公司发行的可转债为收购融资,既降低了杠杆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也避免了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被稀释。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并购融资案例的分析,为我国民营企业在当前中国融资环境下的并购融资交易提供若干借鉴和启示,也为国企改革提供一个去产能的途径,即引导民营企业收购国企剥离的资产,让国有资产重新焕发活力的同时帮助民营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国企和民企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股价下跌及控制权转移风险,使得控股股东更易采取短期机会主义行为来为其控制权提供保障,而关联交易可以粉饰报表、稳定股价,从而抑制控制权转移风险。以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支持”上市公司以规避股价下跌及控制权转移风险。按照产权性质、公司规模及产品市场竞争将样本进行分组,研究股权质押视角下关联交易作用机理,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支持”型关联交易的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公司和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样本组内更显著,由于这些公司的控制权转移风险更大、融资更为困难,使得控股股东有更强的动机支持上市公司。研究结果进一步厘清了股权质押背景下关联交易作用机制问题,完善了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新红  杨锦 《会计之友》2021,(6):95-101
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企业股权融资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股权质押比例低于58.35%的临界值时,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小,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上升,基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的考虑,上市公司会扩大股权融资规模;当股权质押比例高于58.35%的临界值时,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为了规避控制权稀释效应进一步加剧的风险,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会缩减股权融资规模。另外,这种倒U型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相对控股公司中更显著,且股权融资规模对质押比例的容忍度较低,其临界值分别为54.94%和55.09%。  相似文献   

9.
刘瑞 《财会通讯》2021,(16):133-136
借助财务杠杆实现融资并购的杠杆收购模式,以"以小见大"的形式受到诸多中小企业的热捧,而债务融资作为杠杆收购实施的关键,发挥着资金保障作用,股权质押作为债务融资方式之一,因具有融资快、成本低的优势,引起了收购方的注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股权质押融资进行杠杆收购,但这种方式极易导致风险叠加,若缺乏合理有效控制则将会导致杠杆收购成果付诸东流.因此,文章以实际案例为依托,深入分析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0.
蒋弘 《会计之友》2016,(5):48-53
以我国金融改革为背景,通过建立大股东利益攫取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及股权融资下大股东力量对比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和配股这三种股权融资方式中,控股股东会优先选择定向增发为并购融资。而并购融资前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以及并购项目的融资金额,会影响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融资与债权融资之间所做的选择。在股权融资下,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在并购融资后的提升水平以定向增发为最低,公开增发次之,而配股则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了控制权收益对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存在控制权收益的情况下,公司对不同的融资方式存在偏好,当控制权收益大干取得此收益的成本时,公司偏好外部融资,且在股东的监督弱于债权人的监督下,公司偏好于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12.
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并购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并购指以产权为交易对象,通过产权转让实现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和资源重组等行为的总称。企业并购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重大决策,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是其核心问题之一。从狭义上来理解,财务风险指由于债务融资行为而引发的偿债风险。当企业通过借债来收购目标企业时,将因此承担更大的负债成本,从而增加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从广义上理解,并购财务风险不仅是指并购融资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还包括并购所导致的股东收益的波动性增大等一系列经济后果。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资本结…  相似文献   

13.
控股股东的并购融资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购公司控股股东往往在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选择并购融资方式。本文主要从公司控制权、并购动机、财务杠杆收益、抵御被并购等方面分析控股股东在并购融资方式选择中的行为动机。  相似文献   

14.
控股股东的并购融资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购公司控股股东往往在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选择并购融资方式.本文主要从公司控制权、并购动机、财务杠杆收益、抵御被并购等方面分析控股股东在并购融资方式选择中的行为动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007~2009年三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上所发生的以上市公司为标的的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了终极所有权结构对并购过程中控制权转移的影响和并购前后投资效率变化状况。研究发现,并购目标公司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与并购过程中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倾向具有显著的关联,并购交易前后资本投资效率具有显著变化。具体而言:(1)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与并购交易中控制权发生转移的倾向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更容易发生控制权的转移。(2)并购交易后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比并购前显著改善,其中未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并购交易比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并购交易非效率投资程度改善更为明显。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总体上支持了并购效率理论及协同效应理论,在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情况下支持了自由现金理论和管理者自大理论,丰富了公司治理及企业管理研究文献,为公司治理和改善投资效率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融资选择与治理理论: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最优融资结构理论,为关注企业价值最大化形成和决策过程的融资选择与治理机制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融资选择理论,研究如何寻求企业代理总成本最低的负债与权益融资比例。基于控制权的企业融资选择理论,从负债融资契约和股权融资结构两个角度,研究控制权转移和如何制衡大股东控制权。但这些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中小企业所具有的融资选择和治理特征。根据我国研究现状,中小企业负债代理成本、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环境的中小企业最优融资选择与治理机制决策模型、中小企业非均衡的治理结构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应当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融资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最优融资结构理论,为关注企业价值最大化形成和决策过程的融资选择与治理机制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代理成本的企业融资选择理论,研究如何寻求企业代理总成本最低的负债与权益融资比例。基于控制权的企业融资选择理论,从负债融资契约和股权融资结构两个角度,研究控制权转移和如何制衡大股东控制权。但这些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中小企业所具有的融资选择和治理特征。根据我国研究现状,中小企业负债代理成本、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环境的中小企业最优融资选择与治理机制决策模型、中小企业非均衡的治理结构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应当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管理层收购概述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公司中,管理层(即少数几位公司高管)通过融资的方式收购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获得公司控制权的一种并购方式.对管理层收购的起源问题有不同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并购对价是公司顺利完成并购交易的前提,也是并购整合成功与否的保障。以2006—2009年间的265例并购交易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将微观公司特征变量与宏观经济冲击变量纳入同一研究框架,重点考察在我国特有的宏观环境下并购对价方式选择决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公司在选择对价方式时,主要关注公司债务融资能力、目标公司的信息不对称、公司未来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少考虑控制权稀释威胁的影响;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与并购对价方式选择不存在显著关系,这意味着"市场择时"理论在中国并购市场上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分析法,分析了2003—2010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研究股权转移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实施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股权转移对公司绩效提升效果显著,政策实施激活了控制权市场,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