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以2005~2016年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脱钩分析和Theil指数对于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脱钩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大部分城市处于扩张连接、扩张相对脱钩的状态,少部分城市处于强脱钩状态,城市群之间的脱钩状态呈现出上、中、下游逐步恶化的态势,这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群的发展中绿色发展水平是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的,经济增速的提升是以资源环境消耗作为代价的;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组间差异引起的,这表明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生态容量”与“管理容量”并重,以流域作为发展的基本单元以及时空异质的绿色发展政策,以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城市群2010—2020年城市层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着重探究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数字经济释放城市经济高质量红利的重要中介因素和门槛因素。数字经济红利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红利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红利最大,成渝城市群次之,长江中游城市群最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标:测度并研究2006~2019年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分异与动态收敛。研究方法: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发展指数;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揭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来源;运用核密度估计和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分析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演化趋势;最后采用SAR、SEM、SDM模型检验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向下转移的概率高于向上转移,但珠三角呈现“异质性”——向上转移概率高于向下。城市群间高质量发展水平极化现象突出,存在东高西低明显梯度,但差距逐步缩小。城市群内存在显著的β空间收敛性,城市群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贡献率。研究创新: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衡量指标体系,从时间、区域及空间三个维度评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演进及空间收敛。研究价值:有益于客观衡量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动态水平,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群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因其区位优势独特、人力资源充足,从而成为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后首个跨区域的重点开发地区。为了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发展情况和区域差异,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六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市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武汉市,整体城镇化水平发展最好的是环长株潭城市群,大型城市相较于中小城市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更占优势;各地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各城市群里省中心较高、边缘地区较低的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5.
把握安徽融入长江三角洲高质量一体化水平及特征,能够充分发挥安徽融入主动性,有利于实现长江三角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基于“高质量一体化”和“融入”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安徽融入长江三角洲高质量一体化水平。结果显示,安徽融入长江三角洲高质量一体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一体化具有良好基础,协同一体化程度较高但仍需提升,市场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水平呈稳步增长态势,经济一体化变化平缓,创新一体化水平落后。针对上海“龙头效应”不足、安徽“洼地效应”不足、经济发展动能不足以及发展战略差异化不足等制约因素,安徽深度融入长江三角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要以产业共生夯实深度融合根基,以城市功能互补构筑深度融合载体,以创新驱动增强深度融合动力,以要素配置空间耦合提高深度融合效率,以协同治理落实深度融合责任。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一定地域内的一组相互密切联系的城市,这组城市之间存在着规模等级和空间结构及功能分工,具有共同的利益目标和与之相对应的集体行为。城市群协调发展是在内生与外生动力双重作用下系统秩序逐渐形成、整体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演进过程,包括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之间相互开放,形成有利于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和要素优化配置的环境;通过竞争优选或者政府推动,形成以产业分工和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功能分化,依此形成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和发展上的依赖、互动关系;通过城市之间的平等协商或上一级政府的安排,共同解决跨区域的交通、通信、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公共领域的问题,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路径有城市群发展战略与规划、政策法规、空间管制与生态环境治理、要素流动、企业跨区域发展以及产业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使用ArcGIS对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发展态势,但各城市发展规律呈现不同特征,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标: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0~2010年的环境经济绩效。研究方法: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两个指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均非常显著,规模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倾向于“高投资率”模式,考虑环境因素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更趋于分化,非平衡性加深。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水平略高于珠三角城市群,表明其他因素的贡献抵消了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水平落后的负效应。研究创新:同时运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和分析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经济绩效的区域差异。研究价值:传统经济绩效评价方式忽略了资源、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内生变量的刚性约束和时代对绿色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因而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级数据,以十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的经济发展差异,并运用广义熵方法进行了总体差异的分解。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差异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源于十大城市群间的不均衡发展,而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十大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经济差异在逐步减小,但全国其他地区与十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城市群间和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差异都受到空间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何寿奎 《企业经济》2020,(1):5-11,F0002
本文以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为导向,分析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现状,阐述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的内在机理,剖析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的政策驱动、绿色发展需求驱动、优质服务动力、转变发展动力、技术创新动力、利益补偿动力等外部融合动力机制,以及行业竞争力动力、基于绿色发展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绩效驱动等内部融合动力机制。研究建议提出:构建低碳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健全基于环境保护的交通建设运营治理机制;探索低碳交通与环境保护成本补偿制度,优化交通运输业产业结构,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升级;建立公路建设与运营环境风险智能控制机制,应用智能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环境进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集聚:空间网络及结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集聚是推动城市群崛起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因子分析和引力模型,研究了2007~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及其空间网络。结果发现:从整体来看,三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网络逐步从分割走向融合,且上海在整个金融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从局部来看,城市群内部金融集聚网络的结构差异明显,京津冀表现为主次型单一结构,北京位于绝对核心;长三角为多中心均衡结构,且江苏的金融中心程度明显高于浙江;珠三角为穗深双核结构,深圳的上升趋势明显。据此,应基于城市群金融集聚网络的不同特征,差异化地整合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区域一体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心-外围的研究框架,采用基准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与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均会显著提升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邻近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金融资源配置在地方与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中介角色;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分布区域下,地方与省会城市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据此,提出以“硬科技”突破产业链短板与痛点、基于宏观视野合理规划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中心空间布局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协调好区域内城市间的产业发展关系,是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动态随机核分布方法测算中国14个主要城市群内部189个城市的产业比较优势,研究发现:产业比较优势上升是城市和城市群经济增长提升的重要原因,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其作用路径依靠增加城市和城市群投资予以实现。基于此,每个城市都应立足于所在城市群发展实际和自身的独特资源禀赋,审慎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实现城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本城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与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的优势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和制度政策导向角度,对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机制作了系统分析,认为消费升级是拉动我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侧动力,技术创新为转型升级提供了供给侧动力,与拉力和推力相匹配,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国家因势利导的调控政策共同作用于供需两方面,尤其是对制定以土地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发展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制度政策三者共同构成驱动力,促进城市经济沿着绿色、人文和智慧的路径逐步实现转型升级,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9,(11):135-141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索洛余值法,本研究核算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008年到201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指数,比较分析了其差异特征,讨论了其经济发展质量。从比较结果看,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质量整体优于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应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推进创新发展。长三角需要控制区域差异的扩大趋势,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较大的区域差异限制了北京对天津、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推动天津和河北重点城市的经济转型,分别将其全要素生产率尽快提升至北京的80%左右和40%以上,使北京的优势资源可以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6,(24):47-51
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的8个主要城市为样本,构建了包括资源承载力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压力两个方面的18项指标组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为三个等级类型:西安、宝鸡和渭南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咸阳、铜川和杨凌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中等,天水和商洛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较低。并根据各样本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优势和劣势因素,提出优化和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QAP分析法以及ArcGis探究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空间网络结构。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仍然存在;数字经济整体关联网络的通达性、稳定性好,但联系紧密程度不高,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海、无锡、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在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而舟山、铜陵等城市中心性均较低,位于边缘;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距离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应树立协同发展理念,注重数字经济圈建设,构建数字经济新基建,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推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8.
王学娟  辛本禄 《企业经济》2022,(11):114-12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演化,产业边界模糊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先进制造业在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变化等背景下,体现出通过服务化提高附加价值的高质量发展趋势。现代服务业受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波动影响,在呈现出抗风险能力弱的同时也表现出抗逆力发展的柔韧性。本文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视角,认为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制造化融合应以获取“高附加值”活动为切入点,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并不断演化。先进制造业服务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现代服务业制造化是新发展格局下激发市场内需的重要路径,两者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标: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演进趋势、地区差异、结构差异、收敛性和障碍因素。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二次加权动态评价法、定基功效系数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通过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σ收敛、β收敛以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测度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表现出“发展水平提升、绝对差异缩小”的特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四大区域间的发展差异,结构差异的主要来源由生态环境差异转变为增长动能差异;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典型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财政收入增速、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创新:将共同富裕纳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二次加权动态评价方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识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转变的关键节点,并在全面把握其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研究价值:有助于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水平和分布特征,为明确当前乃至未来阶段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着力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运用基于非径向距离函数(NDDF)的修正Metafrontier超效率模型对中国278个地级市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LPI)相结合,分析中国城市生态效率的动态演化结构特征及其模式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生态效率呈现缓慢增长态势,“资源节约”效率相较于“环境友好”效率增长更快。从变量分解看,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节约是“资源节约”效率改善的贡献主体,而工业废水与二氧化硫排放对“环境友好”效率改善的贡献大体相当。从动力来源看,区域技术追赶是城市生态效率改善的主要驱动力,而区域管理效率产生了抑制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识别不同类型城市的生态效率改善动力来源及其动态演化模式差异,进而为精准提升不同城市的生态效率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