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今社会,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城市群的各种规模和不同类型的城市体系,形成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良性循环。在全球范围内,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构建大城市群已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体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城市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
杨慧莹 《企业导报》2013,(7):177-178
湖北宜昌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黄金十年、关键五年,要加快推进经济总量、城市发展、发展方式、社会建设四大跨越,努力实现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三大目标,全面构建现代化特大城市的综合实力、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保障体系。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宜昌特大城市建设的坚实基础,推动宜昌由大城市向现代化特大城市跨越。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会治理既是地域概念又是公共管理范畴,特大城市功能集聚带来了城市社会治理更大的挑战:社会分层化挑战基层社会治理,人口集聚及多元化挑战空间治理,城市功能过度集聚挑战社会服务,信息和资源集中挑战技术和管理。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在未来要实现四个突破:第一是模式突破,实现三社联动升级;第二是空间突破,聚焦社区单元和社区综合体;第三是服务功能突破,进行社会服务跨区域合作和管理;第四是技术突破,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政务。  相似文献   

4.
选择特大城市上海、南京、武汉、成都和重庆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环境、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和潜力三大层面选取19个指标构建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取因子分析法测算特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收入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交通运输水平等6个方面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特大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下游上海、南京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上游武汉、成都、重庆;中上游特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潜力较大;各影响因素对下游特大城市、中上游特大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效果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基层政区作为国家政权的末梢和经济社会的直接管理单元,其通过行政逻辑下的区划调整来应对基层空间重组已难以胜任,特别是对于特大城市而言,基层空间的重组更是复杂而快速。无论是历史、理论还是实践,特大城市基层政区的改革都指向"治理区划"的新理念。文章从职能的重心变迁、空间的治理转向和实践的创新趋势等三个方面对"治理区划"这一新理念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6.
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进行评价,有利于商业银行评估与有效防范风险。公司治理质量的高低是商业银行改制的关键,构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没有立足国情,不是按照传统模式就是照搬西方模式,要克服这种不良现象,就必须构建适用我国的绩效评估体系,也就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通过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原则和体系构建的探讨,探寻适合我国政治体制、管理制度、社会背景的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人居三大会新城市议程的提出,包容、可持续、韧性等理念正全面进入城市发展的核心评价体系。作为中国城市发展领航群体的特大城市也面临在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尤其当中国政府提出特大城市发展走高端、有限之路和城市—区域疏解协同两大核心任务,就非常有必要以新思维开展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再评估,提出在特大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发育和公共基础设施服务3个侧面提出了各具针对性的多维视角评价思路,并运用于对中国16个特大城市的实际评价。进而基于评价方式拓展性地提出特大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的工具箱。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探讨企业信用治理体系与内容结构,以及企业信用治理制度安排、文化构建与运行机制,提出建立企业信用治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透析信用治理及治理指数等级划分,构建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国情提出优化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应对举措,以完善企业信用治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何稳  李成标 《财会通讯》2021,(20):103-107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在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作为国家治理微观层面,引导和推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迫切需求.文章首先提出了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分析了其特征;其次构建了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AHP-FCE综合评价法构建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价模型,并对国有企业进行实证评价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国有企业治理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表明这种评价方法有效性较高,可以作为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评价的一种实用工具,以期为评估和提升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深圳不断进行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尤其是近年来,深圳坚持以“突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和改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坚持“改善社区民生”和“激发社区活力”并举,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举措、新模式,初步构建起了“一核多元、四位一体”的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深圳特色的特大城市社区治理新路子。就当前发展现状而言,仍然存在治理主体关系权责不清、行政化倾向严重、居民社区参与不足、社区服务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等问题。新形势下,可以通过强化党建核心、优化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机制、优化社区服务等,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赵倩倩 《现代企业》2023,(1):101-103
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更加突出,迫切需要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其中,民营企业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治理多主体之一,必须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相对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更加注重主体的多元性。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从治理方式、社会组织、矛盾化解机制、公共安全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熊竞 《城市问题》2023,(1):79-88
行政区划作为空间协同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在当前空间关系日益复杂的新城发展中发挥制度效能,既是一个理论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借助尺度、协同、治理等概念和理论构建了超大特大城市新城政区治理的三尺度分析框架,提出相应假设,进而通过田野调查、案例比较等研究方法对假设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政区治理通过空间关系调整来助力超大特大城市新城建设,而这一助力机制则是由市域、城域、区域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嵌套的尺度构成并展开的,三尺度协同可以更好发挥政区治理的政策效能。同时,新城的政区治理也还存在工具创新和精准操作等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协同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工商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履行好市场监管的基本职能,不仅需要依靠一支专业化的执法队伍,还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管理效能,使工商部门的工作有根有魂,有力有效,有为有位。一、构建市场监管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必要性(一)构建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是市场监管从封闭向开放全面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构建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多维测度体系,对中国式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水平进行实证测度。研究结果显示:2008—2020年,中国式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整体上稳步提升,可以将其划分为领先型、成长型、追赶型和起步型四大类型;中国式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水平呈现出“东部整体领先、中部快速崛起、西部逐步提升、东北有待振兴”的空间格局和“南快北慢”的发展趋势,各维度发展存在不协调倾向和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国式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差异大致表现出先缩小再扩大的发展规律;中国式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增长趋势存在一定程度的“俱乐部趋同”特征。基于此,提出促进中国式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提升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6,(33):74-75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为国企改革带来了新动力,也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指出其问题所在,并立足河北省国有企业实际,从内部治理及外部治理等不同层面提出构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作为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治理方式,是进行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政府绩效的有效工具.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政府绩效进行衡量和评估逐步成为公众和政府的共识。但目前我国绩效评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为了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保证评估结果的合理有效,应广泛宣传绩效评估理念,积极构建绩效评估配套制度,大力发展绩效评估学科教育,扩大绩效评估参与维度。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会治理的意见》,强调推动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城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有许多工作要做。面对基层治理错综复杂的局面,浙江省平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社区为切入点,在党建引领下构建了完善的红色物业工作体系,制定了科学详尽的标准规范。围绕平湖市红色物业建设情况,本刊记者采访了平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戴忠伟。  相似文献   

19.
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以政府为主导保障、以社区为运作基础、以社会组织为运作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作为运作支撑,是创新社会治理和完善社会服务的有力切入点,是做好群众工作和保持稳定团结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当前社会治理创新形势下开展实践探索的产物.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现期,通过加快推进"三社联动",促进多元参与、合作共治,构建民生保障服务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和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20.
资源整合能力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它直接关系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效性问题。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资源整合能力,不仅是健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效能、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运行机制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现实困境的必然要求。从合作治理理论的视角来看,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关键在于以党政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团组织、自治组织、公民个体等多元参与主体构成的社会治理行动体系为基础,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信任、互利、合作、有序的治理关系和治理秩序。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资源整合既要重视对人、财、物等有形资源的整合,同时也要重视对意识形态、价值理念、文化传统等无形资源的整合。一是要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资源整合的组织架构;二是要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三是要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资源整合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