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不宜饮茶的人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咖啡因、茶碱和少量和芳香油,多种维生素和叶绿素等,因此,适量饮茶有益于身体健康。但以下几种人,最好不饮茶为好。①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患者等。因茶叶中咖啡因能使人兴奋,引起代谢增高,不利于病人安静。②胃...  相似文献   

2.
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周末休闲的时候,慢慢地泡一壶茶,享受假日的休闲。不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茶养生的,喝茶不当也会伤害身体。发烧忌喝茶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肝脏病人忌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相似文献   

3.
《乡镇论坛》2010,(19):46-46
茶叶中的氨基酸对人体有好处,它在水温60℃的时候就能溶解出来。维生素C在水温70℃时就要受到破坏。茶单宁和咖啡碱在水温70℃时就逐渐溶解出来,若水温过高,茶的味道就过于苦涩了。因此,要想保持茶叶中的营养、味道和香气,人们沏茶的水温最好在70~80℃之间为宜,一般是先将开水灌入暖瓶,而后再沏茶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东方人在几千年的喝茶历史中建立了茶文化,创造了茶艺术,并且茶叶本身就具有保健功能,所以喝茶能让人清心、雅净、回归自然。茶叶零售店的经营必须从茶叶的特性出发。  相似文献   

5.
东方人在几千年的喝茶历史中建立了茶文化,创造了茶艺术,并且茶叶本身就具有保健功能,所以喝茶能让人清心、雅净、回归自然.茶叶零售店的经营必须从茶叶的特性出发.  相似文献   

6.
饮茶六忌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品,但如果饮用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忌过量长期过量饮茶会使体内的咖啡碱积累过多,有损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同时,还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造成疲劳、食欲不振、神经过敏等。忌晚上喝浓茶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它能兴奋大脑且引起尿多,使人难以入睡。忌过热长期饮热茶,可引起粘膜组织增生性病变。所以,泡茶时水温一般应在摄氏80度左右。忌与药同服茶叶中含有鞣酸,能和生物硷类药物、重金属盐等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盐,影响药物的疗效。且茶硷能提高体温,有抗阿司匹林的作用。忌空腹饮茶有不少老年人喜欢喝早茶,养成空…  相似文献   

7.
茶叶含有茶多酚、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尤以绿茶含锌量最为丰富,而锌元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专家认为喜欢喝茶的孕妇可以适量喝点绿茶。但是,孕妇如果喝茶太多、太浓,特别是饮用浓红茶,对胎儿就会产生危害。茶叶中的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饮茶过多会刺激胎儿增加胎动,甚至危害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如果过多地饮用浓茶还有可能会引起妊娠贫血,胎儿也可能出现先天性缺铁性贫血。孕妇喝茶须细思量$江苏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网  相似文献   

8.
茶叶出口贸易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是位于矿泉水之后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饮料.茶的芳香、解渴、保健等特点受到世人青睐,其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人们不仅将饮茶作为享受,而且有意识地通过饮茶来修身养性.目前,全世界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全球约60个国家种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喝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茶叶的年消费量一直稳定在25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9.
饮茶有禁忌     
1、酒后不宜饮茶:有人认为酒后饮茶可以润燥解酒,殊不知酒性纯阳、茶味苦属阴,若酒后饮茶易伤肾脏,便会出现肾寒、阳痿、小便频浊等现象。2、不宜饮浓茶:过多的单宁酸,能抑制胃液的分泌,会刺激胃粘膜,引起消化不良,导致便秘。同时,浓茶会减少人体对铁质的吸收,日久可导致缺铁性贫血。3、不宜饮有异味的茶:有焦味的茶叶是因为在制作中,火旺把茶叶炒焦使之,含有一种多环芳烃类的致癌物质,不宜饮用。另外,茶叶如若保管不当,与其它有异味的物质放在一起,如肥皂、樟脑丸等,容易使茶叶吸收变味。所以,有异味的茶叶不应饮用。4…  相似文献   

10.
茶该怎样喝     
茶宜兼饮,而不宜偏食茶叶因产地、品种与加工方法的不同,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也有所不同,因而在一段时间内,饮用的茶品应当杂一些。有人这样安排:夏季饮绿茶、冬季饮红茶、春秋两季则饮花茶。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兼饮办法。茶宜常饮,而不宜过浓过量茶有助消化、解油腻、祛暑热、提精神的功能。可上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和二便。但过量饮浓茶,有可能导致胃功能失调,故不可不予注意。泡茶宜用“中汤”冲泡,而不宜用滚沸的“老汤”冲泡,也不宜将茶叶放于水中煮饮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在水温较高时就会受到破坏,茶单宁和咖啡碱在水温70摄氏度时也会溶出…  相似文献   

11.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与会的茶叶专家一致认为,茶叶将以其独特的保健优势取代咖啡、可可成为21世纪最主流的饮料。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丁俊之说,茶叶不含钠盐、脂肪和任何热量物质,喝茶与当代人所追求的注重保健的生活方式非常吻合,而且茶的香味特色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联合国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材料显示,人类长寿的奥秘之一是“多茶少烟”。联合国专门组织还宣布要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鼓励饮茶。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施云清说,饮茶能益寿,不但有事实证明,而且也为科…  相似文献   

12.
人好茶。人阅读或写作时必饮茶,与同道研讨或闲聊时也饮茶,消闲独坐或吟诗、赏乐、观画、弈棋更要饮茶。茶除了作为解渴、消暑、健身的生活饮料之外,还可以待客,消闲、清心、醒神,一盏在手,不仅可品出茶叶冲泡后的茶叶本味,继而还可联想而生出绿色清新的自然山野之味。  相似文献   

13.
茶,这一古老而文明的饮品,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亿人有饮茶的习惯。据了解,茶叶中含有3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茶多酚、茶素、芳香油、脂多糖等多种成分,具有营养和药用功效。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作为一种既可提神醒脑、又能陶冶性情的健康饮品,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习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 族习俗不同,茶叶品种繁多, 这便形成了各族多姿多彩的 饮茶习俗。 苗族虫茶 一般茶叶都 是采摘鲜叶经过烘炒加工制 成,而湖南省城步苗族的虫 茶却不一样,它是先用茶叶 喂养大米中常见的米蛀虫, 米虫吃了茶叶后排出一粒粒 黑色粪便,这就是虫茶。饮用 时先倒一杯沸水,投入数十 粒虫茶,茶水渐呈棕红色,香 味浓郁,类似茶叶,但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具有清热解毒、健脾胃助消化功效,是我国出口的特产茶。 白族三道茶 云南大理白族三道茶是一种宾主交流感情的饮茶习俗。第一道茶…  相似文献   

15.
浓茶可伤骨     
不少人习惯喝浓茶,实际上喝浓茶除会引起“茶醉”和失眠外,久而久之亦可对骨骼造成伤害。据专家对3170名5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饮茶习惯与骨折危险的分析表明,每天饮浓茶5杯的人,髋骨(骨盆处)骨折的危险较不饮浓茶者高70%;每天饮浓茶超过7杯者,其相对危险性达80%以上。这是因为浓茶中较高含量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增加尿中钙的排出;由于遏制吸收和加速排泄这双重途径,使体内缺钙而诱发骨中钙质流失,日久便出现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骨折。不久前,中国营养研究所和食品卫生研究所对国内20种茶叶的含氟量进行测定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茶叶大国,不仅茶叶的品种繁多,有绿茶、红茶、花茶、沱茶、砖茶、普洱茶、苦丁茶、酥油茶等等,而且还拥有龙井、旗枪、碧螺春、铁观音、九曲红梅等大批名震四海的茶中珍品。同时,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艺术,茶叶的消费量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因此近年来不少人瞄准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开起了茶馆。由于这些茶馆经营的不仅仅是喝茶消费,更经营了一种品茶的氛围和茶文化艺术,因此其利润率是非常高的。 经营茶馆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这对于许多手头握有资金,却又找不到理想投资项目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条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喝茶与消化吸收,有很多传说。有人说,茶对营养素吸收不利,会让人贫血,其中咖啡因还会引起缺钙,孕妇、乳母和经期女性不能喝。但同时也有人说,喝茶能补充矿物质,让人骨质结实,不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等等,到底什么才是真相呢?  相似文献   

18.
饮茶三昧     
李庚 《乡镇企业》2001,(3):45-45
“日高久渴漫思茶”,口燥则饮,是解渴。没什么顾忌的,但饮茶如果作为一种艺术的品茶,却很讲究。周树人曾言“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于十年的尘梦。”撇开周的人品不谈,从字面上看。也算得茶中三味了。古人饮茶有四不,即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景不好,饮者鄙兽。  相似文献   

19.
茶为万病之药,茶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价值,但这些保健价值需在正确的、健康的饮茶方式下,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不同季节应饮不同的茶,不同体质和不同职业的人也应该饮用不同的茶。为此,本人把多年与专家学者交流的健康饮茶的经验梳理出来,让爱茶者都能健康饮茶。  相似文献   

20.
吃羊肉或狗肉后不宜喝茶羊肉、狗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成分,两者能结合成为鞣酸蛋白质。鞣酸蛋白质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能使人体肠的蠕动功能减弱,致使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导致排便不畅或便秘。吃羊肉或狗肉后,若感到口喝,可喝白开水。吃羊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