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梁  郭凤丽 《价值工程》2011,30(20):3-4
近几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减少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石油的商品属性、战略属性及金融属性出发,分析影响价格波动的因素。并进一步在CPI、货币政策及我国产出三个方面阐述了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具体影响。最后总结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2000年~2010年的31个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面板VAR模型,从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两个维度,实证研究房价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显著且有约1年半时滞,而产出效应不显著;房价波动对货币供给量影响不显著;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内,房价波动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均无显著影响。因此,我国央行不仅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传导的滞后性,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同时要将房价、房价投资及销售等房地产市场数据纳入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参照指标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CPI历史数据、狭义货币供给量(M1)、贷款利率、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作为自变量来分析1994年1月至2010年3月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应用ARCH、GARCH、TARCH建立模型分析CPI的波动性,说明CPI的波动具有非对称性。TARCH的非对称项系数为负,带来的冲击减小CPI的波动,表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能够调控物价。  相似文献   

4.
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效应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各国产出水平、净出口和物价具有国际传递效应,其中对各国物价的影响还具有同步效应.结构化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可在基本不损害美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对中国贸易顺差波动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必须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道德风险,谨防美国采取损人利己行为所带来的全球性冲击,并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挖掘平衡中国贸易收支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1991年1月到2012年3月的样本数据对货币波动率和实际产出波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首先,应用GARCH模型度量货币波动率和产出波动率,进而对二者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及其波动率对实际产出增长率及其波动率具有解释和预测能力。其次,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产出波动率在较小(低分位数)和较大(高分位数)时对货币供给量M0和M1波动率的不同反应程度。最后,提出了稳定产出增长,防止产出剧烈波动的货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包含金融加速器的新凯恩斯主义垄断竞争框架,研究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政策能够解释部分就业、消费和资本存量波动;货币政策冲击则能够解释大部分通货膨胀、就业波动,以及部分产出、消费和投资波动。总体上,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特征。本文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当将财政政策更多转向民生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重视货币政策调控,从而更有效地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近年来国内经济频繁波动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成本推动冲击、消费偏好冲击、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的DSGE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外生冲击因素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出波动是由多种冲击共同推动,其中成本推动冲击贡献最大;通货膨胀波动主要是由成本推动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引致,消费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的影响有限。进一步地,反事实模拟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这也揭示出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依附高昂成本,且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典型化事实。  相似文献   

8.
石油价格变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商业周期范式的两部门混合经济模型,探讨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各经济变量的影响和这种影响的传导机制。模型得出了商品供应、部门产出、GDP、就业、要素报酬、要素收入等对石油价格波动的比较静态效应。同时,模型还证明,消费结构、相对真实石油价格和生产技术结构共同决定了GDP变化的方向,而投资率只影响变化的幅度。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需求结构政策、技术44新和替代能源、货币政策、投资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可选择的用于最小化石油价格冲击影响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
决定2010年经济形势的是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整力度。如果当前的财政刺激政策力度不减,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2010年的GDP增长率将达到11.6%左右,全年CPI增长率将维持在2.9%的水平,但是到4季度,CPI增长率将上升到4.8%,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中央银行的声誉,要想建立起中央银行良好的声誉,就必须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进而保证公众对货币政策预期的一致性,将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从而保证通货膨胀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基础上实现对经济波动的调控,兼顾稳定物价和稳定产出波动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07年~2008年11月为分析时限,选取了从表象上看似乎紧密相关的两个现象——表明通胀压力加大的同比CPI指数和单边、频繁的货币政策。通过借助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移动平均的思想,对CPI指数和货币供应量这两者的月度同比值的进行分析,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借以论证:以同期的CPI指标来评价货币政策的意义是否存在。实证发现以同期CPI指标来评价货币政策的意义并不存在,并对此做出了解释,借此表明:不能以货币政策目标的短期变化为依据来评价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研究我国预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及其影响力时间跨度,进而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和经济转型提供指导和建议,文章基于我国2010年至2016年的CPI数据,先研究预期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对预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目前的宏观经济情况和货币政策,进一步提供控制通货膨胀、调整货币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研究美国货币政策正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1)在短期内对进口、出口、净出口产生正效应,在长期对这三者产生负效应.(2)在短期内对我国产出造成负效应(期间暂时出现对产出的正效应),从长期看对我国产出造成负效应.(3)通过对进口、出口、净出口和产出冲击的方差分解显示,美国货币政策正冲击对产出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李盼云 《企业研究》2012,(14):206-207
本文首先分析了与宏观经济指数CPI有关的几个经济指标,如PPI、M2、GDP、PMI等,分别介绍了这些指数单独以及同时作用后对CPI的影响。然后考虑季节因素,基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这些指数的月度数据进行调整,并运用回归分析与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与CPI有关的数学模型,预测短期CPI的变化,分析我国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余额居世界首位.虽采用了强劲的货币政策,但我国经济总值仍出现了下滑,与此同时,我国的物价水平却以不显著的方式涨至高位.本文对CPI、PPI和GDP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VAR模型,对比分析M0、M1和M2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的影响.分析得出,M0对CPI、PPI、GDP的影响最大,M1的效果与M2相似.货币供应量M0仅是CPI的格兰杰原因,M1、M2均是CPI、PPI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良 《现代企业》2012,(5):48-49
一、目前及未来CPI的走向及其原因分析1.我国CPI的未来走向。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回落,为保证我国经济的软着陆,紧缩的货币政策在未来的几个月势必要逐渐转变为温和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在  相似文献   

17.
《新前程》2008,(1)
货币政策不仅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走势,更影响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年的CPI持续上涨,让不少人感受到了物价的压力.那么明年从紧的货币政策能够让CPI放慢脚步吗?  相似文献   

18.
最近CPI不断攀升,按照货币学派的理论,其原因就是过去两年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今政策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同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美国经济的不佳表现令全球经济前景堪忧,中国许多中小企业在资金压力下也危机重重。一边是高位攀升的通货膨胀,另一边是经济下行的现实风险,站在十字路口,货币政策面临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19.
这轮宏观经济波动应该从2007年算起。2007年初首先是资产价格(包括股价和房价)大涨,紧接着在后半年又是CPI和PPI的大涨,通货膨胀在中国首次表现为资产价格、消费品价格和投资品价格的轮番上升,因而我们在2007年后半年开始了旨在实现双防(防通货膨胀和防经济过热)的从紧性货币政策。从紧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在2008年初首先出现资产价格的回落,  相似文献   

20.
货币政策与金融形势指数FCI: 基于VAR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中的信息功能,经济学者们构造了金融形势指数FCI以反映未来产出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常规的FCI指数包括真实短期利率、真实房地产价格指数、真实有效汇率指数和真实股权价格指数.鉴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拓展了FCI指数的概念,考察了加入真实货币供应量的FCI指数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信息角色.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FCI指数可以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参照系;包含真实货币供应量的FCI指数对CPI通胀率具有更好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