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言去语     
解除劳动合同与终止劳动合同意义不同编辑同志:我们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经常会碰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于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纷争。请问这两者有何区别?李学松李学松同志:解除劳动合同与终止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如下:一、法律概念不同(一)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二)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完全履行,劳动合同关系自然失效,且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未提出继续保持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二、形成的法律依据不同  相似文献   

2.
现今许多农民外出打工,他们常常被用人单位莫名其妙地单方“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要保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首先应了解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的法律规定。回.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消灭。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双方当事人就不能随意终止合同,除非出现以下两种情况:①劳动合同期满。这表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不再存续。②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例如企业转产、合并等,只要这些假定变成事实,劳动合同即自动终止。2.劳动合…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合同双方或单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等三种情况。在过去的劳动纠纷案件中,员工不顾单位的利益不辞而别,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比比皆是,导致了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恶化。然而,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里,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占50%以上。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也做出了新的规定,加大了用人单位的退工成本。那么用人单位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如何未雨绸缪,合法有效地解除劳动合同,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问题呢?本期我们邀请了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毕振洲律师给大家就如何应对劳动合同解除所引发的争议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毕振洲 《人力资源》2007,(12X):70-71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合同双方或单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等三种情况。在过去的劳动纠纷案件中,员工不顾单位的利益不辞而别,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比比皆是,导致了劳资双方劳动关系的恶化。然而,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里,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撤销解除劳动合同的占50%以上。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也做出了新的规定,加大了用人单位的退工成本。那么用人单位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如何未雨绸缪,合法有效地解除劳动合同,减少不必要的劳动争议问题呢? 本期我们邀请了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毕振洲律师给大家就如何应对劳动合同解除所引发的争议问题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于鸿雁 《活力》2010,(6):149-149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法规定的可以特殊约定的内容之一。 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时,依照法律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的同时。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特别约定的一个可供当事人双方互相考察的、合同解除条件亦无严格限制的期间。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依法经协商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所谓劳动合同终止指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成就,或者劳动合同一方的主体资格消灭,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及其产生的劳动法律关系归于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相似文献   

7.
<正>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劳动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即确立一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都应该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认真履行合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中止、解除和不履行合同。《劳动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  相似文献   

8.
侯婧 《上海企业》2007,(9):13-15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关于确立、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基础,是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之一。《劳动合同法》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诸多方面都  相似文献   

9.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成为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合同期满终止,而且很难解除,因此,是铁饭碗:也有人认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仅可以稳定劳动关系,而且也可以解除,  相似文献   

10.
罗湖区劳动局在最近召开全区的劳动工作会议上向全区用工单位发出通知:为完善劳动合同管理,推出“三书一条”新举措:凡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要向对方发出书面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对解除或终止了劳动合同员工,用人单位要向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对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并经鉴证的用工单位,劳动行政机关要出具《劳动合同签订、鉴证证明书》。凡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要坚决执行“各执一份”的规定,并互相在附印在对方所持那份劳动合同书后的《劳动合同收执收条》上签名,以证明已经各执一份。之所以统一推出《通知书》是因为,经过调查:80%以上的劳动争议都发生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这个最后环节上。解除劳动合同带随意性,只用口讲,不用书面通知,多不依法操作。当有关部门接受员工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指的是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对劳动者来说非常重要,劳动合同一旦解除,意味着就是丢掉工作。因此,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设计符合我国劳动力市场实际要求的、有利于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是我国当前实施中的《劳动合同法》要完善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是从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功能、价值、意义等方面来阐述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后对合同双方产生的法律约束力,将一直持续至合同被依法终止之时,对此,人们并无异议。但是,具体到合同效力终止时间的确定上,就往往意见不一。比如,因辞退违纪职工而解除(即提前终止)劳动合同,该合同效力究竟何时终止?是终止于辞退决定生效之时?还是终止于用人单位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之日?若该职工在被辞退和收到《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期间非因工负伤,是否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再如,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未办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在享受合同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履行义务应当是全面履行,包括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4.
后合同义务又叫后契约义务或后附随义务,是合同法上的概念,是附随义务的一种。劳动法律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具有延续性的。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仍负有一定行为的义务,即"后劳动合同义务"。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各自权利的法律依据。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逃避义务,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不办理终止或续签手续,从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损害了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16.
十、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分类及基本原则的规定,即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只有符合法定情形的,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同时,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上海某公司前总经理王某与该公司"对簿公堂",王某在《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中请求裁决恢复与该公司的劳动关系,并索要解除劳动合同期间的薪资损失。这一劳动仲裁请求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在常见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案件中,劳动者在被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后,往往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很少遇到员工提出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迫于就业压力,一些职工不敢提出签订劳动合同;为了规避法律责任,一些企业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诸多“陷阱”让劳动者防不胜防——为什么不签劳动合同“合同?签不签无所谓,老板说了算。”这是记者在福州一建筑工地采访一位农民工时得到的回答,“我们最大的心愿是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老板讲信用比签了合同都重要。”据了解,大多数农民工与用工方的劳动关系靠的是双方“口头协议”。为什么不签劳动合同?记者采访中发现,这其中透着许多无奈:一是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漠,没有认识到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对自己有哪些权利也不知道。二是农民工在…  相似文献   

19.
本案主要反映的是劳动合同终止的问题。与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解除行为不同,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当事人双方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条款,实现和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劳动合同即因法定或约定的条件出现而丧失效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跳槽法则     
跳槽是人力资本流动的方式之一,易引发纠纷。如何看待跳槽?笔者认为,既不应该鼓励,也不应该限制。但是,跳槽应遵守法律的规定。 一、合法解除与原单位的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者未解除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就跳槽到其他单位,是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此外用人单位招用未解除劳动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