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群 《经济》2006,(11):46-47
高额的医疗费用引发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时,医疗、医药流通、医保等多方面的改革都被简化为仅仅对药品定价的改革,药品强制性降价、药品集中招投标成了最主流的措施。药品价格成为“罪魁祸首”,大家众口一词,认为是药价高导致药品费用高,从而导致医疗费用高。一时间药价成了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品定价中的正确应用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通过介绍我国药品价格管制措施的局限性,探讨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一步分析药物经济学在药品定价中应用所需的明确定位。结果与结论在药品定价中药物经济学所评价的药物范围应为新药和专利期内的垄断药品。作为应用主体的定价部门应站在全社会角度通过制定权威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委托第三方专家组对制药企业提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报告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药品定价部门与制药企业谈判协商价格时的科学依据,在达到对新药和专利期内垄断药品控费的同时,鼓励药品创新和研发,最终保证患者对药品持续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回答我国政府能否通过药品价格规制来解决“以药养医”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药企面对价格规制的策略性反应。理论结果表明,药企会针对价格规制来调整药品投标价格和返利额度,以保证医生处方选择的激励;这种调整会提高招标价格,从而部分抵消价格规制对药价的抑制作用。在实证部分,本文将药品中标数据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和各省的医保目录中的药物名单进行匹配构建数据样本,并使用此数据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和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药品招标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药物制度导致招标价格提高约8%,而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则导致招标价格提高约9%。可以看出,药企的策略性定价行为部分抵消了价格规制对药品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对所有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开展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调查。医保目录包括1031种西药和823种中药,目录中所有药品的所有剂型规格都在此次调查范围之列。调查内容包括成本价格、市场价格、中标价格和省定价或备案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我国药品定价的合理模式。方法:对现行药品价格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加强政府对药品价格的宏观调控,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与成果,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使药品定价更加趋于科学与合理。  相似文献   

6.
参考价格制度是欧洲国家普遍采用的从药费补偿角度考虑的药品费用控制政策。其原理是力图通过减少对高价药品的需求(从需方)以及刺激药品生产者主动降价(从供方),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降低非专利药品价格,以控制药品费用。它的实施效果有赖于建立相适应的药品分组和其他配套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本研究旨在为我国药品费用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琦 《经济师》2012,(6):36-37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息息相关的,是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保障。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药品价格居高不下且不断攀升,居民药品开支急剧增长,国家财政负担加重,药价虚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从药品的生产、流通和管理几个方面寻求药价虚高的原因,指出药企数量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流通环节费用过高、流通层次过多,流通秩序混乱,价格管理缺陷等构成了影响药品价格不良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为管理部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药品参考定价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参考定价是被当今各国政府广为采用的药品价格规制政策。本文通过对参考定价的核心特征的分析,确认我国的药品差比价规则在本质上是一种参考定价模式。然后,在进行参考定价的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药品差比价规则进行了政策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耿全友 《经济师》2006,(10):63-63
药品贵药价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文章以药品定价为线索,从经济体制的差异,药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和药品定价改革的趋势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药品定价只能通过进一步改革,走市场化之路,才能解决我国目前药品价格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政府控制药品终端市场价格有利于每一个阶段价格形成,同时也有利于药品成本的控制,使得药品市场价格适应国民消费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在"保障居民对药品的可及性,促进药品使用"的前提下,加强"控制药品费用合理增长,使之适应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使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水平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人们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的呼声越来越高 。据报道,前不久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的 900余名拥有城市常住户口的居民调查, 逾八成居民认为医院多收费问题严重,六成居民反映他们有过被医院多收费的经历。调查显 示: 86 2%的人认为目前医院医疗费用偏高 (其中 32 6%的人认为药品价格偏高, 1 0 7%的人认为医疗服务价格偏高, 56 7%的人认为药品及医疗服务价格两项都偏高 ) 。可见,目前医药费用高是消费者普遍反映的问题。   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相似文献   

12.
英国的药品价格调控计划(PPRS)已经开展了50余年,英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建议该调控计划应该从现行的利润控制和价格管制方式向药品价值导向定价转变。本文在介绍PPRS体系下的英国药品价格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英国公平交易委员会提议的价值导向定价政策,旨在为我国的药品定价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曹芳 《当代经济》2010,(13):147-149
药品价格虚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本文通过药价虚高这条线索,运用博弈论对药价虚高的原因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表明我国药品价格虚高的原因来自药品定价本身体制、政府监管、药品流通过程等多方面,最后针对我国药价虚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从制药公司、患者和规制者的角度探讨了差别定价对药品市场的影响。首先,由于差别定价允许制药公司在高收入国家索要超过边际生产成本的价格,因此能够有效为其筹集研发补偿金,更好地激励创新;同时差别定价也带动了保密性折扣的广泛使用。其次,差别定价提高了现存药品的可及性和未来创新药品的可及性,增加了患者福利。最后,在规制者认识到差别定价对制药公司和患者的正面影响后,很可能会弱化损害市场分隔的相关政策,在整体决策时做出更科学的权衡。  相似文献   

15.
《经济视角》2005,(3):18-18
卫生部日前透露。针对医药费用上涨过快的突出问题。卫生部正在研究“四降一升”的政策措施,即降低药品价格、医院药品批零差率、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费、高值区用耗材费用。提高诊疗费。合理调整医疗机构补偿结构。降低群众不合理医药费用负担。国家将通过区域卫生规划,合理布局,调整卫生资源配置,并增加投入,重点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组织城市医务人员对口支援农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一种可行的定量方法,为医疗机构药品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研究工具。方法:通过分析传统指数体系的经济学意义,以药品费用的指数统计分析方法为基础,阐明影响药品费用的价格、用量和结构三因素的关系。结果及结论:建立一套药品费用的三因素绝对数指数体系方法,明确了"价格结构"因素的经济学意义,该方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机构的用药经济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药品价格管理发展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药品价格法律法规为基础,系统归纳了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发展进程。首先将我国药价管理划分为中央计划、管理准备以及价格管理三个阶段,并详细介绍了若干部重要药品价格法规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成本加成定价、单独定价、差比价规则以及集中招标采购这4项药品价格管理核心内容的发展历程及最新规定。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德国实施的医药市场重组法案(AMNOG)改变了德国医疗保险药品定价的规则,尤其是对于新活性成分(New active ingredient)的创新药品。目前,德国新上市的药品进入法定医疗保险报销体系需要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分别进入参考定价或谈判定价。如在上述两种价格形成过程中医保部门与企业未达成一致意见,则进入仲裁定价流程来获得相应的医疗保险支付价格。这样的医疗保险准入过程不仅区分了真正的创新药品和"伪创新"药品,而且基于创新分类制定了不同类别下的科学、合理的差异价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药品费用增长迅猛。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探讨了美国药品费用增长的原因。本文认为,药品间接成本的增加是推动药品价格上升的重要原因;保险因素是推动药品使用量上升的重要原因。另外,药品流通、审批等交易成本的下降也提高了人们对新药的可及性。最后文章指出,在控制药品费用的决策过程中,必须要理清哪些费用有利于健康水平的提升,哪些费用则属于浪费。  相似文献   

20.
田坤 《当代经济》2010,(7):121-123
本文从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现状出发,针对我国医药市场上药品定价不合理的情况,从药品价格管理主要涉及的政府、医院、消费者三方的收益结构分析入手,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静态博弈分析和动态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不同情况下政府、医院和消费者的行为以及结果,为我国药品定价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