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演变及其理论依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宁军 《当代财经》2005,(1):101-104
新贸易保护主义是特指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贸易保护理论及其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原有的特征产生了一些变化,表现为更多地寻求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蔽性保护;从单纯贸易政策转向经济、竞争政策,这些演变背后存在众多的理论支持,研究这些演变及其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圆媛 《经济师》2009,(12):38-39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出现了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其关注的焦点由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经济问题扩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了人类本身。各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反倾销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保障措施等贸易壁垒被频繁使用,各种新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文章正是基于此,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对我国对外贸易应采取何种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轩 《当代经济研究》2007,(5):15-17,56
近几十年来,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中出现一股“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思潮,这些国家积极推崇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本国政治、经济需要,维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支配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不同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它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贸易保护动机更具有隐蔽性,其贸易保护的形式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调整与我国外贸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作了调整,其原有的特征产生了变化,主要是更多地寻求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对进口保护的重新重视,从非关税措施的明显性保护转向隐藏性保护,从单纯贸易政策转向经济、竞争政策等,这些调整对我国外贸的发展产生较深的影响。应对这些调整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徐耀明 《经济师》2010,(7):47-48
从历史实践来看,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政策只是个别国家、个别历史时期的现象,通常情况国都实行程度不等的贸易保护政策。因此,文章在梳理有关贸易保护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以来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最后,文章给出了中国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贸易和劳工标准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的两派观点,然后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贸易与劳工标准的关联性,笔者发现: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并没有必然联系,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缺乏理论或者事实依据.本文最后把劳工标准问题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研究,剖析了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保护主义实质,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划分都是以自由贸易理论与保护贸易理论两大对立的类型为标准,新贸易理论是在二者对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外贸政策逻辑,它主张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选择了一种新的贸易方法,主张各国政府应遵循有条件的合作的贸易积极性规则制定和实施贸易政策。在近几十年的世界国际化进程中,新贸易理论无疑是受到最多关注、更多运用、同时也是最多争论的贸易理论。  相似文献   

8.
近来很多人关注的核心关键词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严峻、产业发展萧条,全球经济出现衰退,于是不少国家出台了带有浓厚新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措施,这不仅无助于本国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全球经济恢复。本文在论述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扣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揭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不但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也不利于全球经济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对一个国家而言,"保护"是一切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的实质.在贸易保护主义演变为"超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背景下,我国贸易政策演进应持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严格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努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行必要的、阶段性的贸易保护.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扩大化是一对矛盾.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新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本文探讨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在新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SA8000标准的贸易壁垒特征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由西方国家制订的以劳动者权益为核心的SA8000标准,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劳工的合法权益和人权,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用来作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新贸易壁垒。但作为贸易壁垒的SA8000标准又具有不同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的特征,并对我国贸易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后金融危机时期贸易保护呈现了新的特征,有学者把它定义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贸易保护与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在一起,运用现代科技、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和国际社会和谐等因素实施贸易保护,进而形成贸易  相似文献   

13.
李晋渊 《当代经济》2018,(12):12-13
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贸易主义的兴起.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带来全球经济发展滞缓、需求萎缩、失业增加以及产业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主动放弃了自由贸易主义政策,转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时至今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没有退出,反而出现了各种新贸易壁垒,我们称之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重新认识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对我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元康  杨奕 《经济论坛》2014,(5):146-15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当今国际贸易的一些新现象,深受诸多学者的追捧,同时也伴随着各种质疑与批评,主要集中在掠夺性的贸易政策、苛刻的约束条件、战略性产业选择的量化标准、政策的业绩评价等方面。但学者们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质却未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重新梳理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体系,通过对美国二战后贸易政策演变过程的分析并与重商主义、幼稚工业保护政策的比较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质上是一种新贸易保护政策,它符合资本主义掠夺他国财富的需要。虽然它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不能也不应成为我国贸易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程欣 《当代经济》2016,(17):4-5
本文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例,重点分析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刚起步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以及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这些隐形的贸易保护主义,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大潮,在保护本国新兴技术产业的同时,更好地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6.
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维护国家利益,纷纷举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致使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加剧。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日益抬头,使我国的贸易磨擦不断增加,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业发展乃至宏观经济的运行都带来了不利影响。针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这些特点和影响,应积极作好应对。  相似文献   

17.
杨凯 《新经济》2013,(23):15-16
近些年来,由于受到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及发展中大国的贸易冲击,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开始摒弃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目的在于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层出不穷,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如何有效应对发迭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是进一步发展浙江对外贸易过程中所必德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吕娉婷  韩松 《经济师》2012,(9):23-24
马克思认为,自由贸易的本质不是劳动者的自由,而是资本的自由。自由贸易的本质关注的是"物"而非"人",所以,马克思强调真正的自由的贸易应该是关注"人"的贸易,即:人文贸易。但是,人文贸易也经常被一些发达国家所误用,他们经常打着人文贸易的幌子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设置重重壁垒,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的迫使下,贸易保护理论逐步发展,而形式也愈加丰富,部分国家通过贸易保护来维持本国就业率,以此巩固在国际分工及交换中的主导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对贸易保护政策作了调整,对我国贸易的发展产生了较深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中贸易保护主要特征的演变,总结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新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这使我国解决贸易纠纷、促进出口面临更大的困难。本文回顾了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渊源,介绍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现状及特点,剖析了贸易保护主义实质和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