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环境经济》2015,(5):11
企业能不能严守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关键在于企业的"一把手",即企业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虽然由谁到法院应诉,并不是开展环境公益诉讼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但仍有必要强调环境公益诉讼开庭审理时,被诉企业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泰州市这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在泰州中院一审开庭审理时,作为被告到庭接受案件审理的6家涉案化工企业中,只有一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亲自出席",其余5家企业均系由聘请的律师作为委托代理人出  相似文献   

2.
李莉  范圣楠  闫艳  高杰 《环境经济》2012,(Z1):84-86
由于化工事故频发,一谈起化工厂,人们就心惊胆战,甚至达到了"谈化色变"的程度。如何使化工企业在社会公众中改变形象?责任关怀理念逐渐浮出水面。从树立环保安全理念,到强化企业环境安全意识,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正在强力推进责任关怀,这些企业的社会形象正在悄然改变。在此过程中,政府成为倡导者,协会成为推动者,企业也认识到社会责任已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公益行为,而是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推行责任关怀是否有必要?责任关怀有何益  相似文献   

3.
环境公益诉讼,特别是环保公益团体提起的诉讼,无论在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都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救济环境公益的经常使用的重要法律手段。作为一种环境司法救济,它可以有力地弥补环境行政执法手段的不足,有效地制止环境侵害行为,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值得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4.
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别涛 《环境经济》2006,(1):80-84
环境公益诉讼,特别是环保公益团体提起的诉讼,无论在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都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救济环境公益的经常使用的重要法律手段.作为一种环境司法救济,它可以有力地弥补环境行政执法手段的不足,有效地制止环境侵害行为,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值得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5.
王小钢 《环境经济》2013,(10):19-21
"原告资格递减"的立法现象和司法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逐步拓展"诉诸正义的机会"的法律发展趋势。2013年6月21日,海口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中华环保联合会针对海南罗牛山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和海南天工生物工程公司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然而,海口中级人民法院在8月初又做出了一份驳回起诉的民事裁定书。这份裁定书给出的理由是,"鉴于目前的法律尚未对中华环保联合会作为民事诉讼的起诉主体资格作出明确规定,故  相似文献   

6.
公益观调查     
《商周刊》2013,(20):38-41
《商周刊》公益观调查问卷1.企业都做过哪些公益2.是否有公益的未来规划3.最认可的公益行为4.最不认可的公益行为5.企业(或个人)是否遭遇"被慈善"、"被公益"6.公众往往以捐款数额来衡量一个企业,你认为衡量一个企业公益行为的标准是什么7.怎样看待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8.企业公益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了宣传企业?)  相似文献   

7.
《环境经济》2015,(5):11-12
从某种角度说,旁听庭审是一种生动、形象、有效的环境公益诉讼现场培训,可以有效破解环境公益诉讼中没人诉、不愿诉、不敢诉、不会诉的问题,进而推动环境公益诉讼立案难、取证难、胜诉难三大"拦路虎"的有效解决。经过两级法院三次开庭审理,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6家企业的环境公益诉讼案终于尘埃落定。2014年的12月2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赔偿1.6亿余元数额的判决,常隆公司等6家企业从判决当天起30日内将赔偿款支付到泰州市环保公益金专用账户。  相似文献   

8.
《环境经济》2015,(5):5-6
允许污染企业以环保技术改造费用部分抵扣赔偿金额的判决,既有力制裁了环境污染行为,又鼓励企业及时进行技术改造,承担环保责任。充分体现了环境资源案件的司法保护力度,又很好地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体现了恢复性司法和预防性司法的理念。这起"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引起了媒体和专家的高度关注,引发了社会热议。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中国环境报、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等众多国内知名媒体和网站对这起诉案作了大量报道。国内众多环保专家、法学专家、环保公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叙述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现状 ,剖析环保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内部、外部因素如政策、法律、经济、技术、市场等方面 ,提出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即顺应市场经济的形势 ,遵循市场规律 ,利用经济杠杆 ,提高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法律原则 ,使污染治理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转变 ,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机制 ,使社会资金向环境保护合理流动。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使环保产业市场向社会多元投资转化 ,将环境保护由公益行为变成企业行为 ,将污染治理由被动转为主动 ,环保投入由无效变为有效 ,形成环保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大幅度启动环保市场 ,加速污染治理的进程 ,振兴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0.
承包经营作为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需要的一种经营方式,在促进企业两权分离,加快生产发展步伐,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承包经营过程中,如何维护承包合同的法律严肃性,受到人们普遍重视。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些粗浅探讨。一、承包经营是一种经济法律行为明确这个问题,对于维护承包合同的法律严肃性至关重要,因为它是承包合同具有法律严肃性的基础。习惯的观点认为,承包经营是一种行政行为,是国家机关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的,要求企业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承包经营与传统的指令性计划经营方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经济法律行为,而不是单纯的行政行为。这样说的理由有三:一是从承包经营的目标看,它是发包和承包双方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摸底测算之后,  相似文献   

11.
环保私力救济的产生源于环保公力救济制度及其运作存在的缺陷,作为环保公力救济的补充,它是公民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分析了当前我国出现的环保私力救济现象的特点,并提出对环保私力救济予以法律规制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2.
高校社会捐赠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捐赠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从法律的角度讲,捐赠是指捐赠人自愿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转让给受赠人所有的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捐赠是一种货币收入或财产单向流动的市场性再分配的经济行为。本文所讲的捐赠不是简单法律意义上的赠予,而是社会捐赠,亦即公益捐赠。所谓公益捐赠是指捐赠人为了资助公益事业,自愿将其所有的财产赠予受益人或公益性组织管理使用的行为。高校社会捐赠属于公益捐赠,具有无偿性、非交易性、非行政性、自主决策性、社会受益性、社会目的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法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保护环境以及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逐渐增强。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法律武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适格的原告主体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核心部份,实现原告主体的多元化,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及环境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是模糊的、缺位的,其应当确定为环保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  相似文献   

14.
公益营销作为一种营销行为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的重视,跨国公司对此早已是技艺娴熟,国内不少大型企业也驾轻就熟。但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虽然它们也知道公益营销对于提高企业形象等有诸多益处,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以及难以掌握具体操作的要点等原因而与公益营销失之交臂。实际上,对于公益营销,中小企业亦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5.
政府、企业与公众环保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 《经济问题》2008,(6):20-2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也包括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和"全民环保"的新理念.将公众置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其参与环保行为多是依赖政府设计的制度框架,与企业环保行为间博弈选择的结果.在政府不参与模型中,公众也不会自觉参与环保,企业更不会停止污染,必将导致"公地悲剧";而在政府参与模型中,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力度又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参与的人数和参与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环保行为的选择.由此提出制度设计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更广泛程度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有环保法庭无案可审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适格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应该整合检察机关、环境行政机关、环境组织和公民,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发展相应的制度构建,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制度配置模式相结合,推进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公益营销的意义 公益营销通过赞助、捐赠等公益手段在为消费者、社会提供利益时,其作为一种营销方式,也成功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公益营销可谓一举多得,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两高"司法解释,对利用暗管、渗井、渗坑非法排污的行为做出了刑事处罚的规定,而新环保法则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许多人认为,在"两高"司法解释中,利用暗管、渗井、渗坑非法排污是行为罚,即只要有这种行为就应入刑;而在新环保法中又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这是一种法律的倒退。对此,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说,这是一种误解。两条法律规定的是两种不同行为情况下的处罚措施,条文之间的规定并无冲突。这次新增加的规定,有特定的几种行为引入了治安拘留,这是立法机关针对环境管理违法比较突出的情况提出的新的制裁手段,范围是特定的,在法律上有严格的区别。根据《刑法》和"两高"司法解释,有一个入案的标准,也就是门槛。"两高"司法解释的规定是,物质是特定的,可能是放射性物质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  相似文献   

19.
“性感广告”成因及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月奎  曹秀平 《经济师》2004,(7):249-250
市场经济是一种有规则的经济 ,这种规则不仅有法律约定的规则 ,同时 ,它还有法律没有约定的伦理规则等。任何一个企业的任何一种行为仅遵守法律约定的规则是远远不够的。“性感广告”作为企业营销的一种行为手段 ,它既欲钻法律空子 ,又不符合企业 /经济伦理及社会规则。文章内容就在于对它的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20.
论企业善因营销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善因营销各种调节变量基础上,选取消费者对公益事业的态度、品牌的介入度、企业与公益事业/非营利组织的匹配度、消费者对企业及其动机感知和企业对善因营销的宣传等5个变量,构建了善因营销影响消费者态度的综合模型,探讨善因营销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认为"公益"和"利益"双赢的善因营销是能被现代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新营销手法,选择合适的公益项目、进行专业化运作并作为企业长期战略行为,是善因营销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