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中国应将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作为贸易战略出发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在优势来源、政府作用等方面与比较优势存在较明显的不同之处。国际贸易中固有的利益冲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要实现经济赶超的目标以及中国作为大国经济情况的多样性 ,这 4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我国应该将竞争优势作为贸易战略的出发点。为提高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优势 ,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贸易措施的使用增加我国产品的净出口 ,另一方面要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贸易理论强调的比较利益结构都是建立在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的.是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条件的。而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构建新的理论模型。我国在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发展产业闻贸易的同时,也应该利用国外需求结构的不同、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发展我国产业内的贸易。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日贸易结构的演变及中日贸易中的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在中日贸易中的体现.本文指出中日贸易结构基本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在服装和杂项制品的出口中具有竞争优势,同时文中提出了进一步增强我国对日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韩燕 《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87-188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一部分。按照显示比较优势、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这些经济指标分析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并针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我国出口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涛 《经济问题》2004,(12):62-64
为了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我国需要进一步提升出口结构。战略性贸易政策通常是指政府通过某种干预手段改变或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某种战略行为,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限度利益的方向改进。我国应该发挥大国在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方面的天然优势,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获得规模经济,打破发达国家的先行优势,提高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6.
基于比较和竞争优势的中国农产品竞争力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升级了食品消费需求,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增大,极大支持了农产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出口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小、质量有待提高、劳动力素质不高以及生产效率较低等现象和问题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明显地制约着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提高。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明晰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笔者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农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同时采用MS、RCA、TC、RC指数对1993-2008年中国各类出口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后中国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在国际市场中,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处于竞争劣势,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竞争优势较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提升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李浩 《生产力研究》2006,(4):36-37,40
知识产权并非一个国家的天然禀赋,而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随着它的发展,能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和提升一国的竞争优势。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和作用日益显著,培育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对我国改善贸易环境也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时期贸易竞争优势转型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等还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要求,因此必须抓住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剧烈变革的发展机遇期,及时调整贸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外贸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立足于我国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调整贸易结构,引导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我国贸易竞争优势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9.
中国服装业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本文针对目前中国服装贸易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指出培育服装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用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中国服装业在培育竞争优势方面的瓶颈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贸易模式的演进与锁定:国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早期的贸易理论侧重于研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比较优势陷阱"问题不同,近年来的贸易模式锁定理论认为,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市场和原有技术水平优势,会不断强化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和相应的贸易模式,从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贸易模式演进理论认为,受要素积累、技术进步、需求偏好变化和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贸易模式是动态演进的。实证分析则更倾向于支持贸易模式演进理论。目前,贸易模式演进的内在机制、演进路径、政策福利效应的研究及相关的实证分析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pre‐existing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PTAs) dilute the trade creation effect and shield the trade diversion effect of new PTAs. Countries having pre‐existing PTAs enjoy smaller gains in intra‐bloc trade because of the dilution effect and experience smaller losses or even gains in extra‐bloc trade because of the shielding effect.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proposition that PTAs could be used to fend off future trade diversion.  相似文献   

12.
13.
14.
技术贸易壁垒与我国出口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贸易壁垒是目前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技术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利用世贸规则以防不合理的技术贸易壁垒和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科技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Conventional aggregate trade elasticity estimates hardly vary across countries. We introduce an aggregate elasticity that is implied by theory: It is the value that equates the welfare gains from trade as implied by one‐ and multi‐sector versions of the model in Arkolakis et 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2 (2012):94–130). These estimates are predicated on sector‐level values for trade elasticites, which we provide at three‐digit levels for 28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values for this aggregate elasticity vary greatly across countries, and they do so because of countries' patterns of production and because a given sector‐level elasticity displays considerable cross‐country heterogeneity.  相似文献   

16.
17.
Trade Impacts of China'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ccessio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study examines China'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accession commitments and assesse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using a model reflecting the importance of duty-free intermediate inputs in China's exports. The WTO agreement built on earlier reforms that introduced competition into the trade regime, eliminated nontariff barriers and exchange rate overvaluation, and reduced tariffs. The reforms associated with accession were conservatively estimated to increase global real incomes by $74 billion per year, with $29 billion accruing to China and the remainder primarily to those countries trading directly with China. Some lower-inc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faced greater competition from China in third markets.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蒙贸易的互补性,建立扩展的引力模型探究两国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蒙主要是产业间贸易,有互补的贸易需求;两国贸易为"潜力开拓型",潜力值波动不明显,还有未被发现的贸易潜力。中蒙应加强互联互通,在保持原有贸易模式的同时,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可持续发展思潮产业和发展起来以后,环保问题愈来愈引人注目,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也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受到WTO的高度重视。1995年WTO设 贸易与环境专门委员会(CET),以强化WTO对贸易与环境的管理,并在WTO导言中阐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需要的目标。但是由于在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所形成的协议之中对关税壁垒及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有关规定越来越严格,贸易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传统的贸易保护进一步受到有效的限制,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不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来实施其贸易保护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借环保之名,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这种壁垒已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壁垒,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加入WTO后,外贸出口面对的国外贸易保护和关税壁垒状况将会大为改观,但是与贸易有关的环境因素构筑的绿色贸易壁垒将会威胁我国的贸易利益。在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过程中,如何适应WTO多边贸易体制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达成的协议,如何突破西方发达国家日趋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加入WTO后,外贸环境能否真正得到改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前的加工贸易与加工贸易政策(上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状况和政府给予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分析了加工贸易政策的利与弊,得出了加工贸易政策目前已经弊大于利的结论,提出了取消给予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