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大,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的自然地理区域,造就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由于过去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根据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以实现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兴起还是近年来的事情,而在国外的发展则相对成熟。本文介绍了国外在生态旅游的要素.类型和原则方面研究的进展。这些研究揭示了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对于我国生态旅游走上健康、良性发展的道路提供了理论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态旅游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银兰 《经济论坛》2004,(17):34-35
旅游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规模发展,其作为“无烟工业”的美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旅游业并非是无污染的行业,它对环境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损害。198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二十多年来,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与实践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本文在分析各种生态旅游的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的观点,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实践生态旅游模式的建议。一、对生态旅游的理解1.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与研究。国外对生态旅游含义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及其在我国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内涵及其实质出发 ,综合分析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针对存在的问题 ,探讨相应的对策 ,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我国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进行深刻反省的一种明智选择,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观指导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本文在厘清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约束性条件,并对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的实践方式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鲁小波  李悦铮 《经济地理》2008,28(3):512-516
近年来,生态旅游在全世界快速发展,同时也被认为是旅游业中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形式,但同时针对生态旅游也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文章从内部矛盾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重新定义,指出发展生态旅游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并根据人们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分段。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类型及保育对策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明庆忠  李宏  徐天任 《经济地理》2000,20(4):114-117
生态旅游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极大地促进了环境保育,然而也可能产生生态旅游的环境问题,按其影响程度可以分作生态旅游环境破坏,生态旅游环境退化,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等三种类型,其保育十分重要,要充分认识与运用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规律,认真做好生态发展规划,制定好生态旅游发展政策,认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计,实施生态管理,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和管理,构建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等,使生态主流能良性  相似文献   

8.
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生态旅游开发优势的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开展生态旅游的开发思路,并对其生态旅游项目,基础设施,辅助设施管理方案进行开发设计研究,讨论了设计研究情况及尚存在问题。本研究为该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开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为优化其空间布局提供参考。文章利用地理数学方法中的空间分析手段和GIS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和核密度,对我国112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最邻近点指数为0.83,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省际分布较为集中,半数分布在11个省级行政区内;在七大地理分区的基尼系数为0.96,呈集中分布的态势,区域分布均衡性很低;分布的高密度区域为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建议改革和完善我国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评选机制,完善评选标准,加强西部、北部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政府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及实践两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生态旅游快速发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指出中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上存在着困境,中国生态旅游实践则出现了若干变形.进而从分析生态旅游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入手,认为生态旅游产品区别于一般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具有更强的外部性.因此,生态旅游产品的供给不管是采取公共支出供给、企业供给还是私人供给的方式,加强政府规制都将是必由路径.而对于规制客体--生态旅游经营企业的规制将是重点,规制手段则包括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两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黄柯  祝建军  蒲素 《经济地理》2006,26(6):1047-1050
在产业簇群理论、旅游生态学和旅游地理学等理论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理论,包括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的概念、成因、特征和发展动力。根据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就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簇群,对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旅游企业主体三个角度提出发展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社区生态旅游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西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伴随着构建"两型社会"和发展"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机遇的出现,利用突出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社区生态旅游就成为寻求鄂西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总结了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实践的基本模式,对鄂西圈导入发展社区生态旅游做了相关分析,提出了鄂西圈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解说与教育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本质特点之一,是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教育缺失现象的表现及原因的剖析,构建了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十大解说教育功能系统和基于目标管理的浅层、中层和深层三大教育目标系统的设计框架,并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规划设计,最后对系统的运行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梵净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桂兰 《经济地理》2000,20(5):116-119
贵州省梵净山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加上峰怪石奇,沟深壑险,急流险滩十分适合生态旅游。本文通过对该地区资源特征及机遇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当地旅游业的一些设想以及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应采取的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山市生态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东和  刘玉亭 《经济地理》1999,19(5):118-122
本文首先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界定,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大部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山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黄山市开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进行讨论。最后,对黄山市生态旅游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旅游的兴起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程占红  张金屯 《经济地理》2001,21(1):110-113
本文探讨了生态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起源和发展,并解释了其涵义,提出了完整的定义,最后论述了生态旅游的五大特点,生态性,高品味性,二重性,可持续性和自然超味性,最后分析了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认证产品能否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取决于旅游消费者对它的接受程度,通过对浙江省四个景区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旅游消费者对生态旅游认证产品的认知和态度,并运用假设评价方法评估了旅游消费者对生态旅游认证产品的支付意愿。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消费者对生态旅游认证产品的选择意愿受性别、教育程度、月收入、旅游频率、旅游方式、过去一年旅游花费、对生态旅游进行专门的认证并授予生态资格证书的赞同程度以及未认证生态旅游产品的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而差别显著;计算所得的WTP表明,平均而言,旅游消费者愿意支付比未认证的生态旅游产品高35.1%的价格来购买通过认证的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恢复生态理论与方法引入生态旅游中.探讨受损生态旅游系统恢复的理论基础、主要原则以及恢复时间,并在阐述恢复生态理论在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中的作用的同时,建立了恢复生态理论在生态旅游中应用的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以2001-2019年我国发布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标准信息为数据源,从网络构建和创新价值链这两大维度对148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参与技术标准起草的机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标准由以动力蓄电池为主的核心零部件标准发展为"整车-零部件"全方位的标准体系;②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化发展所依托的网络由简单逐步演进到复杂,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下降,网络距离、网络凝聚力呈波动变化;③网络节点间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分层,行动者的网络位置、凝聚子群数量随着环节推移发生变化;④在新能源汽车创新价值链各环节中,技术标准化网络所依托的创新主体存在差异;随着创新价值链环节环环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化网络发展为多个核心行动者引领的"多核心、多子网络"网络结构,并且核心行动者多数为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