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张晖 《经济导刊》2010,(2):40-41
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资产。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取代国家成为进行经济研究更有价值的范畴,由于知识的生产力己取代劳动的生产力而成为影响区域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因此科技的发展及知识的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决定性要件。区域创新和技术进步除了依靠自  相似文献   

2.
人类已经步入新的千年 ,在世纪之交 ,以网络化、全球化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经济浪潮正以巨大的历史力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 ,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程。作为经济社会的基本细胞和经济主体 ,企业首先处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最前沿 ,知识已经成为首要的资源 ,知识生产力已经或正在为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 ,以提高知识的生产力和增殖率 ,知识的共享率和创新力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管理 ,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和发展的主要管理模式。一、知识管理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一种新管理模式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是建立在知识…  相似文献   

3.
黄永攀 《经济师》2005,(4):155-155,157
进入 2 1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因特网的飞速壮大 ,社会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企业资本 ,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终身学习成为人们在新时代的一种生存方式 ,在这个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的时代 ,任何人和企业要想在新时代中生存发展 ,只有持续不断、善于创新地学习 ,别无他路。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互动发展——从知识反哺农民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亭 《生产力研究》2007,(2):25-26,100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生产力要素的这种变革,要求国家在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同时,采取知识反哺农民的策略,进而发挥知识要素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驱动作用。作为知识型劳动者的当代大学生无疑是一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生产力,而要实现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在主张社会责任的同时,更应借助于非强制力的市场和积极的农村就业政策为推手,以期实现二者和谐统一的愿景。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第四个阶段,即现代生产力或知识生产阶段。以知识生产力为标志的新一代的生产力是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生产力,在未来的智能时代,知识生产力必然成为占有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力。 一、知识成为生产力的依据 尽管知识对经济的重要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但传统的经济理论模型都是将其作为外生变量的。传统理论的生产函数注重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但这些要素的增长会导致报酬递减。新技术的流入可以抵消要素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将成为生产的核心要素,然而知识经济中掌握知识的最终是企业的人力,将知识转换成最终生产力的也是人,人才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源不仅成为推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素,而且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有其特定的内涵。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旋律。我们要研究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创新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灵魂,不断优化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吴志刚 《数字经济》2021,(12):12-17
一、新征程:加快数字化发展、构建数字中国 当前数字技术扑面而来,已经进入了一个数字时代.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非常精辟地指出,对于过去100年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技术专家把功劳归于机器,经济学家把功劳归于资本投资,只有极少数人认识到功劳应该归于把知识应用于工作.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实际上已经产生巨大的跃升.当前产业周期中,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推进生产力提升的通用性主导力量,各行各业广泛开展数字化转型,全球170多个国家发布数字战略.数字化转型已经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由消费端深入到供给侧,提升了供需闭环的效能,其内在核心就是知识经济效能提升,知识生产力工具的变革成为新动能,以及行业价值流中的生产力载体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跃升.各行各业通过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缩短了相关的周期.那么如何在新时期,拥抱数字化转型,成为未来10年乃至未来几个世纪需要共同探讨的一个大话题,数字技术成为推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通用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旋律。本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人类文明史上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进行剖析 ,用逻辑的方法初步揭示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产力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俊奇 《生产力研究》2003,49(5):105-106,110
当代生产力是由基本要素和决定其实现程度的条件构成的系统。主体生产力———客观生产力———精神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路线和规律。精神生产力 ,已经成为推动物质生产过程的最强大力量。而人则是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决定者。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学知识、技术和产品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 ,新的产业和职业不断涌现 ,使受过一次性完整教育的就业人员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为此而产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必将在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呈现出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2.
从生产要素、管理要素看会计的生产力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经济条件下 ,生产要素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 ,企业管理成为十分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企业管理包括多种形式和环节 ,会计管理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十分重要的生产力 ,在会计揭示、会计决策、企业预算、会计监督、会计控制和会计考核等多种环节表现出生产力效用。  相似文献   

13.
The successful industrialization and catch up of countries in the East Asian region gave rise to an important debate concerning the role played by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creation. This paper seeks to examine this issue for Indonesia, a second‐tier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y. It focuses o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from imported inputs vis‐à‐vis other factors influencing productivity in manufacturing.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is operationalized drawing on the literature on technology spillover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literature on catch up à la Abramovitz, on the o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knowledge spillovers have become significant contributors to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after the liberalization of the Indonesian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时代,创新成为了知识工作非结构化部分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知识工作生产率的关键内涵之一。对创造与创新的概念进行比较与分析,进而对创新活动的本质和内涵进行界定。在梳理国内外创造与创新过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分类,从阶段性与知识转化的视角提出了企业内知识创新活动的过程模型(IR-SI-SD模型)。该模型为知识创新活动不同阶段内信息技术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依据,促进创新过程中关键成果的结构化转化,最终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GML指数法测算2001-2015年中国各省份工业绿色生产效率变化情况,实证检验制度质量及其调节下知识资本对工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市场化程度、契约执行度对工业绿色生产效率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环境管制强度对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的短期作用不明显;制度质量各指标的二次项系数均显著为正,对工业绿色生产效率提升具有长效作用;知识资本各指标除国外技术引进强度外均对工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制度质量调节下知识资本对工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应持续优化制度质量,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差异化知识资本积累与创新驱动战略。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自然生产力、土地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四个阶段,由此形成了牧业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四种形态。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也可称作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中国农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直接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21世纪又是一个人类社会发展转折时期。知识经济将逐步代替传统经济的主体地位成为时代的潮流。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解决好农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长期稳定和新的全球环境下保障我国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linking firm knowledge with productivity. The model capture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firm knowledge (capital, diversity and relatedness) that are tested on a sample of 156 of the world’s largest corporations. 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s suggest that unlike knowledge diversity, knowledge capital and knowledge relatedness explain a substantial share of the variance of firm productivity. Relatedness matters because it lowers coordination costs between heterogeneous activities. Consequently, the traditional econometric specification has repeatedly underestimated by 15 percent the overall short-run contribu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to firm productivity. This underestimation becomes fiercer in high-technology sectors.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1067 Jap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In production estimation, we employ the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nd 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ica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survey data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eterminant factors related to improvements in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ing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hrough a ‘black box’ process is related to an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 Furthermore,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is a valid method of increasing global technical change.  相似文献   

20.
Using a panel data on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from 1990–199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spillover and productivity. In addition to R&D stock, we also employ patent counts to construct the output-side indicators of knowledge and spillov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nd productivity. We find a very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R&D, patents and spillover stock to productivity. In addition, the magnitude of the patent stock coefficient is substantially larger than that estimated by R&D stock. Our results imply that innovative activity investment has been very productive in increasing output for Taiwa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in the 199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