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市场分割问题比较突出,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以及增多已成为一个重要现象.为什么有些省区选择市场分割,而有些却致力于区域一体化?地方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上的迥异行为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解释?我们从中央政府按照经济绩效晋升地方政府官员的假设出发,构造一个地方官员晋升博弈模型,证明了,为了政治晋升最大化,地方官员选择地方市场分割还是区域一体化因条件而异.实证分析支持模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产业趋同:地方官员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已有文献对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解释,主要集中于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制对选择产业投资方向的影响上。本文在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博弈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心理变量,建立了一个基于古诺-纳什均衡的羊群模型,证明了在地方官员业绩比较的收益结构和风险规避倾向的条件下,如果博弈一方对某一产业投资价值的主观评价发生改变.或是某一产业的投资回报发生相对变化,将不仅引起自身产业投资额的改变,还会导致另一方同样反应和彼此的模仿投资行为,最终导致博弈双方的产业投资结构趋同。因此中国目前存在的地方政府官员的经济业绩竞争制和风险规避倾向,是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现祥李郇  王美今 《经济学》2007,6(4):1075-1096
我国市场分割问题比较突出,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现以及增多已成为一个重要现象。为什么有些省区选择市场分割,而有些却致力于区域一体化?地方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上的迥异行为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解释?我们从中央政府按照经济绩效晋升地方政府官员的假设出发,构造一个地方官员晋升博弈模型,证明了,为了政治晋升最大化,地方官员选择地方市场分割还是区域一体化因条件而异。实证分析支持模型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内在机理及其治理对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不同于经济资源性产业结构趋同,它是由于现行制度缺陷原因而非经济资源禀赋因素造成的.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行政绩效考核机制与金字塔式政治晋升模式、市场机制、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等制度性因素及其对区域产业分工的影响,得出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产生的内在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转变政治晋升观念,加强区域地方政府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区域产业分工、产业协同推进”的产业定位,优化生产力布局、深化产业分工体系等对策路径来有效规避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  相似文献   

5.
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本文旨在考察地区政府保护对地方产业结构的作用,对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提出理论模型,在一个厂商投资行为模型中,从改变地区间贸易成本和政府直接投资两个方面引入地方政府行为变量,讨论政府行为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贸易成本的增加会促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而政府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确定,在一定情况下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化。这些结论在随后进行的对中国近年地区和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趋势分析发现样本年间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全国平均水平在逐年增大。而以地区为着眼点的计量回归分析则发现,在控制了运输条件、地区资源差异和产业结构等历史因素之后,政府变量对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变化有显著影响。政府设置贸易壁垒增加地区间贸易成本,会促进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政府的投资行为则在整体上促进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6.
过去大量的研究强调行政性分权和财政包干下地方官员的财政激励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其互动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地方官员政治晋升博弈的简单模型 ,旨在强调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对地区间经济竞争和合作的影响。由于政治晋升博弈的基本特征是一个官员的晋升直接降低另一个官员的晋升机会 ,即一人所得为另一人所失 ,这使得同时处于政治和经济双重竞争的地方官员之间的合作空间非常狭小 ,而竞争空间非常巨大。该模型理解我国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视角和框架 ,它尤其有助于解释我国长期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大而全”的地区发展战略和地区间形形色色的产业“大战”和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7.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各区域产业结构活动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内构成该体系的各子系(即各部门)的构成形式、比例以及各子系间所处地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趋于相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有特指,主要是指各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中存在的趋同现象。并非指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趋同,也不是指地区工农结构或轻重工业结构的趋同。本文探讨的主要是由于地方利益、宏观调控不力等非市场原因形成的、抵消了宏观效益的产业结构趋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区在开发中想要获得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是要拥有合理的产业结构。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些地区间出现了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可能导致同一产业间的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以及资源的浪费,这时,就应当分析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针对原因探求合理的优化区域间产业结构的方案,通过地区间产业的整合以达到  相似文献   

9.
由于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因而理论界也较多地聚焦于研究和批评产业结构趋同的负面效应,然而产业结构趋同在一定限度内是合理的、必然的.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趋同的合理性,界定了合理性产业结构趋同的概念,提出了判断产业结构趋同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理论层面上,引入了冰山运输成本,探究运输成本是否影响产业结构趋同的发展;从实证层面上,更新了2005-2013年全国省份(直辖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对比情况,判断了近几年来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并基于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方保护与合作:基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分析在产业结构趋同条件下各地选择地方保护与合作的经济效果.结果发现:各省产业结构趋同并不必然导致地方保护.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各地政府如果放弃地方保护政策而选择区域经济合作,则不仅能提高自身利益获得更高的产出水平,而且能更加有效地降低本地产品的单位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改善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最后,论文给出了模型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产业结构变动展开,重点放在1992—2007年期间。首先回顾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建设申的作用,并验证了国际投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接着系统分析了在外资产业结构和地区产业分布非均衡发展的情况下,分别分析了外资在第一、二、三产业的特点和变动趋势、产业内部特徵,外资产业变动与中国三次产业变动的关联性。最後分析了物资进入中国的地区分布差异,外商投资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徵,以及外资产业与中国产业结构在不同地区变动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体现在主导产业选择、主导产业兴衰等方面.基于集群视角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具体有两种模式:一是依靠内部集群动力机制,整合集群价值链;另一种是依靠外部力量,嵌入外部价值链(外资和域外资本)来调整产业结构.为此,要通过完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3.
程瑜  王玉玲  阎敏 《经济问题》2012,(7):122-125
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需要依靠区位优势在产业结构升级中体现,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资源补充和产业引导功能。西部地区的开发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充分发挥FDI的作用,引进外资和技术实现产业结构整合和区位优势。针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实现FDI与区位产业发展优势的有效结合,引导FDI的溢出绩效和产业收敛效应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政策制定的关键。以陕西区域经济增长数据为背景,分析了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FDI的作用还需要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中不断强化,在政策上进行有效调整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对产业转移迟滞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区域间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在成本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下,产生了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需要。但这种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未明显出现,主要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资本技术替代劳动力的需要,而这种替代性受技术创新环境和能力的影响。通过对东部和中部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测度技术创新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提出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对产业转移具有迟滞作用。  相似文献   

15.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is a measure of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and a comprehensive industry-level productivity measure. There are large gaps in China’s region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due to unbalanced regional economy. Based on TFP measurement,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two-hierarchical analysis framework with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oran scatterplot and coefficient of convergence to analyse change trend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FP in three major regions in terms of spatial diversity, correlation and convergence. Then, the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is utiliz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n the TFP.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TFP are enlarging. There is obvious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heterogeneity in the regional TFP without a relatively stable space pattern. The TFP also exhibits convergence effects among three major region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oductivity in all regions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conomic environment,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exerts the various influences on the productivity in different regions.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消费需求、创新驱动、劳动力禀赋、劳动生产率等效应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能有效推动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引导或倒逼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但存在“产业结构演进无效率”现象,且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要大于东部地区。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93-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地区初次分配福利系数和产业层次系数,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产业层次对地区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层次与地区初次分配福利水平正相关,产业层次越高,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越高,产业层次对初次分配福利水平具有提升作用。产业层次系数增长率与地区初次分配福利系数增长率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规律。这种U型变化具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区域性特点。产业层次的进一步提升对西部和中部福利水平的改进更明显,现代服务业产值结构提升的福利效应将在东部和东北地区体现得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反,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与就业总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放松行业管制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通过劳动力职业培训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顺利转换是提高就业水平的两条重要途径。产业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发达地区,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全样本回归所得结论是一致的;而在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对就业并没有显著影响,但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口年龄结构与就业总量之间都是显著正相关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比产业结构调整更有利于促进就业增长。GDP的就业弹性系数显著为正,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丰凤  廖小东 《经济与管理》2007,21(12):58-62
当区域由于某种原因使得该地利润率高于其它地区时,资源的逐利性会驱使相关资源持续流入该地。而资源的持续流入会促使该地形成产业积聚,产业积聚的形成将提高该地产业竞争力。资源流动与产业竞争力两者是正向循环、互为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了我国物流业及其子行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相互关系及融合情况,并基于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物流业与三次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以验证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所得的结果。结果显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投入产出表所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即我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物流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物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通过促进物流业内部及外部融合,推动物流业结构调整、服务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协调发展,提高物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