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两权分离理论的重新认识田全华一、对两权分离理论的重新认识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把全民所有等同于国家所有,把国家所有同国家直接经营混为一谈。后来在改革的推进和理论的探索中,出现了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的观点。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两权分离理论”的有关问题——类型和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文章认为,两权分离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的所有权与单纯使用权的分离,一种是产生于社会化商品经济阶段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商品经济是两权分离类型更替的原因,但却不是两权分离的原因,两权分离的真正原因是所有者所有的生产资料与所有者自己直接把这些生产资料组合为现实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并提出了实行租赁、承包(包括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形式。前一个时期,部分同志又提出了国有企业股份化的设想。企业扩大自主权、租赁、承包的实践离不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股份制实际上也是以两权分离为基础的。因此,要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必须认真研究和正确评价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和实践。笔者仅以对两权分离理论根据的质疑为出发点,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它进行分析。一、两权分离不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赞成两权分离说的同志是用这样的三段论来回答问题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生产是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正> 一、两权完全分开还是适当分离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但是,社会主义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的两权分离,无论在其分离的起点,即导致分离的原因,还是在分离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相互关系上,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引起社会主义国有制经济两权分离的本质原因是传统的国家所有、国家经营的体制与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相悖,压抑了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因此,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先后沿着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思路展开。显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全民所有制内部所有权和经营权(包括占有权、支配、使用权)适当分开,是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对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分权的各种分离或分割的组合。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最大极限是国家只具有所有权,放弃经营权,企业则具有完全的经营权。分开的最小极限是国家拥有所有权,同时还留有占有权、支配权,甚至还有部分使用权,而企业只具有使用权,甚至只有部分使用权。如果逾越了  相似文献   

6.
企业改革·法人·财产所有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法人财产权、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等新提法。什么是企业法人财产权?为什么要用企业法人财产权来代替原用的企业经营权?为什么要用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新两权分离来代替原用的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老两权分离?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对于搞活国有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伴随出现的企业行为短期化,国有资产所有权软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权弱化是两权分离不彻底不完善的结果,完善两极分离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完善两权分离应有上下联系,相互配套的三个层次。如图示:  相似文献   

8.
论国有资产的产权明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民所有制国有资产的产权明晰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资产的所有权产权归属全民,由国家代表掌握,政府资产不等同于国有资产;第二,国家掌握的所有权性质的产权是现实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产权。国有资产整体经营产权归国家拥有,国有企业拥有的经营性产是局部性经营产权,国有资产的经营体制是一种国家与企业共同经营的体制。  相似文献   

9.
邱志忠 《经济问题》1991,(6):17-20,24
改革十多年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对于指导我国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国民经济,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向深层次发展,这一理论必须进一步研究完善和发展。 一、对所有权与经营权一次分离理论的评析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经历了一个由统一到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出路的选择,是重塑微观经济基础的关键,面微观经济基础的重塑又是经济体制改革成败之根本,因此,有关国有企业改造的思路接踵而至,至今仍莫衷一是。本文拟对近年来的十大主要观点作出简要述评。观点一:完善全民所有制说持完善全民所有制说者,认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坚持“公有制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方向。目前这种企业所有权归国家,而经营权归企业的两权分离模式是正确的。之所以出现一些问题,是因为没有掌握好适当的两权分离度。因此,主张调整好企业扩权的程度,完善现有全民所有制,并以此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对此观点,理论界绝大多数同志持反对态度。王冀民和吴天然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参见  相似文献   

11.
<正> 承包经营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障碍。主要有:(一)产权边界不清、企业对资产有效运营和增殖还不够关心。承包制明显地体现了两权分离的原则,明确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也明确了经理(厂长)对国家交其的财产只有经营权而无所有权。但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在哪里?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系统中,由谁来代表国家行使其所有权?另外,由于产权边界不清,难以  相似文献   

12.
当前深化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方向和途径是什么?有人主张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所有制改革,实行所有权分割。我认为,从我国已有的改革措施来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尚未真正完成,两权分离后的企业经营机制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13.
第一讲: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基本问题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股份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好形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正>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从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进入到企业公有制形式的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进入到“承包制”、“股份制”、“租赁制”等形式的试验。这无疑标志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股份制是最适合于全民所有制采取的一种形式,这不仅因为股份制本身所固有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下简称“两权分离”)这一特点,便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法的基本原则企业法的基本原则是企业法的立法、司法、守法所普遍适用的指导思想,是依法治理企业的基本行动准则。企业法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主要是贯彻了所有权同经营权分离、政企职责分开、党政明确分工和民主管理原则。1.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企业法的灵魂。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全民所有制企业不可能由全体人民经营,一般也不适宜由国家直接经营,硬要这样做,只能窒息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真正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家和企业对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不同,所以,企业的所有制模式也不相同。如在同一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就有三种情况: (Ⅰ) “国家所有,国家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统一的,统归国家所有;生产资料只有一个主体——国家。这种模式也叫国家所有制模式。(Ⅱ) “企业所有,企业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与(Ⅰ)相反,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主要是: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具体形式,可以依产业性质、企业规模、技术特点而有所不同”。承包和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具体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的企业财会管理模式,我们设想是“两权分离,有偿占用,按章纳税,权责下放,用活资金,自负盈亏”的责任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8.
十年改革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目前有必要反思关于改革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以便走出误区、步入坦途,继续前进。一、关于“两权”分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全民企业的关系,这方面的主导思想是两权分离,即政府掌握所有权,企业掌握经营权,两权分离在减少政府控制,扩大企业权力,从而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它的进程也日益暴露出这一  相似文献   

19.
杨斌 《经济纵横》1994,(9):40-42
西方“两权分离”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杨斌在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的分离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股份公司制度的普遍兴起,进一步促进了两权分离的发展。三十年代,美国的比尔梅茵在《现代公司和私人财产》一书中,对此就有所论述。章德勒...  相似文献   

2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从我国企业改革的实际出发,借鉴外国市场经济成功的经验,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顺产权关系,落实法人财产权,建立新的企业产权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产权主体与所有权主体是合一的,但也可以分离,产权主体由所有权主体授权而获得法律地位。所有权、产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国有资产所有权是统一的,所有权主体不可分割,国有资产不属于地方、部门和企业所有,而集中由国家行使,由国务院来代表;产权主体可以是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