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力  苏瑞翩  殷化龙 《经济论坛》2010,(11):147-150
在我国,省会城市一般都是一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中心。省会城市的发展对本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起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为例,从理念确立、路线设计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就如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方面,都市圈是优于城市群的.而中原城市群建设直接针对核心增长极的最终目标,又与远期的郑州都市圈是一致的.比较研究证明,郑州都市圈不仅符合日本对都市圈范围的标准界定,而且与东京都市圈的空间结构非常相似;郑州都市圈在区位、经济实力、文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国家和河南省两个方面的有关政策支持,更证明了郑州都市圈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郑州都市圈的建设,也为郑州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了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以核心城市带动的都市圈作为城市的集合体,其所具有的竞争力是单个城市无法比拟的.在21世纪都市圈以其整体竞争力、创新能力将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在借鉴国内外成熟都市圉的发展经验之上,对鸟鲁木齐都市圈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省会城市首位度是衡量城镇规模结构的集中与均衡程度,反映省会城市地位的重要指标。文章利用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省会城市首位度的空间差异及变化特征,进而揭示城市首位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省会城市首位度省际差异大,首位度均值呈持续上升趋势,西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大,东部地区有所下降;省会城市首位度及变动与省域经济水平、城镇化水平相关性不大,与经济集聚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省域经济水平存在着“N字型”的关系。在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应科学认识城市首位度,走出片面强调“提升首位度”的误区,避免“一城独大”,应加快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以充分发挥首位城市的辐射效应、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科技是提高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最为重要和直接的手段,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步高、起点高,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为进一步促进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分析长沙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科技支撑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巧芬 《经济师》2014,(3):187-18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圈的建设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是都市圈的发展是与其产业的发展协调进行的,文章通过区位商理论,对郑州都市圈的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郑州都市圈产业发展的建议,从而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各城市的产业定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进程的加快,以知识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人才和创新文化为核心的创新资源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创新逐渐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近些年来,一些国内外城市越来越注重培育城市创新能力,并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为核心的城市创新网络和创新体系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型城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引擎,是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路径,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祖强 《经济地理》2011,31(1):21-25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进入新世纪以后,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空间上出现了融合发展的新趋向,城市经济已超越县域经济成为浙江经济空间集聚发展的新形态。市场化推动了市场规模扩大和分工深化,工业化促进了人口、企业和产业向城市的集聚,开放型经济逐步把浙江企业纳入全球生产体系。产业集聚、市场扩展和开放型经济成长都要求浙江构建新的以都市圈为核心的经济空间组织模式;因此,要通过发展以都市圈为主要载体的城市经济,推动浙江经济空间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判都市圈的未来发展趋势,将青岛都市圈与其他7个已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进行多维度比较,发现青岛都市圈存在核心不强、协同不够、集聚不足、机制不全等问题,进而明确青岛都市圈的发展定位,并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打造现代化都市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谢守红 《经济地理》2011,31(11):1811-1816
苏锡常,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都市区构成,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苏锡常非农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备了都市圈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中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由团块状向带状转变,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则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苏锡常都市圈属于多核心的网络状空间结构,包括3个中心城市、9个次级城市和7个城镇发展轴.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乡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促进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