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明清以来的福建地方教育,除了政府兴办的县学书院之外,许多乡族也往往兴设乡有族的书院学塾,培养本乡族的优秀人材,以期跻身于官僚阶层,巩固和加强本乡族的社会地位。闽北的朱氏家族,是宋代理学家和教育家朱熹的族裔,其办学之风自宋代迄民国时期皆盛,形成一套宗族共同遵守的学规,刊载于《朱氏宗谱》之中,兹摘引如下:  相似文献   

2.
福建向台湾移民的家族外植与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以来 ,福建居民不断向台湾迁移。新移民的家族在台湾得到了比较迅速的拓展。他们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与福建原乡的家族、乡族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这种状况在中国的移民史上是比较少见的。这一方面固然是建立在以血缘和地源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家族制度和乡族观念使然 ;另一方面 ,中国的祖先崇拜 ,自宋明以来更蒙上某些宗教迷信的色彩。人们对于原乡的乡族 ,势必怀着相当的敬畏之心。在种种文化观念因素的作用下 ,福建与台湾两地间必然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乡族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 ,福建与台湾两地乡族间的联系 ,出现了越来越侧重于家族观念、文化观念上联系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十六 明清两代,福建有不少乡族集团,为了扩大本乡族的影响以及加强对于乡族内部的控制,往往集建有形形色色的乡有或族有的寺庙庵观等。此类寺庙,由于财产系乡族所捐给,寺庙的僧道等管理人员,对于该乡族集团往往带有较强的依附关系。一九八三年,我们在邵武县获见《樵西古潭何氏宗谱》,其中卷三记载樵西何、叶、徐、吴四姓合资修建南山善济庵,并附有一组何、叶诸姓与该庵僧人的各种关系文书,对于了解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寺院经济和乡族势力的一个侧面,很有帮助。今抄录如下,以饷同好。 立议明扺兑字人僧普照、静修,原何国盛、锦标、思圣、鼎玉、周俊、又岐等,先祖施有均山寺田米十石四斗,因山门颓败,致僧觉安迁徙南山庵,将所施米数带归此庵已有年所。及至僧权一理家不守清规,将何施主所施产业盗卖一光,今何姓查明,速欲鸣官究治,僧等适值众施主敦请掌管是庵,因力劝何姓念在三宝佛上,又兼旧腊庵遭回禄,姑从宽宥,但何姓所施米数,原以斋僧供佛并奉祀祖牌,奚容盗卖?僧等不敢忘何姓善心,情将  相似文献   

4.
清代闽南乡族械斗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所谓乡族械斗,是指不同乡族集团之间的武装冲突。乡族械斗的盛行,反映了社会控制权由官方向民间的转移。清中叶前后,南方地区的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浙江等省,普遍发生了大规模的乡族械斗,这是清朝由盛入衰的重要标志之一。福建东南沿海的漳州、泉州、兴化等地,早在清初已是械斗多发之区,清末一度演变为乡族割据局面,受到了历朝统治者的密切关注。其流风所及,对台湾、粤东等地的械斗也有深刻影响。本文着重考察清代闽南乡族械斗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社会根源。闽南乡族械斗的盛行,可以追溯至明代前期。咸丰皇帝曾询及福…  相似文献   

5.
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序 傅衣凌教授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开创者。特别是傅教授把经济现象和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及现象联系起来,具有很宽广的研究视野。笔者在1980年夏天津的明清史学会上,曾谈起研究农村、农民“共同体”的必要性时,傅教授当场就表示同意,并谈了他自己对“乡族”的兴趣,这情景笔者至今记忆犹新。 本稿的主题是分析明清时代江南的“城隍庙”这一“宗教”及“信仰”现象,但实际上,这种宗教、信仰现象,和傅衣凌教授等先辈师长所开创的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成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拙作《论明清时期福建家族内义田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论述了明清福建义田发展的大体情形,并指出义田有超出家族发展的趋向。本文拟从乡治角度分析清代福建义田发展的社会原因以及义田发展对清代福建乡治的影响。 一、清代福建义田发展的社会原因 清代福建义田的来源广泛,包括了官捐、义民捐、商捐、诸生捐、僧捐和义节之妇捐等,其中,商捐又成为这一时期义田发展的显著特点。许多人由贫致富而纷纷兴办义田,成为当时时尚之所趋,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
如何做好并乡扩镇后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许晓明刘树祥一、并乡扩(建)镇为沧州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河北省沧州市实行并乡扩(建)镇后,已建立起新型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重大改革顺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推进“两个...  相似文献   

8.
明清福建农村市场试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村市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变迁的一个重要侧面。明清时代,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市场的兴衰引人注目。本文试以福建地区农村市场为对象,作一次区域性的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9.
书讯二则     
土地契约文书是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史的珍贵的原始资料。本书利用海内外公私藏东南八省为中心的明清土地契约文书,对明清两代土地关系史上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综合性和区域性的专题探讨。全书约三十余万字,共七章:一、明清土地制度和契约关系的发展;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奴隶制残余,是我们研究这个时期社会经济所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残余,曲折地渗透在社会生活之中,为巩固自然经济和强化封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明清两代毕竟是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势必对这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某些冲击作用,其中包括对封建阶级结构的冲击,这又不能不使得明清两代的奴隶制残余,显得更为复杂,形成若干新的特点。近年来,本人留意于清代福建地区蓄奴和佃仆制的资料搜集,同时也做了一些实地社会调查,颇有所获。本文,谨将这些资料摘要汇总,以期对清代福建地区的蓄奴和细仆制残余问题,作一初步的分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福建官民绅商僧孝节等各色人等都加入了兴办义田的行列,从而使义田越出家族界限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内发挥作用,这便促进了明清福建民办社会事业的大发展。 一、桥渡路井的大量修造 修造桥渡路井是地方的基础公共事业。在唐以前是靠官府收入由地方官吏督办而成的,但唐以后封建政府的这种职能随着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松弛日益削弱,而这些公共事业却不能因此而废止。于是从宋代开始义民兴办义田投资于修桥设渡挖井辟地就得以发展起来,福建多北方移民,聚族而居,而福建又地形复杂,山多水众,造桥设渡需要较多的开支,这都为义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然而,可用做施工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因此,高层建(构)筑物近年来越来越多,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除日渐成熟的设计、施工技术外,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及其安全性、耐久性,并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积累实际的资料,建(构)筑物沉降观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明清福建沿海农田水利制度与乡族组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历史上的农田水利制度,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且反映了农业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应当成为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考察明清福建沿海的农田水利制度,旨在探讨与此相关的农村社会组织。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农田水利事业的组织形式 福建沿海农田水利事业的组织形式,大致上可以分为“官办”和“民办”两种类型。在沿海各地,由于自然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不尽相同,其组织形式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城乡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传统分工格局被打破,农村经济结构由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变为农、工、商兼营的综合经济;农村市场活跃,集镇繁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不断非农化,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建了石狮市,武夷山、晋江、龙海等一批建制县拆县建市,还有一大批乡发展成建制镇。统计数字表明,至1997年底,全省已有城市22个,比1980年增加2.5倍.其中2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型城市有福、厦、漳、泉和莆田、三明等6个,还有邵武、南安、石狮等20万…  相似文献   

16.
《明清农村社会经济》是傅衣凌先生继《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之后的又一个论文集。这本文集辑入作者在抗日战争期间和近年来所写的有关明清农村问题的论文六篇。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次编印出版时,对于抗日战争期间所写各篇的某些错误提法,已“作了自我批判”。傅衣凌先生在这本集子中,对明清农村经济史上的不少问题提出了很值得参考的意见。《明清之际的“奴变”和佃农解放运动》及《明清时代福建佃农风潮考证》两篇文章,把明末清初的“奴变”和佃农斗争分作江南、湖广和闽赣粤浙等三个地区,指出江南地区“主要以奴仆为主,并有佃户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参加”;湖广地区“以奴仆起义作为运动的中坚”;而闽赣粤浙各省,则“以佃农为主,而有奴仆的参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益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的应用,在此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浅谈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8.
从文契看明清福建农村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和资本主义萌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藏有明清以来经济契约文书约4750份。从这些珍贵的文书中,不难看出明清福建农村经济商品化程度相当高,并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本文以这些文书为依据写成,不揣浅薄,就教方家。一、商品性果林种植明清福建农村经济商品化趋势,首先表现在农业生产形态的变化,即商品性种植广泛存在,其中以水果商品性种植尤为突出。福建号称水果之乡。据染克家《淳熙三山志》物产篇所记,两宋以来福建所产水果就有荔枝、龙眼、橄榄、橙、桔、抽、香木椽(佛手柑)、批杷、甘蔗、李、梨等20余种。这些水果并非全部自产自用,而是有…  相似文献   

19.
钱会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组织,根据徽州文书和族谱资料,可以发现钱会在乡族社会和事业经营中发挥着融资和互助的双重功能,对个人和宗族的资金需求,提供了一种灵活、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序 傅衣凌教授是我国当代知名的老一辈历史学家之一,他在史坛上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论著宏富、影响深远。他的著作,如《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1944)、《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1956)、《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1957)、《明清农村社会经济》(1961)、《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1982)等,启发和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我国和日本、美国许多研究明清社会经济史的学者。他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发凡起例,反响不绝,由附庸而成大国,形成一个流派,对新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年是傅衣凌教授治史五十周年,为了表示后学对他的衷心祝贺和崇高敬意,同时向海内外学术界全面介绍他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我从他已经出版的著作和尚待定稿问世的专著《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论明清时代的土地关系》之外的大量文稿中,选编了这部集子。所收文章共三十篇,起于一九三四年,止于一九八四年,定名为《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 傅衣凌教授对历史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开创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这个学派,在研究方法上,以社会史和经济史相结合为特征,从考察社会结构的总前提出发,探求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