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旺盛的创业激情、强烈的创业意愿与宽松的创业氛围并不意味着创业过程总是一帆风顺,超过90%的新创企业3年之内就面临破产清算,创业失败成为创业过程的必然现象,如何构建失败恢复与应对超越的积极认知机制并让创业者再次创业,成为学界和业界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创业失败后东山再起,既需要创业者具有创业韧性,又需要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两者均源于创业者认知灵活性,因此创业韧性与成功预期是认知灵活性影响创业者再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创业者还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才能重燃创业激情。整合资源保存理论和资源拼凑理论,基于319份多时点配对数据,考察认知灵活性对创业者再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并检验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认知灵活性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者再创业意愿;②创业韧性与成功预期在认知灵活性对创业者再创业意愿的影响中起显著中介作用;③社会支持分别调节认知灵活性对创业韧性、成功预期的直接影响作用;④社会支持调节认知灵活性通过创业韧性与成功预期对创业者再创业意愿的间接影响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创业者以失败为契机,从自身角度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反思、学习及外部社会支持进行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2.
创业意愿是个体开展创业活动的主观态度,对创业意愿的分析有利于有效预测创业行为。信息时代,创业活动与信息紧密相关,信息生态学将信息生态系统及其构成要素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信息化社会中人类的发展问题,为创业意愿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以信息生态学理论观点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信息生态视角的创业意愿模型。在阐述信息生态环境和信息生态位对创业意愿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创业活动与信息生态系统协同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3.
将认知机制引入到创业过程当中,从认知的视角分析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创业者通常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认知偏见的影响。这里的认知机制主要有:反现实思考、情感注入、归因方式、计划谬误和承诺升级。分析这些认知机制对创业者创业活动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创业过程,对以后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买忆媛  辜雪娜  陈懿黾 《技术经济》2011,30(5):33-38,99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探究了同群效应对创业路径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同群者的流动经历和创业经历对创业者的创业认知和创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同群者中的家庭成员即强连带关系促使创业者选择创新型创业路径,而同群者中的组织成员即弱连带关系促使创业者选择模仿型创业路径。  相似文献   

5.
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创新与创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青睐。本文以全球创业观察(GEM)2006年发布的关于中国创业活跃度划分标准,对不同创业活跃度地区的创业者和非创业者进行调查,检验了文化价值观、创业认知与创业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文化价值观与创业决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创业认知在两变量间起中介作用。即文化价值观是通过创业认知影响了个体对于创业决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6.
理性创业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创业机会已成为创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选取34位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挖掘和多案例匹配分析方法对创业机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编码,探究创业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在机会发现或创造阶段,创业者通过反事实思维推动的创业警觉和创业拼凑两种途径形成创意,并经过新旧认知体系的排斥与趋同形成心智模型,以揭示创业机会发现或创造的认知机制;在机会评估阶段,创业者通过对风险—收益感觉与知觉的多轮反复交互,形成第一人称机会信念和第三人称机会评估,由此揭示创业机会评估的认知机制;在机会开发阶段,创业者形成机会开发内外两种机制,外在机制围绕“探索导向—商业模式创新—新企业成长”展开,内在机制围绕换位思考、效果推理等认知因素推动企业创新、资源获取展开。结论对丰富创业认知理论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性创业时代背景下,如何把握创业机会已成为创业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选取34位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挖掘和多案例匹配分析方法对创业机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编码,探究创业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在机会发现或创造阶段,创业者通过反事实思维推动的创业警觉和创业拼凑两种途径形成创意,并经过新旧认知体系的排斥与趋同形成心智模型,以揭示创业机会发现或创造的认知机制;在机会评估阶段,创业者通过对风险—收益感觉与知觉的多轮反复交互,形成第一人称机会信念和第三人称机会评估,由此揭示创业机会评估的认知机制;在机会开发阶段,创业者形成机会开发内外两种机制,外在机制围绕“探索导向—商业模式创新—新企业成长”展开,内在机制围绕换位思考、效果推理等认知因素推动企业创新、资源获取展开。结论对丰富创业认知理论和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初次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扩充各种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形成创业预期。在创业之前,初次创业者利用个体初始资源(人格特质、知识技能、创业渴望)形成创业预期(即创业动机);在投入创业之后,初次创业者积极整合团队资源,获取家庭、学校、社会的支持资源,与创业动机共同构成创业资源大棚,大棚资源的丰富与否影响新一轮的创业预期。基于对11位大学生初次创业者的半结构化访谈,对访谈记录进行了内容分析,验证了创业预期形成模型。最后,针对初次创业者如何通过丰富创业资源大棚促进创业预期的形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创业团队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创业主体,往往面临敏感脆弱、资源约束等困境。创业团队通过即兴发挥能够提升企业快速应变能力和创造力。基于“认知—行为—绩效”理论范式和认知行为理论,探讨创业情境下团队认知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并阐述两者间的作用机理(双元创业即兴)以及边界条件(创业政策)。通过收集299个创业团队样本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创业团队认知能力的3个维度(创业共识能力、专长配置能力和监测调控能力)对创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创业即兴在创业团队认知能力与创业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创业政策正向调节开发式即兴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在探索式即兴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中未发挥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遵循自我一致性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引入创业目标清晰度和创业震荡(消极创业震荡和积极创业震荡),揭示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创业拼凑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基于297名创业者回溯式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既能直接促进创业拼凑,又能通过创业目标清晰度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促进作用;积极创业震荡能够削弱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拼凑的驱动效应,并且通过创业目标清晰度的中介作用实现;消极创业震荡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部分解释了“面对同样的资源短缺情境,为何有些创业者积极开展创业拼凑,但有些创业者却无所事事”和“积极创业者在何种情境下会开展更多创业拼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创新性创业活动起源于创业者对创新性机会的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逻辑联系,并探索了创业者创新性认知风格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创业者所识别的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混合利用强、弱关系相较于单一利用强关系/弱关系对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性认知风格对创业机会的创新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性认知风格在混合利用强弱关系和创业机会创新性之间的作用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业者元认知监控是指创业者在不断获取认知活动进展信息的过程中,依据初始目标和环境、任务反馈对认知活动作出计划、调整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检测和认知控制两部分。元认知监控能够帮助创业者及时捕捉和检测到创业失败,并根据创业任务和环境反馈信息调整决策,不断反思与总结创业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对创业失败学习效果以及后续团队创业精神的维持和强化具有积极影响作用。运用292家新企业创业者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元认知监控对创业失败学习和团队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失败学习在创业者元认知监控与团队创业精神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认知理论和行为经济学,本文对创业者的认知偏见、风险感知与创业决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并以武汉"中国光谷"的创业者为样本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创业者感知到的风险越低,越有可能做出创业决策;控制幻想会降低风险感知,进而影响创业决策;相信小数定律则直接与创业决策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将创业者的学习模式(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和创业能力引入创业者先前经验(创业经验、职能经验和行业经验)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路径中,建立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探索创业者的先前经验对创业绩效影响的作用机理。利用来自362位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方法验证研究假设。得到如下结论:创业者先前的创业经验和行业经验对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探索式学习正向调节了创业者先前的创业经验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利用式学习正向调节了创业者先前的创业经验和行业经验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创业能力对创业学习的调节作用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4)
创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生产力提高、创新发展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更是潜在的创业生力军。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互联网创业因其便利性和低成本的特性,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互联网创业活动中。为深入了解现阶段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认知,增强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意识,促进大学生自我就业,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认知、创业环境认知和创业教育认知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认知偏差,针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认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哲 《经济管理》2021,(7):93-106
创业生态系统是基于"生态隐喻"进行类比认知的概念。当前主流研究对其到底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还是人工生态系统产生了分歧,导致已有成果难以恰当把握创业生态系统的深层发展规律,理论对实践的借鉴作用也难以发挥。本文回归创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隐喻本源,基于"类比源选择—隐喻映射建立—类比泉刻画"的隐喻过程视角,对创业生态系统进行了静态要素解构和动态功能机制刻画。本文认为:从类比源来看,不论其缘起为自发形成或人工建造,创业生态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类自然生态系统";从静态要素构成来看,创业生态系统是以地理空间和互联网虚拟空间的集聚为群落单元,以具有创新劳动表达意愿的创业者为能量来源,以资本、知识为基本物质资源,以创业企业为生产者的复杂生态系统;从动态功能机制来看,由于创业生态系统的资金、知识等要素需要依托于组织或个体存在,加之政府等公共部门对环境资源的调节作用,创业生态系统除了具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机制外,还具有能够兼具实现系统稳定演化和效率功能的平衡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7.
反刍思维是指个体经历负面事件后,重复思考过程细节的思维活动,与未来认知、行为及发展关系密切。在对323位具有失败经验的创业者进行问卷调研后发现:侵入反刍通过削弱自我效能感负向影响创业韧性;主动反刍通过强化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创业韧性;自我效能感在反刍思维与创业韧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社会支持不仅能够调节两类反刍思维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也具有调节效应。从创业者认知思维角度解答失败后创业者如何激发创业韧性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心理学与创业学相关理论,而且可为创业者将失败经历转化为创业经验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对比传统创业生态中的生态系统,界定数字创业机会共创与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确定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类比自然生态系统,将数字创业机会看作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说明数字创业机会在各参与要素之间所起的作用,指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以数字创业者为核心的能量交换机制是直接影响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生命力的核心内容,并借此阐释了各个创业主体在数字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互动路径和共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分析和关键技术方法对15名创业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构建了由认知维度、关系维度、结构维度和资源维度组成的创业者社会资本四维结构模型,并开发了创业者社会资本量表,通过对成立不超过42个月的新创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创业者社会资本4个维度与创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创业者社会资本的4个维度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利用对大学生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并检验了创业资源共享对创业绩效影响的模型。结果表明: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基于共享平台的信息、科技资源共享显著正向影响机会创新性与创业绩效;机会创新性对创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在信息资源共享、科技资源共享和创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对机会创新性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