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传统的乡村管理模式渐渐地失去了效力,乡村治理的理念也正逐渐被引入到农村社区建设中去.乡村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合作与博弈的过程,完善我国乡村治理的机制,提高治理的绩效,必须从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实际出发,多渠道有效地提高各主体的治理能力,完善和协调治理主体间的合作机制. 一、乡村治理的概念 1、强调乡村治理的主体.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大部分的学者都比较赞同乡村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实施管理的过程,乡村社会是国家和社会共同作用的一个领域.党国英认为,乡村治理是以乡村政府为基础的国家机构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给乡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乡村政府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任艳妮认为,乡村治理是包括政府组织和乡村社会以及其他主体在内的一种多元主体围绕公共权力与资源有效配置展开的活动.房正宏认为,乡村治理场域至少存在三方治理主体,即基层国家政权(乡镇政府)、地方精英、村民委员会(民众).  相似文献   

2.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有合适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国2749个行政村的调查显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组织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近年来,农村集体组织的职能正在发生变化,村集体组织更像是国家行政系统中城市居民委员会,承担越来越多的政府在农村的行政性事务.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应当专门研究制定针对村庄一级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村庄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逐步使村民委员会与城市居委会具有基本对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休闲时间增加,交通更加便利,私家车拥有量增加的背景下,周末去乡村休闲成为时尚.乡村休闲的核心特点是乡村性,这吸引了城市居民去乡村体验乡村生活.休闲产业的载体是休闲地产和娱乐设施.休闲产业与房地产业结合形成休闲地产.乡村休闲地产强调了休闲地产的地域性、 乡村性与特殊性.本文通过研究景点非住宿性地产、 景区住宅、 休闲度假地产、 休闲商业地产四大模式,结合太原市案例,总结太原市郊区乡村休闲地产的发展模式,为山区乡村开发休闲地产提供理论指导,为精准扶贫提供可行性路径.结尾提出公私合作经营的乡村休闲庄园模式,让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 村民共同参与乡村休闲地产的开发经营.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中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廉政功能及其优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村治理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而在这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乡村治理问题。当前农村村干部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了影响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归根到底,由于乡村基层权力构架的不完善,监督权的缺失滋生了腐败的肆意生长。人们通过对村民自治权力运行机制建立的不断思考和探寻,创设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促使乡村权力监督的方式进一步完善。探讨村监会制度的廉政功能及其优化机制,使村民自治权力运行与监督体系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曹丽萍  赵金莲 《经济师》2003,(8):291-291
文水县是山西省典型的农业大县 ,全县总人口 40 .4万 ,其中农业人口 36 .6万 ,耕地面积 51万余亩。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活力倍增 ,广大群众民主意识日益提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落实 ,为广大群众参政议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但是 ,广大乡村干  相似文献   

6.
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其核心是改革创新和完善村民自治这一我国农村基本政治制度.1982年宪法第111条确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1987年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第七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一般设在自然村",1998年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删除了该内容,我国农村村民自治自此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2012年,广东清远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可开展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后,肇庆市德庆县也开展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改革试点.2016年10月,在总结广东清远、云浮、肇庆等地先行试点经验基础上,中央两办以"31号文"印发《关于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方案》.广东应乘势而上,发挥先行优势,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试点机制,并围绕解决"三农"重点问题进一步扩大试点,改革创新村民自治体制机制,推进广东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村民委员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诞生的一个新型的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虽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但它是基层政权的末梢。在农村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党在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如何有效地发挥村民委员会的职能,搞好村民委员会的运作,我认为必须严格把握“四个民主”:第一,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就是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以直接、平等、差额、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和原则进行选举,真正把群众拥护的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  相似文献   

8.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村民自治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这既是村民委员会赖以存在的合法依据,也是村民自治得以实现的根基。在对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对村民委员会主任(村长)的选举是村民选举的重点,它关系到选举后农村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等问题。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村长的选举工作,是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1980年底广西河池地区的宜山、罗城两县农民自发组建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开创村民自治.自我国于1998年颁布并施行<村委会组织法>以来,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20多年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已充分展现了村民自治的生命力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兼答应星先生的批评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通过对应星"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一文的回应,梳理出"华中乡土研究派"从村民自治研究到乡村治理研究的学术理路,回应了应文所质疑的所谓"反西方"和"反理论"诸问题.指出当下的乡村治理研究,应该提倡以经验研究激发学术灵感,以问题研究带动社会透视,以学理积累服务农村发展,并进而亮出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三农"问题为指向,乡村治理为内容,农村发展为目的和问题主位、村治主位、中国主位的学术主张.  相似文献   

11.
乡村债务问题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1999年初,中央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把清理乡村债务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后来,国务院办公厅又专门发了《关于彻底清理乡村两级不良债务的通知》,从中央到地方,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时至今日,乡村债务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现实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解决好这个问题。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许多地方的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为了兴办乡村企业、教育普九达标、交通水利设施建设、垫付税费等而欠下了沉重的债务。其构成大体有三个部分:一是乡村组织向银行、信用…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87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后,全国农村村民自治建设便纳入了法制的轨道。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使村民自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多年来,无锡农村村委会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人大的正确领导下,以《村委会组织法》为依据,以四个民主为主要内容,以村民自治活动为载体,依法操作,整体推进,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村民自治的总体情况处在全国较高…  相似文献   

13.
慕良泽 《经济问题》2007,(12):98-100
景乡集市为洞察政治与市场的微观博弈提供了现实载体.集体化时期,乡村社会中政治权力独大,并强制占领村民生活的自主性领域,基于个人自由和竞争的关系被政治统制所取代.改革开放以后,政治对市场的控制逐渐放松,家庭联产承包制、村民自治从制度层面确立了村民发展的自主权,以乡村集市为载体,村民走向开放,实现了自由流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寻求共同发展.政治与市场的互动、博弈也是研究乡村社会的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与公民社会的发展,村民自治建设遇到了一些问题,发展处于"瓶颈"期.通过正确认识"两对矛盾",理清"两种关系",找出村民自治停滞不前的根源,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以此重构村民自治建设,从而不断完善发展村民自治体系,推进国家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民主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乡村关系的变化,发展与特征,并从“乡村互动”--即乡镇对村的影响以及村对乡镇的影响两个角度,展开了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新课题”的讨论,分析了中国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关系的现状以及乡村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还针对乡村关系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始于两年前的翟城实验区,以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成立为标志,吸收了历史上乡村建设的理念和实践精神,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为现实目的.两年来的实验经验包括协助村民建立合作社、学习小组、文艺队;改善村里的医疗卫生工作、进行农业科学的传播、关注农村基础教育."知识农村化,农村知识化"是我们进行实验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任虎  薛艳峰 《经济论坛》2007,(15):122-123
村民委员会的治理结构在法律领域被界定为村民自治性组织,它处于最基层的政权--乡镇政府和村民之间,那么相对于政府,它是代理人,负责把政府提供给农村区位的公共物品(经济措施、行政指令)高效能运营,实现委托人(乡镇政府)的预期安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农村,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无疑是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组织,也是对村民日常生活影响最直接、最现实的两个组织。研究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也简称为“村两委”。将“村两委”视为一个整体,对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创建。首先确定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经济发展、乡村环境建设、行政任务的执行、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每个部分又包含若干子项。然后.根据专家咨询问卷给出的判断矩阵,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的确定,得出评价指标体系,构造评分模型。本体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用于“村两委”自我评价,乡镇政府对“村两委”的评价,村民对“村两委”的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9.
蒋政 《经济研究导刊》2008,(16):227-229
在现行体制下,乡镇是压力型国家体制的末梢,而村民自治又具有合法的独立性。两者的关系难以处理。由于农村是一个公共生活、日常生活和私人生活不分化的社会,在乡镇直接指导村民自治矛盾较多的情况下,应考虑加强乡镇对于村民日常生活和私人领域的非正式行政指导。其途径应当是增进村民与乡镇干部的互信、强化乡镇及其工作人员的指导能力、强化乡村党组织配合指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了我国农村施行村民自治的宗旨,然而我国村民自治法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鉴于我国文化传统和农村组织的自身特点,要完善我国村民自治法律制度要从两方面着手:既要排除行政干预等外部影响,又要排除宗族观念等内部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