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基于我国当前"发展型政府-分权压力型体制"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探讨了国家审计促进地方政府实现良治的作用与路径。分析认为,国家审计应当通过事前的考核指标和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事中的考核指标分配、事后的评价活动以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的改进。具体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强化预算的监督与审计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工作、加强对地方债务的审计以及发挥国家审计的治理作用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后,还对未来"服务型政府-民主合作型"地方政府治理模式下国家审计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时代,让政务服务与时俱进,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条件,也将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标准.“互联网+政务”推动了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其核心就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本文分析“互联网+政务”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及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亟需树立的思维变革,提出提升“互联网+政务”战略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提出的现阶段的重要发展课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需要对地方政府治理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在探究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问题的基础之上,针对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界定不清晰、治理法律缺失、治理不透明、治理自利性等问题,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地方政府法制化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等建议,从而试图进一步探究如何实现地方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生态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制度层面分析了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基本状况、模式特点与成因,并对中国未来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取向进行探讨。中国在生态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形成了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制度模式,这主要表现在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安排特点、治理权力分配与规制政策工具等四个层面。这种制度模式的形成与中国所处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市场发育程度、公民社会发展程度及政府激励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应更加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社会公众及市场机制在推动生态现代化中的作用,形成国家与社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市场与行政共同协调治理生态环境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刘扬 《发展研究》2014,(4):23-27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不应仅单纯强调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与合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实现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多重稳定均衡,从而实现善治的治理目标。本文以国家治理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国家治理的逻辑和模式论证了现阶段我国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财政学的视角提出了我国实现有效国家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国资产权"统一所有与分级所有"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国资产权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和中央政府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入手,对现行国资“国家统一所有,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和“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所有,分级管理”的设想进行利弊对比分析,提出实现“分级所有,分级管理”体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和未来很长时间段内我国还面临诸如资源分配不均匀、 贫富差距拉大、 地区发展不平衡、 集体抗争性事件增多、 贪污腐败盛行等挑战.地方政府是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是解决公共问题的主力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管理到治理,国家治理是一条参与的道路,包含公民及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以社会制约权力、通过协商达到共识进而实现治理现代化这三个层面的内涵.与此同时,参与式预算从源起到发展一直是一个国家治理的范畴,不仅是全球最佳的政府治理实践,也是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创新模式.参与式预算是蕴含政治民主的理念与实践,是不同于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一种成功实践,是一种新型的国家治理模式,还是一种公共预算实践的创新方式.由此可见,理性认识参与式预算理念和实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必需加快财税制度改革.为此,要从国家治理高度重新定位税收属性,以税收公共性为逻辑起点,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坚持税收法制化、科学性、互动性原则,实现由单向主导向合作互动税收治理模式转变,推行税收治理结构分化、税收治理体系重构和税收治理功能再造的演进路径,充分发挥税收的政治、经济、社会作用以实现税收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英国(主要是英格兰)、瑞典、法国、德国、西班牙和匈牙利六个国家,力图从地方政府的制度身份和概况、区域规划改革、功能改革、政治制度改革和行政改革五个方面对这些国家地方政府的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区域财税治理历经七十余年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其财税政策创新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释析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建立、发展、完善、创新的变迁过程和扶持型、倾斜型、建设型、创新型的演进路径,厘清央地财政关系、强化预算管理改革、规范税费法律制度的内容取向和协调性、渐进性、连续性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域共同体、府际关系、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利益格局的动力机制;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关系视角,提出了强化"财权适度"、规范"精准定位"和明确"效能政府"等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崔志坤  李娜  胡斯 《经济纵横》2016,(4):101-105
地方政府财力不足、营改增改革使地方主体税种缺失的现实倒逼加快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步伐。政策层面的推动、国外地方税体系建设经验为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完善地方税体系不仅能有效提高地方政府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发挥税收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完善地方税体系需要明确现实约束,适应政府层级扁平化发展趋势,建立新的财政分权观,把握好改革原则和取向,进而寻求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作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改革任务。借鉴其他民族自治地区的经验,结合广西实际,探索广西地方税体系完善的路径,对于增强广西地方财力,增进广西经济的区域竞争力意义重大。一、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下广西地方税体系的现状(一)自治区政府税收立法权体系与全国一般行政  相似文献   

14.
宣晓伟 《发展研究》2017,(10):21-25
我国现有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各级政府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引下,通过“中央统一领导”和“地方竞争”的制度安排,采取“政府主导”和“贤能治理”的方式,利用“投资驱动”等具体手段来开展在经济领域的治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层面的全面调整,对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型提出迫切的要求.“治理现代化”是新常态下我国治理模式转型的总方向,要遵循现代社会治理的一般规律,形成界限分明的各社会领域和权责明确的各社会主体,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和政资分开.新常态下我国治理模式转型的主要举措包括:从“政府主导”转向“政府引导”;切实加强民主参与,完善官员的激励机制;推进中央地方关系调整,形成“权责明确、法治调节”的中央地方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波 《现代经济信息》2014,(16):360-36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和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其产生背景与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极大促进了平台的发展,但也为平台乃和地方政府乃至国家经济运行埋下了隐患,所以必须从定位、与政府的关系、内部治理结构与市场活力以及对其监管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智慧社区是社区与信息化融合的产物,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智慧社区治理模式的研究,从宏观上承担着推动国家和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任,从微观上有利于社区治理理论的创新.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青岛市不断深化互联网+行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社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和地方治理体系的一场考验,在促使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补短板的同时,围绕疫情防控的公共服务竞争隐然显现.厘清那些将地方竞争导向经济增长而非公共服务的现实背景和制度性约束条件,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引导公共服务成为地方政府新的竞争标尺,可为中国迈向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动力,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地方政府改革的内在要求.文章首先通过一个两地区模型,说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未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是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自然结果,而在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下,从经济增长竞争走向公共服务竞争成为可能.接着基于地方公共服务的典型事实,围绕当前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经验检验发现新时期人口、资本要素的充分流动依托于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载体的空间网络体系,公共服务已成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吸引发展要素的核心资源.公共服务的加强应借助地方政府的竞争激励,基于"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的进一步估计结果发现改革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扩大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增强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推动建立"见贤思齐""力争上游"的竞争关系来提升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并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预算来改善治理状况正逐渐成为新的预算改革目标。在中国地方预算改革探索中,河南焦作走出了一条基于治理的地方预算改革路径。通过推进民主预算、透明预算、科学预算、绩效预算,预算改革对于地方治理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预算改革也从中获得了持续创新的动力。文章对焦作市基于治理的预算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对地方预算改革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基于治理的地方预算改革为当前中国地方预算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和深刻阐述。本次大会首次将财政定义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彰显财税体制改革在总体改革中的突出地位。本文基于中国财税改革发展实践,在剖析本轮改革逻辑与规律基础上,对本轮改革的历史定位、改革路径、可能存在的障碍及改革方向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新一轮改革勾勒了以预算管理制度和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事权调整为主线的路线图,同时也面临体制性约束、既得利益集团阻挠和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滞后等方面的障碍,未来应更好地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以保障及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的顺畅运行,从而筑牢财政这一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20.
2014年12月27日由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治理评论》编委会和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治理现代化与绩效管理科学化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围绕着中国治理现代化、绩效管理与治理现代化的关系以及绩效管理科学化等具体问题,与会专家认为,治理现代化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治理改革和实践要学习和借鉴体现为工具理性的世界治理经验;民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治理合法性、提高治理有效性,是实现民主治理价值的有效方式;绩效管理的科学化本质上要通过推进绩效评估走向真正的绩效管理来实现,并进一步提升绩效评估的技术化水平,优化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