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性任务,给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借鉴国际相关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中涉及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模式,如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区域创新以及农民在农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性工程,以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推动的手段,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但农业科技创新也需要有新的治理模式,传统的以城市政府为中心的单中心治理模式由于其内在的制度性缺陷严重影响了科技长入经济的进程。城市、农村以及各级政府、市场和城乡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打破了单中心制度安排中最高权威单一性的权力格局,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发展主体构成的治理网络承担起了农业科技创新区域内的管理和服务职责,并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应通过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中的合理内核,通过构建一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创新特征与创新战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框架-政府启动战略,主体到位战略,人才为本战略,功能耗合战略,持续发展战略和分类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大动力系统"实现的,而我国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为此,必须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脱节,是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根本原因。推行农业科技产业化,让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直接进入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是从根本上解决转化不畅问题的现实选择。鉴于农业科技存在的外部性问题、"柠檬市场"问题和投资动力不足问题,政府应在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及其投入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农业科技与农业科技投入的特征,指出农业科技具有弱质性和公共性,要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农业科技投入要保持适当的强度;提出基于农业科技与农业科技投入的特征,政府应当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承担农业科技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弥补农业科技领域的市场失灵;最后,根据1990-2008年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存在农业科技财政投入缺乏稳定机制、政府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强度不足等问题,提出要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各级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教兴农"战略思想、明确政府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与地位、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财政投入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我国重要的创新研发主体,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异质性研发创新投入关系值得关注。选取2005-2018年我国内地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创新数据,采用面板VAR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中政府创新投入与市场创新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政府创新投入对市场创新投入存在积极影响,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两期左右的滞后期,且只在短期内显著;从长期看,政府投入对市场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抓手.改变包括陕西在内的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投融资相对不足现状,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从政府财政投入分担、金融机构信贷配置、产学研园利益联动、农户投资引导与激励以及金融与科技协调等方面综合切入,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中需求特性不同,政府的参与行为就不同,其通过行为选择对经济体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采用收益分析法,研究科技创新的不同需求特性、政府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科技创新需求目标的模糊化,政府的参与强度不断下降,为获得更大的创新收益,由参与科技创新转向服务科技创新。同时发现,基于经济体挤出效应与溢出效应的对比,政府和市场可以合理分配科技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
农民如何依托土地脱贫增收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农业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提升农业产出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示范园模式”与“公司+农户”模式加强农业科技与金融融合;构建完善的试验-示范技术扩散体系,帮助农民进行技术模仿,提升农业技术能力;结合金融扶持,帮助农民提升对接市场技术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技创新是以市场价值为目标,将科技潜力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的一系列创新活动。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在监控和协调整个社会体系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的作用和责任是提供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法律制度。立足产业升级、企业转型,从科技创新制度出发,借鉴世界各国的主要做法,认为我国应从科技法律上加以改进以支持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2.
探寻农业发展之路,促进农业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快的步伐,是目前全国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多年来,寿光农业在全国一直保持领先优势,是引领全国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其中原因值得分析和探究。文章从发展理念、政府主导、科技创新、市场流通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便对推动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展科技农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制约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农业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技术模式选择、科技组织创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以及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燊 《发展研究》2016,(2):90-9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创新治理能力.因此,推进福建省科技创新发展,必须正确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要加强科技顶层设计,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以提高创新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市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研究》2012,(6):7-9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动向表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受到更多关注,农业技术改造的步伐明显加快,传统农业正在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变。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企业成为农业应用性研究的主体,农业知识产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各国政府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并努力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上述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向与特点,对于明确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方向,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德敏 《经济师》2004,(10):188-189
农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政府行为 ,其原因在于农业基础薄弱 ,市场失灵 ,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信息服务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等。因此 ,为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政府必须履行宏观调控、规划指导、政策扶持、信息提供、科技服务、法制保障等经济职责。政府在履行上述经济职责时 ,应注意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要素投入、政策推动、市场机制、科技创新四个方面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进行理论探讨,并分析了当前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势与挑战,提出增加农业基础建设资金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改进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落实并完善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理顺城乡要素市场平等交换,消除违背公平的不合理因素,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科技创新是人、组织和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从新知识到新产品的一条直线,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政府的任务就是降低创新各方面的风险,利用市场力量去刺激创新,探讨了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并提出运用法律制度对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9.
隐形的翅膀:美国科技创新中的政府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失灵理论和科技创新的新发展趋势、国家竞争战略的实践,都为科技创新中政府作为的普遍存在提供了较好的注释,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占主导的美国也不例外。从投入、产出和政企合作三方面对科技创新中美国政府作为的考察表明:美国对科技创新的政府干预一直存在,并有新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融合的趋势;由于政治策略和对外输出意识形态的需要,美国政府干预具有长期隐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实现快速发展,但存在现有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不健全、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和市场流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同时,政府服务理念、城镇建设和科技进步等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有待改善。对此,应从农业供给侧出发,以系统思维、创新理念为指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科技为手段加以解决。关键在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外部环境,以此提高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