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物流产业相关企业及支撑机构在城市一定空间聚集,耦合共生形成一类具有自组织、自调节、自适应功能的产业生态系统。文章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和产业集群经济规律,界定了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要素;结合复杂系统自组织和生物种群进化理论,分析了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化的前提、诱因、动力和方式,进而从系统内部企业个体、种群、集群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为认识城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科学制定调控政策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区域物流主体在各自生态位上肩负着区域物流发展的使命,它们通过生态链联系耦合形成一类互利共存的组织生态系统。文章基于生态系统隐喻,提出区域物流生态系统概念,构建Logistic生长曲线演化方程,分析系统在内外力量的共同作用和正负反馈机制的共同影响下自组织演化特征,进而建立复合logistic发展机制方程,对区域物流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和轨迹曲线进行分析,为区域物流的科学认识和产业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而传统科技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科技服务业与实体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要求。以科技服务业与实体经济产业互动融合为背景,基于知识生态学理论,解析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生态系统概念模型、生态功能及内部互动关系,提出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系统生态化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区域综合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实质上是基于知识在各类主体间流动构建的一种非线性关系网络系统,并以知识流为纽带,形成知识生态系统,知识主体合理的知识生态位与相互间的协同互动能够促进科技服务业围绕实体经济产业,形成横向竞合、纵向耦合共生的生态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坚持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域实现所必需持有的区域观,主体功能区理论的提出有利于在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平衡基础上推动工业化发展。主体功能区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域实现具有共生耦合关系,二者的终极目标是推动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缺乏弹性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将其融入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在更大的空间内,与更多的组织建立渠道众多、方式灵活的物质与能量供需关系,是一条可行的途径.生态工业园与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经过组合形成的一种新的空间架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需要在区域范围内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物流平台和促进机构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太湖沿湖地区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态环境质量每况愈下,导致流域水质型缺水和生态危机时有发生,其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并呈扩散趋势.新的历史时期,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太湖沿湖生态带建设.本文运用共生理论,对太湖沿湖生态带建设相关共生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太湖沿湖生态带建设的理想组织模式是一体化共生,理想行为模式是对称性互惠共生.太湖沿湖生态带建设中,必须加强区域协作与联动,注重系统推进,一手抓生态修复和治理,一手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转型;既要加快完善各种规制和运行机制,又要着力增强利益主体和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7.
赵敏 《经济地理》2008,28(1):29-32
区域共生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区域共同物流先行,整合长株潭的现有物流资源,形成统一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快捷高效互动的共同物流系统,对于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文章首先阐述区域共生与共同物流理念,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物流网络基础设施规划基本情况,提出了物流基础设施功能整合对物流网络机制的促进作用,并根据上述内容,就加快长株潭物流网络互动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运用信息生态理论分析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治理机制,有助于突破传统区域科技服务系统的局限性,加快科技资源跨区域流动与整合,促进城市群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阐释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内涵与特征,基于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与信息生态系统的类比分析,明确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的信息因子和生态位发展规律,构建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运行模式,并借鉴信息生态位整合思维提出“主体协同-产业耦合-城市联动”的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治理机制与实现路径。城市群科技服务生态系统实质上是以信息流为链接纽带形成的信息生态系统,处于合理生态位运行的信息能够正确引导科技主体之间、产业之间与城市之间的其它服务资源流动,最终形成整体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周媛媛 《经贸实践》2016,(11):29-30
本文旨在探讨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条件下区域物流的发展情况,针对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推进使河南省区域生态物流得以实践、促使区域物流整体朝绿色的循环低碳型转型、推动区域的发展向可持续经济全面发展、提高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物流在河南省文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就企业、行业协会、技术、社会等五个方面指出生态文明型物流在河南省区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鑫 《新经济》2013,(26):49-49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或消除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物流环境净化,减少资源消耗,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入物流业的各个系统,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业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因而,绿色物流是一种包括集约资源、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逆向物流的共生型、循环型、生态伦理型、生态节约型物流.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社会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以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促使绿色物流业发展的主因,并从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