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课、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是先学后教。以高职药物化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为研究主线、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托、以建构主义学习为理论支撑,探讨了微课支持下高职药物化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以期提高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5)
在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信息技术与会计教学相结合,设计、开发微课资源并应用于教学,不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文章从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会计综合实训》微课的目标要求、设计思路、制作要点进行阐述,并以"记账凭证的填制"微课为例,以期为会计微课资源的建设提出可供参考的形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12)
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以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为主要教学内容,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它的广泛开发支持了mooc学习、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混合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文章不仅从选题和设计角度介绍了微课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还借鉴影视作品开发规律介绍了制作中的画面、镜头、视觉化表达水平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微课教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取得较为可观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利用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等策略,基于微课教育将会计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解决了现阶段会计教学中学生难以集中学习注意力、对会计专业知识学习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手段落后等现象,进而提高会计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5,(9)
为适应开放教育成人学习在时间上的零碎化特点,微课教学能满足他们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考开放教育微课教学模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微课等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对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剖析会计电算化实务传统的授课模式的现状、困境.提出了在会计电算化实务这门课中,微课教学所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深入的分析了,微课在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过程中,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环境等要求,以前高微课在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学资源的开发不断趋于数字化、可视化、网络化,丰富着在线学习平台,完善着网络教学环境。微课作为制作入门相对较低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形式得到迅速普及,该文以我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为背景,对在微课资源的共享过程中遇到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和流媒体传输过程中缺失插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3)
在各种"微事物"蓬勃发展而优质学习资源亟需建设的背景下,微课程逐步兴起并日益成为热点,许多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都对此进行了实践尝试。文章结合自身微课程教学实践,以《英语口语》课程为例,对微课的设计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研究了高职微课程资源构建的方法。首先,对微课程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探讨,针对英语口语微课程学习资源的构建提出了微课的设计原则;其次,以实际教学案例阐述了微课设计步骤,以期给同类微课程建设提供相关实践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慕课、微课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实时交互、免费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公平开放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授课对象复杂、人数众多、难以实现小班教学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将慕课、微课教学方式应用于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进行,众多新型教学方法开始被提出与应用,微课就是其中之一,它通过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翻转课堂是上世纪90年代起源与美国的教学方法,教师先告知学生下节课要进行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学习,待到课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我国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英语教学在我国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英语的作用愈加重要,因此,需要探寻英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模式,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出作用.本文探究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22,(1)
微课属于一种先进而且开放性强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融入到许多学科专业的教学中。高职院校积极引入微课教学,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微课的特点,阐述了微课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其次,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学运用微课教学的可行性,最后陈述了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结果为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是切实可行的。结论是微课教学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新的变革,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教学模式逐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微课凭借它授课时间短、针对性强、形式新颖等特点,在现代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本文以党员发展程序为例,介绍微党课在高等职业院校设计和开发的原则,从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微党课制作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详细的介绍微党课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程冠琦 《大陆桥视野》2016,(20):203-204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微课的定义和特点、微课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高职微课的设计方法、高职微课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微课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人才,随着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训不断强化,当传统教育的劣势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我们开始引进微课教学这样的新型教学方式,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首先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作出分析探讨;接着研究微课进入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的特点,最后探究微课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再加上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飞速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体现在各个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中,其中以"微课"为代表的教学形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方便和快捷,让学生学习知识起来更加的轻松,学习的途径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首先,高等教育中的各个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得到了改进和创新,教师上课的形式改变了,学生在家里在寝室只要有一台电脑或者手机,就能进行学习,学生在"微课"的学习方式下,不仅能随时随地学习知识,而且也能反复观看教师讲的课程,有不懂得地方学生也能暂停去问,这样下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上,引入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高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将从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入手,讲述如何能更好的让微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5,(11)
如何提升资源的有效性和提高用户体验是当前微课资源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基于微课资源混乱无序、更新缓慢、低效检索等建设现状,文章通过分析学习元的相关理论,首先对微课资源进行学习元认知,然后提出基于学习元的微课资源建设策略,主要从资源的进化与再生性、个性化推荐、移动终端自适应性及人机智能交互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对微课资源建设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的课堂已不再是一支粉笔,一面黑板,投影仪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即使PPT的图文并茂也无法掩盖传统面对面教学的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成为一堂课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近几年一个新的概念被引进课堂——微课.以《基础会计》中"提取现金"为例,探讨微课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技术产物,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制成的一段长度几分钟的教学视频,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教学目标明确且单一等特点.本文拟研究目前微课的发展现状以及微课研究取得的成果,指出微课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微课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下,传统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微课"教学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线上学习打破了教育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中混合式教学开展和课后答疑解惑者三个方面应用于技工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想达到让学生想学、乐学、善学的目的,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索其教学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教学课堂上,并发挥了积极的辅助效果,由此微课形成。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发展学生成为了各阶段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微课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已成为必然之势。本文在对微课应用特点及作用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就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