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其淋 《经济研究》2020,55(2):148-164
扩大进口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减少贸易摩擦和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一个准自然实验的框架下,采用倍差法系统研究了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政策实施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变化对中国企业进口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TPU下降不仅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的扩大,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企业进口概率、延长进口持续期和提升进口产品质量;(2)从驱动因素来看,生产规模扩张和融资约束缓解是TPU下降扩大企业进口规模的重要渠道,从构成来看,TPU下降主要通过进口种类和进口集约边际扩张途径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扩大;(3)异质性分析表明,TPU下降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型企业、民营企业进口规模扩大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从产品类型看,TPU下降对企业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资本品进口,而对消费品进口没有明显的影响;(4)TPU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和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以及促进了企业创新,进口贸易尤其是进口种类增加和进口质量提升是TPU下降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统计数据库进行匹配,从企业层面研究了进口产品种类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产品种类增加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加工贸易进口产品种类增加、高技术行业进口产品种类增加、中间品进口产品种类增加、西部地区进口产品种类增加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此外,机制检验表明,进口产品种类通过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企业生产率。据此,政府应继续推进进口贸易便利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扩大进口产品种类;同时,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企业对进口产品种类技术外溢的消化吸收能力和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6-2016年中国与124个进口来源国(地区)数据,证实了中国国内产品种类与进口产品种类的替代性,考察了阿明顿(Armington)宏观替代弹性、国内生产率对进口产品种类利得的影响,测算了中国工业品贸易利得的偏误.结果 发现:在中国国内产品种类与进口产品种类具有替代性的条件下,中国国内生产率会放大贸易成本对进口产品种类的影响;Armington宏观替代弹性越高,贸易成本对进口产品种类的影响越大;中国工业平均贸易利得被高估12%,国内生产率导致的平均贸易利得被高估9%;从行业结构看,有12个行业的进口利得被低估或高估,其中"煤炭"贸易利得被高估3~5倍.因此,应科学判断进口产品种类利得,不断提高国内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如何科学合理地测算贸易产品质量是研究企业产品质量异质性的一个关键问题,但目前仍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方法,也没有相关研究对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文章基于国家层面的进口质量、企业层面的出口质量和企业层面的进口质量三个视角,将已有研究方法进行归类,并利用中国数据进行测算和检验,力求找到不同视角下最符合中国现实的测算方法.研究表明:(1)国家层面的进口质量测算使用KHW方法,而企业层面的出口质量测算则使用SHIBZ方法更加符合中国现实;(2)对于企业层面的进口质量测算,通过引入运输成本和汇率作为产品价格的工具变量对现有方法加以改进,可以克服其存在的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3)对贸易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在国家层面与企业层面、进口方面和出口方面进行划分,其测算结果能够合理地解释我国近年来的进出口产品质量变动趋势,且国家层面与企业层面的一般贸易进口产品质量的变动趋势一致.文章不仅为今后研究中国进出口产品质量问题提供了测算依据,而且有助于我们廓清我国进出口产品质量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异质性企业理论为基础,验证了不同所有制企业面临关进口关税时的行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从进口关税水平下降中获益最多,高生产率、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更倾向于扩大其进口集约边际;经验越足的外商独资企业进口产品质量越高,并且进口规模的扩大更多来源于集约边际;企业规模越大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进口产品质量越高;集体/私营企业进口产品的质量受进口关税的影响不太明显,扩展边际是其扩大进口规模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2017,(1):58-71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种类的数量与规模,发生产品转换行为;通过进口产品转换,中间投入品生产要素流动引起企业要素密度的变动,最终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经验研究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40个百分点,进口产品转换则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26个百分点。企业通过进口的二元边际提升资本密度,但扩展边际的作用要大于集约边际。因此,通过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减少企业中间投入品进口及其进行产品转换的外部政策约束,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并进而改善整个经济体的生产与贸易结构,最终推动中国贸易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0~2005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合并后得到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进口的不同边际对员工工资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中国的进口存在工资溢出效应,但该效应主要来自其扩展边际,集约边际对工资水平存在负面影响.进口种类的增加主要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及进口产品价格的下降来提高工资,从而证实了利润共享机制的存在.本文的结论在改变样本范围、变量定义及企业性质分类后均较为稳健.  相似文献   

8.
虽然异质性企业出口选择理论认为,产品价格与贸易门槛正相关,即贸易门槛越高产品价格也越高,但是,我们基于中国制造业进口数据的分析发现事实与上述理论预测有很大不同.首先构建了一个Probit模型,对中国制造业产品进口门槛进行了估计,并且分析了进口价格与门槛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进口价格与进口门槛呈正负相关的产品几乎各占一半.其次,结合质量调整价格(quality-adjusted price)模型,考虑质量与企业能力因素,分析发现进口价格与门槛的正负关系主要取决于来源国的产品质量与企业能力.最后,我们研究了中国进口门槛的影响因素,并对进口门槛进行了排序.另外,研究还发现,中国进口产品价格与产品来源国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进口的产品价格较高,进口门槛也较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贸易品种类增长的福利内涵,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种类偏向型进口刺激政策",即刺激进口的政策重点应该是增加进口产品的种类,而不是单纯地扩大现有进口产品的规模。实施种类偏向型进口刺激政策,通过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来扩大进口规模,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外部失衡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种类偏向型进口刺激政策将能充分发挥进口对于改善国内消费者福利、促进制造业生产率进步以及改善贸易条件的政策功能,使进口由"为出口而进口"的扭曲状态向常态回归。  相似文献   

10.
本文检验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企业出口关系存续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企业出口关系的存续,并能够提升其出口增长率。稳健性检验显示,更换产品质量测算方法、样本区间、计量方法等并不影响本文基本结论,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基本结论依然不变。从影响机制来看,产品质量升级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提高了企业出口关系存续概率,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以及提高出口价格促进了出口增长率提升;同时,产品质量升级还通过提高企业出口关系存活概率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出口增长率的提升。最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对外资企业和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出口关系存续的积极影响较大,而对私营企业和出口到低收入国家的出口增长率的积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0~2006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估计了邻居对企业进口的影响。利用数据的高维特征,本文将邻居定义为与企业位于同一城市,并从同一国家进口同一产品的其他企业。研究发现:首先,邻居对企业进口概率和规模的影响在统计和经济上均显著。控制其他因素后,邻居数量增加1倍,企业开始进口的概率提升14%,这相当于使企业开始进口的无条件概率提高55%。其次,邻居的作用存在产品和国家层面的特定性。本文同时估计了与企业进口不同产品或从不同国家进口同一产品的邻居对企业进口的影响,发现与企业从同一国家进口同一产品的邻居对企业进口概率和进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最大。最后,邻居的作用呈现空间递减性,同一城市的邻居比同一省份和省外的邻居对企业进口的影响更大。这表明,要扩大进口,政府应加大进口信息的供给并加强从事相似进口活动的企业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的合并样本进行倍差法估计后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并且这一结论在改变核心指标的测度方法、使用不同的模型设定和采用不同计量方法的情况下也较为稳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进口种类的拓展与进口质量的提升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两个渠道,其中“进口质量”渠道更为重要.最后,文章还实证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资源再配置与行业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资源再配置效应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行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产品产量库,从生产层面刻画了我国多产品企业特征以及产品转换行为,并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生产产品范围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的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产品转换频率较低,企业通过产品转换实现的资源配置效应微乎其微;中间品关税下降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范围的扩张,并且在克服内生性、更换核心解释变量测算方法和采用倍差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这一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高生产率企业以及新产品引入成本较低的地区;从影响机制来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产品范围的积极影响主要来源于进口中间品价格下降而非进口产品种类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链条高度细分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提高国际生产分割的融入程度是否能提高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呢?研究表明,国际生产分割比例与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即单纯地进口国外的高质量中间投入品或单纯地引进技术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存在“拐点”.在产品水平质量差异很大的行业中,企业使用外国中间投入品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幅度要小于产品水平质量差异小的行业.在加工贸易方式下,国际生产分割比例越高,企业使用来自OECD国家的中间投入品则越多,其出口的产品质量也就越高.为了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政府不仅要鼓励企业进口国外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品,更重要地是要推动本国生产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的企业的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增加R&D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并升级整个供应商体系和下游的生产商体系,从而改善本国中间投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2014—2019年460家创业板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企业信息化、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质量的关系,并检验技术创新在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企业信息化对技术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作用增强;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质量具有正向的提升作用,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作用增强;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发展质量具有正向的提升作用,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提升作用增强;技术创新在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而在东部地区企业中,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发挥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及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等,为创业板公司发展、政策制定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命脉之所在,其发展事关民生与稳定。但是,在国际经济形势严峻的影响下,小微企业正面临着生存的多重困境,这样势必会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江浙两省小微企业为例,以抽样调查的950份有效问卷及各项访谈资料为依据,概述了江浙两省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企业生存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华夏 《技术经济》2000,19(8):46-48
当前 ,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 ,当企业的生存风险较强 ,以致危及到企业的生存时 ,如何处理才能使企业的生命周期得以延续是许多企业管理者所十分关注的。一、企业生存风险及识别企业的生存风险是指企业在其经营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企业陷入困境 ,从而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影响企业生存的因素既有企业内部的 ,也有企业外部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整个市场需求下降 ;由于更激烈的竞争导致企业的收入下降等。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企业的管理水平低 ;财务控制不力 ;质量低劣 ;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 ;成本太高或企…  相似文献   

18.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Bertrand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于现有研究采用最小质量标准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本文通过限定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偏好的最低下限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采用Boom的效用函数定义,建立了我国出口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产品市场上进行两阶段Bertrand价格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了进口产品的需求,导致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的下降,但是我国出口企业的下降幅度更大.我国出口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对后,我国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企业利润上升;而发达国家本国生产的产品需求和企业利润下降,但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福利却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生存或长期生存能力早已被公认为是企业的基本目标。企业能否生存是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能力互为作用的结果;但由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生存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以企业能力为出发点的研究认为,内部能力是生存的基础;战略管理的研究者认为,战略选择对企业内外的协调作用是影响生存的关键;随着技术创新地位的凸显,技术变迁对企业内外要素的影响成为研究企业生存的焦点。企业生存的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关联,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内部能力和企业战略相互作用的视角分析了企业的生存机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环境也发生深刻变革。基于此,文章利用2000-2015年CEPII-BACI的国别数据,在测算中国农产品进口三元边际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农业技术提升的"自我选择"效应,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发现,农业技术提升整体上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进口价格、进口种类及数量的增加;同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国家①的进一步研究证实,中国农业技术的提升对进口影响效应与总体回归一致,且技术提升对价格边际及扩展边际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加强国际多边合作以优化农产品进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