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凤喜  孙德忠 《经济师》2008,(4):268-269
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偏离份额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地级盟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指出了各盟市的产业结构及竞争力状况,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崔扬 《经济师》2003,(2):10-11
文章针对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等问题重点对内蒙古自治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阿拉善盟、乌海市等盟市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就如何加大金融对西部地区开发支持力度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了广东省和四川省共39个城市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数据,从广东省和四川省各城镇收入和支出、就业情况、社会保障情况、文化休闲情况、教育情况、人居环境情况、居住情况、医疗卫生情况等八个方面出发,构建广东省和四川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21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广东省和四川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因子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因子,运用聚类分析,分析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结合因子分析结果,构建人均地区国生产总值关于各生活水平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王春枝  刘燕 《经济论坛》2013,(11):34-37
根据城镇化质量的基本内涵,从经济发展质量、城镇功能发展质量、社会和谐发展质量三个层面构建了城镇化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内蒙古12个盟市2011年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了综合测定与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能体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8个统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安徽省人均和各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区域型差异分析和研究.首先根据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状况,得到因子模型,并分析其变动趋势,提出优化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建议.其次,选择2012年安徽省16个市的城镇居民消费作为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选择三个主因子,采用回归算法求出综合因子得分函数.最后,计算各地区的综合因子值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安徽省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邹君 《经济师》2004,(9):79-79,255
文章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等定量方法分析了我国 31个省(市、区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省际差异以及东、中、西部和南北地区内部消费结构和水平的特征 ,指出不同的消费支出项目对引起东、中、西部和南北地区内部消费结构省际差异的贡献率存在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甄江红  赵明  周瑞平  成舜 《经济地理》2005,25(5):690-69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范畴,文章从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101个旗县市区及12个盟市两个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判,分析其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及成因,初步划分区域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是保证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有序运行的空间载体,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及其变化规律,将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供科学化建议。论文选取内蒙古12个盟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11—2017年内蒙古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研究表明:静态视角下,内蒙古城市2011—2017年平均土地利用效率为0.884,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盟市间效率差异较大;动态视角下,内蒙古各盟市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增长趋势,平均增幅为5.9%,在2017年出现回落,主要受技术进步水平的影响;投影分析发现,兴安盟、赤峰市与乌兰察布市距生产前沿面投影距离较大,此类城市需要减少投入冗余、扩大产出调整至有效状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林送 《技术经济》2008,27(3):92-95
构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质量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这些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就如何提高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山东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丽  魏凤 《经济师》2011,(7):212-213,2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山东省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当前居民生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物价上涨、消费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文章以山东省1998年至2009年12年的数据为样本,设置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每10万人拥有的医生数、每10万人拥有的病床数、每百万人拥有的移动电话数、人均住房面积、每1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人数等10个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的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维持物价的合理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安全度等,以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傅珊  邓光明 《经济论坛》2010,(2):81-82,124
文章根据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的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做了计量分析和评价,并用系统聚类法对各地区进行排序和分类,指出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属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它的前身是内蒙古原哲里木盟.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盟设市。全市总土地面积6万平方公里,辖5旗1市1县1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10万人,其中蒙古旗人口140万人,占全国蒙古族人口的1/4,是全国、全区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Arc 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2003—2013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福利分配和人民生活、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代价两个维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作用较大;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经济增长质量在2003—2013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绝对差异年际变化不明显,区域之间的相对差异则逐年减小,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两级分化现象呈逐年扩大的趋势,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地区在河南省西北部呈"厂"字形分布,较低的地区则在河南省边缘地带连片分布。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的效率,更应注重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环境的妥善保护、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进行一定的调控和干预,因地制宜,构建区域特色经济。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国家提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城镇化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同时进行了规划,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从宏观上界定了城镇化的方向。而笔者认为城镇化应该是"人"的城镇化,以这一理念为背景和前提,对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相关理论设立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子,然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活满意度的"维度-区域-结构"分析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江苏集中居住区居民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江苏集中居住区居民主观生活质量评价尚可,生活质量既存在区域性差异,又存在结构性差异。生活质量的区域差异,可以看作是农民集中居住不同发展阶段的表征,大致代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结构性差异显示出生活质量内部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也凸显了生活质量指标中健康、居住环境、自身教育等的重要性。同时发现,当前江苏尤其是苏南、苏中地区失地农民的生活逐渐从温饱走向小康,传统上视失地农民为弱势群体和边缘化群体的看法需要改变,给失地农民去标签化。因此,可以将生活质量看作是江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效果的"指示器",并根据不同地区生活质量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影响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的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才市场环境等6大因素入手,选择33项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我国内地(除西藏外)四大区域3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进行评价与比较。研究表明:四大区域人才发展环境差异显著,东部地区优势明显,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较弱,西部地区最差,区域内部各省(市,自治区)的人才发展环境也呈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内蒙古12个盟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年末总人口、人均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年末就业人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采用SPSS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内蒙古盟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选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聚类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经济发展的相似与相异,为研究其经济发展状况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域镇居民总体生活水平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进入升级换代,结构剧变的重要转型时期.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生存资料消费比重逐年降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逐年上升.但是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仍然处于"享受型",还没有达到"发展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根据2008年统计数据,从量化的角度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比较分析.首先用聚类分析对31个地区进行分类,然后对所选的经济指标做因子分析,得出四个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共因子,从而得到各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并分析了各地区的差异及产生原因,可以为各地区制定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建立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河西走廊地区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得出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生活城镇化三个公因子,计算该地区的城镇化综合得分;运用空间探索数据分析法(ESDA)分因子分析该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嘉峪关和金昌的城镇化综合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武威和张掖的城镇化综合水平较低;2005年呈现空间分布相对分散,2010年与2015年呈现出以嘉峪关和金昌为"城镇核心"的中心——外围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