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我国环境科技发展现状与重大需求,结合理论梳理,构建了技术评价理论解释模型。在此基础上,采取专家调查方式,重点与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对环境领域9个子领域技术发展趋势、技术水平和发展阶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环境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虽有部分技术领先,但大部分还处于跟踪前沿状态,而且原创性技术较少、产业化程度较低,环境科技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持续和谐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
技术评价模式演化与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技术评价作为一项政策研究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广泛用于制订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技术项目的可行性评估、R&D项目评价、项目投资决策等领域。首先回顾技术评价理论发展历程,然后,从技术评价功能目标和本质属性与参与方式的变化两个角度入手,详细分析了技术评价模式的演化机理,结合当前技术评价模式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对技术评价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韩国政府近期发布的《2012年度技术水平评价报告》,以问卷调查、专家评述等方式,对韩国战略技术领域的120项具体技术与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的技术水平及其技术差距进行了比较和评价。该报告通过直观数值显示出各国的优势领域、技术水平及综合科技竞争力等方面的现状,为韩国政府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实行科技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韩国政府在制定科技政策之前组织实施评估调查的方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日资源与环境技术预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技术预见研究成为国际热点。当前,在我国开展技术预见研究,不仅是参与国际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而且是国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的重要基础。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中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的德尔菲调查进行了概要介绍,并与日本第7次技术预见相关内容(包括子领域划分、课题数量分布、重要程度综合得分前10位课题分布、技术预见活动问卷发放和回函情况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5.
《环境经济》2006,(B10):1-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科技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突破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要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禀赋条件,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发,力争在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胡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从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加强环境科技研发的重大意义,为环境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强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已经把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列入优先领域。要把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力争在环保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切实提高我国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6.
颠覆性技术拥有巨大的创造性和破坏力,能够颠覆原有技术体系,并深刻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关注颠覆性技术演化并对其进行预测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科研水平,提前占据科技高地。利用专利分析方法与主题模型绘制颠覆性技术整体演化路径,把握技术发展整体态势,并利用后离散方法对前沿技术热点进行分析。对于颠覆性技术进行预测,利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究技术之间的潜在关联。利用量子信息技术进行实证分析,证明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为我国科技创新与预测提供新研究路径,有助于提高我国颠覆性技术与科技前沿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7.
谈毅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7):130-134
现代社会越来越离不开科技,并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多的厚望,对科技的投入也日益增加。但是科技发展也造成了一些未能预知的灾难性后果。面向公共决策的技术评价,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技术进行评价,确定该技术的投入、产出以及对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影响,并进行权衡,确定其价值与风险,从而进行政策分析,为政府及决策机构提供正确的决策参考。分析了面向公共决策的技术评价研究视角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技术评价是通过专家对一国主要技术领域进行研判,并为国家编制科技规划与计划实施提供重要支撑的过程。面对技术本身及其相关研究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专家凭借其知识和经验作出一国技术水平综合判断是科学有效的。专家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技术水平整体达到美国的68.4%,而不同专家研究工作经历、技术知识背景不仅会对我国技术整体水平的判断产生差异,还会对评价产生显著影响。由此针对性地提出,要重视技术评价工作,吸收更为广泛的专家参与,优化专家组成结构,并将技术评价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科技工作予以确立。  相似文献   

9.
光电子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0-2005年度<维普数据库>收录的我国光电子技术领域的论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一个侧面探讨了我国光电子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从中发现,我国光电子技术领域近年来在经历短暂的低迷后.近期呈现恢复性增长;激光及全息枝术是光电子技术研究中的重点;光电子技术理论发展迅速,为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显示技术有待重视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企业技术能力,外部科技环境及其与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关系;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机械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与企业技术能力和外部科技环境的匹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关注颠覆性技术创新方向演变对于构建颠覆性技术“发现—遴选—培养”机制,挖掘重大颠覆性技术选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螺旋协同性测度模型量化政府、产业、学术界3类主体对颠覆性技术关注方向的协同程度,构建颠覆性技术行动者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解析网络结构形式下政、产、学三方关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耦合方向,探究高度耦合技术方向的演化特点。最后,获得技术关注方向协同性、技术关注耦合方向特征、技术关注方向耦合时间时序特征、技术关注方向耦合机构特征、高度耦合技术方向演化特征5个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The state of protection for technology in China is widely critici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completeness of the legal system as a whole. Much research dwells on the gap betwee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and that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o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 lacks core technologies. While holders of such technologies encounter serious problems in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not in an enviable position either. Due to the internal impetus and external pressure on China to strengthen protection for technology, China has made a giant stride and made a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legislation, enforcement and other areas. However, designing an appropriate system for technology protection is so complex that China will unavoidably face many challenges. The reforms to be carried out in China will be based on the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2—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引入耦合理论,分析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与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其中,R&D活动和数字产业化程度对两者影响显著;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在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从低耦合阶段逐步进入磨合阶段或者高耦合阶段,区域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整体上东南地区优于西北地区。针对耦合现状,提出当前仍需不断优化要素配置、调整政策侧重点、加强区域协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连续性技术变革给在位企业带来巨大挑战,要求在位企业克服新技术研发困难和自身潜在惰性进行积极响应,在与新进入企业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化解熊彼特提出的破坏性创新威胁。整合社会网络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及创新管理理论,以65家汽车综合型整车在位制造企业为样本,通过搭建发明家桥、合作研发桥、混合技术桥等3个维度的技术代际桥,探讨在位企业如何在维持两代技术阶段性平衡的前提下提高新技术创新绩效。结果发现:发明家桥与企业新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合作研发桥和混合技术桥对企业新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旧技术创新绩效负向调节发明家桥与新技术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研究旨在为在位企业应对非连续性技术变革,提高新技术创新绩效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字社会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现阶段我国数字社会建设中科技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回应法治”的要求下,通过归纳推理分析发现:数字社会建设中科技治理体系构建应从监管、主体、权利、权能4个方面提出完善进路。具体来看:在监管层面,应加强法律监管与社会监管共同作用;在主体层面,应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促使社会主体和市场力量积极参与科技治理;在权利层面,应加强数字科技研发中个人数据权利保障,明确个人数据权利属性;在权能层面,应明晰政府部门、科研专家、社会公众等主体权责关系,明确各治理主体之间的行为权限边界。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知识驱动型”两部门模型,利用2005-2012年中国内地24个省市面板数据,借助“杰菲”知识生产函数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区域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对区域技术知识的来源渠道进行了细分,改进了现有技术知识存量的测算方法,对知识产权保护指数进行了区域化处理,使之更加契合各地区真实情况。实证结果显示:自主创新是我国区域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国内技术引进与国外技术引进产生的技术进步效益存在显著差异;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技术进步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各地区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差异,合理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并制定科学的技术引进战略。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6-2018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技术吸纳和技术输出视角研究技术市场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影响呈现异质状态,即技术输出能够显著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而技术吸纳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考虑到技术输出与重大科技创新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选取劳动争议处理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研究表明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此外,研发人员与经费投入、高等教育水平等因素在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过程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提出强化技术市场对重大科技创新影响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2008—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相关性,选取3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各创新指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322,中西部地区明显偏低,经济创新发展和经济开放发展指数不高是其主要原因。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②全国两阶段创新势力均明显偏低,东部地区省份两阶段创新指数、创新势力和创新效率值均处于全国较优水平,而中西部省份至少在某一阶段绩效损失显著;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科技研发阶段创新指数呈U型曲线关系,成果转化阶段创新势力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政府支持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指数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9.
预见水体净化技术发展趋势有助于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已有技术预见方法缺乏定量客观依据,相关评判指标也不够全面。从Innography数据库检索2008-2019年发布的3552个污水处理技术专利,运用多维标度分析和K均值聚类法,基于专利静态指标分析专利技术发展潜力,采用技术生命周期分析法从动态视角判断每类技术的发展前景。研究发现:①污水与污染物双重回收可持续性技术在多个静态评价指标方面均优于其它技术,且处于从引入期到发展期的过渡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②以去除特定污染物为目标的功能单一技术已被淘汰,市场开始应用污水处理原理不同的多种技术联合处理方式。据此,提出企业应选择污染物回收率高、二次污染物排放少、整体“净效益”为正的污水处理技术,并采取新旧技术联合处理方式降低企业采用新技术的转换成本。  相似文献   

20.
Two major themes that have emerged from rece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of technology at the firm level have been the tendencies on the one hand to localization of technological search and on the other hand to the spread of multi-technology companies, required to incorporate an ever-growing extent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These trends appear contradictor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tradictions through the use of patents data as an indicator of technological specialization. Two industries and some of their leading corporations are singled out for analysis -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especially in Europe). as an upstream ‘high-tech’ industry. and the food-processing industry, a downstream sector that is now having to make use of a burgeoning range of technologies. The paper examines their major corporate changes in the light of the technological data, through the use of concentration indices. It shows that both industries are trying to reconcile the contradiction with greater specialization taking place in sub-units of the firms. though the effect is more muted in food-processing where demand factors predominate. The need to command multiple diverse technologies is being targeted by restructuring firms in terms of both external relationships and internal reorganizations, but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still remains and may bc insolu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