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凯  任建兰  张宝雷 《经济地理》2019,39(6):198-204
人地系统是地理学研究核心和理论基石,黄河三角洲人地系统是进行脆弱性研究的典型人文—自然复合系统。在VSD框架下建立以暴露—敏感性—适应性为准则层、以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为要素层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脆弱性评价模型和集对分析法对1995—2016年黄河三角洲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特征进行实证评价,并且归纳分析脆弱性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暴露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敏感性指数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后进入相对平稳阶段,适应性指数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黄河三角洲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历"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黄河三角洲人地系统脆弱性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黄河三角洲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基础性因素,人文因素在自然因素基础上进一步加剧黄河三角洲人地系统的脆弱性。根据研究结果从自然环境保护和人类活动调整两方面提出降低黄河三角洲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概念性认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杨青山 《经济地理》2002,22(3):289-292
本文把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因素归结于人类需求结构因素,人类活动结构因素,地理环境供给结构因素和区际关系结构因素四个方面,并据此提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发展原理,它们是人类活动结构的协同进化原理,地理环境协调有序利用原理和外部区际关系作用下的关系系统自组织原理。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数学模型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人地关系演变趋势及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变动特征基本一致,区域开发强度指数由0.277增强为0.834,资源环境水平指数由0.102提升为0.866,人地关系协调度基本在0.903以上,处于高度协调状态,耦合水平不断提高,但处在耦合状态的初级水平;2区域开发强度对资源环境水平的影响始终表现出正响应,响应度指数介于0.0510~0.0568之间,表明黄河三角洲区域开发模式正在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但也应注意到随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面临诸多资源环境新问题和约束性条件;3经济发展、开发效率、产业结构、市场发展、环境规制、外资利用等因素是促使响应度演变的核心影响因素,影响系数介于0.0457~0.0526。  相似文献   

4.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杨青山  林? 《经济地理》2001,21(5):532-537
本文从人地关系属于广义的生态学范畴出发,参照生态学模式,认为人地关系概念的经典解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和非经典解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广义的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存在孰是孰非问题,其差别在于操作意义的不同。人地关系及其系统的经典构型主要适合于从长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非经典构型更适合于从中短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特征,并将后者定义为开放性、人性、开发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人地关系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拉昌 《经济地理》1997,17(3):100-104
1地理学"三元"人地关系模式传统意义上的人地关系是典型"二元"结构,由"人"和"地"组成。人地关系中的"人"是指人类而言、包括个体的人和人类社会两方面。"地"是指地理环境。地理学主要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就此种人地关系的形式来看、与哲学的人地关系及历史学等其它学科研究的人地关系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尽管有许多学者强调地理学人地关系的区域性、但在地理学人地关系的形式上并没进行调整。李贤彬等人提出了"人地协同的双股螺旋结构学说"'、认为人地的依存和谐关系是一种动态周期平衡一而非呆板的几何平行关…  相似文献   

6.
人地关系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自产生以来,人地关系就成为人类关注的永恒主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物质技术手段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进,人的思想意识相应也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处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许多重大演变,特别是进入19世纪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发展失控等。因此,通过对人类历史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人地关系协调的因素分析提出了协调我国人地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评价单元,基于PS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集成熵权法和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研究区2005—2015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进行评价,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5—2015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安全等级由Ⅱ级和Ⅲ级演变为Ⅳ级和Ⅴ级,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但趋势有所放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整体较小且有所下降,在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山西省生态安全综合状况南北空间差异较为显著且有扩大的趋势,南部区域和中部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程度整体优于北部区域,生态压力空间分布有由东西差异向中部与周围区域差异演变的趋势,生态环境状态中部区域与南部和北部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在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方面南部和中部区域采取的措施成效大于北部区域;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响应是研究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8.
晋陕蒙地区作为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能源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探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尤为重要。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即DPSIR模型,制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脱钩指标,构建脱钩模型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并且运用GIS方法评价晋陕蒙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①1997—2016年晋陕蒙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热点区和冷点区空间格局变化显著;②晋陕蒙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经历了从"弱脱钩"到"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再到"弱脱钩"的演变过程;③2002—2016年山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低于全国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9.
人地关系是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从 空间协调角度提出自然保护地环境敏感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耦 合分析方法,探讨人与地二者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天目山自 然保护区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耦合规律, 证实了负向耦合是引起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人类活动针对 性的调节可切实缓解人地冲突、改善生态状况。人地关系空间 耦合分析方法可相对精准地确定自然保护地的人地冲突空间, 明确冲突程度,为自然保护地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与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永庆 《经济地理》1999,19(6):18-22
知识经济的兴起必将对人地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新型的人地关系体系必将逐步形成。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面临机遇和挑战。面向知识经济革新、发展经济地理学,强化经济地理人才培养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目前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是复杂人地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以及地理学面向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综合集成与相互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人地协调、多维视角、综合集成"理念下建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概念模型,运用响应指数和响应度公式,对1991—2014年山东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回归分析得出响应关系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镇化综合指数整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山东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指数由"正响应"转变为"负响应",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度由相对稳定转变为急剧提高;3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山东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关系演变的两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地域功能的生成机理: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功能是特定地域在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时所履行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地域功能生成机理的研究是完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文章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框架下,系统解析了地域功能形成的影响因素、动力过程和驱动机制。首先识别出地域功能生长发育的四个影响因素:生态可占用性、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活动空间集疏和人口的空间集疏,并探讨了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系;接着解析了陆地表层功能分异的6个动力过程: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人文利用功能空间匹配、适度规模与要素集聚、功能叠加与竞争共生、生态—生活—生产序贯选择、相互作用与空间组合,并研究了单一型地域功能和复合型地域功能的发育过程;最后探究了地租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理论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地域多功能是喀斯特地域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结果。由于喀斯特地域系统的生态环境脆弱,加上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使喀斯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生剧烈变化,地域系统向多样化发展并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地域多功能理论研究成果和喀斯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进展,从“要素—结构—功能”的角度出发,阐述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的概念和内涵;其次,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喀斯特地域功能的类型与形成演变的机制,梳理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空间格局优化思路,形成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理论架构。最后指出,未来我国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包括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基础理论研究、喀斯特地域多功能综合评价方法、喀斯特地域多功能变化动态监测及优化情景模拟。  相似文献   

14.
土地集约利用是衡量全域旅游示范区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引入PSR模型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土地集约利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指标体系,对上饶市2008—2017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演变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运用系统协调度函数计算PSR系统协调度指数,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的压力、状态以及政府的响应政策情况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上饶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综合值从2008年的0.029 3上升到2017年的0.050 4,保持平稳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向良性方向发展;(2)上饶市2008—2017年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分值较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仍属于粗放式用地模式,有待进一步改善;(3)上饶市土地利用集约度与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40,P0.01;(4)2008—2017年上饶土地集约利用PSR系统协调度指数偏低,均值为1.599,并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土地集约利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欠佳。研究结果能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及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的感应和行为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后发生变化的人为环境,这两者合称为自然地理环境;还包括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便以杜会文化环境为研究对象。感应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方向,着重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的感应和行为的交流过程,在这一交流过程中,社会文化环境是怎样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的背景中形成起来的,目前现状是否合理,将来会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都不是封闭的,各要素间均存在着相互作用。本研究选取关中地区1990—2010年人均GDP数据为研究资料,采用自然断裂法对关中地区各区县的人均GDP分年份进行空间聚类并划分等级,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对1990—2010年间关中地区县域人均GD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逐年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关中地区经济水平时空演变结果受区域背景条件影响较大;(2)不同区域背景在区域经济水平转移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3)关中地区经济水平同样符合"时空演变趋同"特点。  相似文献   

17.
运用系统观分析绿色设计过程,研究和构建系统化的绿色设计方法体系。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造物三者关系的系统思考入手,围绕"企业—产品—消费者"这一有机整体和三者之间的绿色价值关联性和系统逻辑,分析提出企业绿色供应链、产品全生命周期以及消费过程等不同层面的绿色设计方法,构建系统性的绿色设计方法体系。绿色设计的系统性方法不仅面向单一的生产或消费过程,更为设计师提供系统视角下分析、认知绿色设计问题的可行方法,减少整个系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探讨了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对县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程度,及在某一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下生态环境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通过运用模糊物元模型、熵权法等,分别构建了县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及县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并以哈巴河县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2004—2014年哈巴河县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但健康水平呈不断趋好形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得到不断改善;2008年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拐点(由"中"上升到"良"),这主要是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双重叠加效应"影响的结果。最后对比分析两个评价体系结果发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越协调,生态系统表现得越健康。  相似文献   

19.
生态价值的源泉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从生态服务功能的产生或供给来看,是纯自然的,从生态服务功能的利用或需求来看,是纯人类的。根据价值的哲学概念和经济学中的传统理论,对生态价值的自然范畴和人类范畴进行分析.可得出生态价值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客观需要的主观价值反映。它反映着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经济系统两个整体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人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秦巴浅山丘陵地区(以下简称“浅山丘陵区”),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不平衡性,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限制性大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导致环境恶化,生态失调。如何协调浅丘陵地区的人地关系,为各界普遍关心。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一、浅山丘陵区地理环境特征浅山丘陵区是陕西省九大农业区域之一,范围包括秦岭、巴山广大的浅山、丘陵和一系列河谷、坝子,其上限处在秦岭南坡海拔800公尺上下、巴山北坡海拔900公尺左右;下限汉江谷地最低海拔170公尺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