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供需视角的黄河三角洲人地关系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传统之一,黄河三角洲作为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是进行人地关系研究的典型自然—人文复合系统。利用人类需求和自然地理环境供给之间的特殊关系反映复杂的人地关系,以1991—2015年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数据为基础,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供需视角下"人""地"状态演变过程,在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人类需求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自然地理环境供给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演变特征,并且"人"与"地"之间的状态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黄河三角洲人类活动是引起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并且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以产生负面影响为主,但是这种负面影响的程度经历了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与经济地理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永庆 《经济地理》1999,19(6):18-22
知识经济的兴起必将对人地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新型的人地关系体系必将逐步形成。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经济地理学的发展,也面临机遇和挑战。面向知识经济革新、发展经济地理学,强化经济地理人才培养已成为经济地理学目前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概念性认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杨青山 《经济地理》2002,22(3):289-292
本文把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因素归结于人类需求结构因素,人类活动结构因素,地理环境供给结构因素和区际关系结构因素四个方面,并据此提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发展原理,它们是人类活动结构的协同进化原理,地理环境协调有序利用原理和外部区际关系作用下的关系系统自组织原理。  相似文献   

4.
人地关系是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从 空间协调角度提出自然保护地环境敏感性与人类活动强度的耦 合分析方法,探讨人与地二者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天目山自 然保护区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自然保护地人地关系耦合规律, 证实了负向耦合是引起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人类活动针对 性的调节可切实缓解人地冲突、改善生态状况。人地关系空间 耦合分析方法可相对精准地确定自然保护地的人地冲突空间, 明确冲突程度,为自然保护地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孟德斯鸠的人地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德斯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具有多重性,而非绝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者。虽然他被公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先驱,但他奉行的人地观却更多地带有人地相关论的色彩。 一、明晰的人地相关思想 孟德斯鸠(Montes quieu,1689~1755)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时期杰出的先进思想家之一。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及《论法  相似文献   

6.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总被引:137,自引:16,他引:137  
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其中,研究地理环境变化发展规律的是自然地理学,而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就是人文地理学。但我国地理学界在解放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只注意了对人文地理学的一部分——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忽视了对人文地理学其他部分的探讨,以至影响了我国地理学的健全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地理工作者认识到这个问题,建议在我国开展对人文地理学的全面研究。因此,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今年5月13日~19日于杭州召开了我国解放后的第一次人文地理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8.
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目标对象的相似性及理论观点上的互相借鉴使得其特殊性渐渐模糊起来。为此,文章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研究组分、研究内容层次、哲学思维等三个方面分析两者间的差异。在研究组分上,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可分为经济地理学独有部分(经济活动的地理基础、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区域经济学独有部分(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等)和两学科共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等);在研究内容上,经济地理学研究地理圈层间的关系,重点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经济活动在地表的投影,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圈层内不同经济体间的关系;在哲学思维上,经济地理学以归纳为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而区域经济学以演绎和数学推理为主,强调经济效果的最优化。以上分析有助于理清两学科间的实质差异,从而在相互学习中促进两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人地生产关系”,换言之,是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里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在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这对矛盾中,地理环境必然起决定作用。通常我们所争论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中的地理环境,实际上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论,就是说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所谓生产方式决定论,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大自然对它无可奈何。这两种看法都没有错。错就错在各自指责对方,否认对方,都奢想以对方的错误来反正自己的正确;错在争论的双方抹煞和混淆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外因辩证  相似文献   

10.
全息地域分工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拉昌 《经济地理》1998,18(2):17-20
1全息地域分工提出的背景分析地理学研究的区域是一种全息区域.它不局限于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等某一方面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其在区域内的联系及相互作用关系。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李特尔认为、地理学的着眼点在地球表面。寻求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他指出:地理学研究的目的、要求人们将其活动与空间作为一个统一的舞台。因而.要叙述的不仅仅是这个舞台本身.而是它与人的关系。””随着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改造。尤其是人口的日益增长。物质需求不断增加、加之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资源的范围也相应地不断扩大.利用的强…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感应和行为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人类作用于自然界后发生变化的人为环境,这两者合称为自然地理环境;还包括人类社会本身所形成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地理学,即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便以杜会文化环境为研究对象。感应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方向,着重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的感应和行为的交流过程,在这一交流过程中,社会文化环境是怎样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的背景中形成起来的,目前现状是否合理,将来会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乔家君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6,26(2):192-198
借助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理念,根据实地调查的大量农户数据,从微观视角对村域人地关系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人地关系系统熵来表征人地系统的状态函数,用熵变来反映人地系统的发展变化,用熵流来表示人地系统各空间型式地域主体之间的流动。研究表明,三个调研村域人地系统稳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产业发展、农户行为对村域人类活动无序程度及其承载容量影响不同。从微观地域、微观个体视角,提出了村域人地系统相应的调控措施:高效利用农家庭院,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农户行为,发挥地方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系统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杨青山  林? 《经济地理》2001,21(5):532-537
本文从人地关系属于广义的生态学范畴出发,参照生态学模式,认为人地关系概念的经典解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和非经典解释(人类社会及其活动与广义的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存在孰是孰非问题,其差别在于操作意义的不同。人地关系及其系统的经典构型主要适合于从长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非经典构型更适合于从中短时间尺度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特征,并将后者定义为开放性、人性、开发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生态地理学是一门正在兴起的新学科,其任务在于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地关系(即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为人类除弊兴利。生态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生物生态系统。如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等。二、非生物生态系统,如山岳生  相似文献   

15.
区域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对建立在人地关系研究基础上的地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区域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区域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基础理论、支撑技术和应用研究等方而论述了该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传钧先生是《经济地理》杂志的创办者,是杂志刊名的题写者。他是中国当代地理宗师、是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领路人。2018年4月2日是吴先生百岁诞辰。文章从几件直接感受先生处事待人的风采、直接聆听先生谆谆教诲的回忆切入,叙述了先生在专业方面是融会贯通的典范、在国际交流中具有感染朋友的气场,为我们营造了团结合作的团队文化,并反复强调"传承人文与经济地理事业的根本是首先学会做人"。总结和体会多年来吴传钧先生发展和壮大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事业的经典要领,包括对学科交叉综合的学术定位和经世致用的应用定位,他提出做好学问的关键路径是脚踏实地,而发展壮大事业的座右铭是"学业并重"。在梳理新时代国土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新特点的基础上,面向新时代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要求,聚焦吴先生建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新命题,对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即:充分认知"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人地系统表现与成因机理,系统研究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人地关系调控原理,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布局过程的人地关系响应规律,以及形成面向7大战略和3大攻坚战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成果产出。  相似文献   

17.
人地关系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自产生以来,人地关系就成为人类关注的永恒主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物质技术手段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进,人的思想意识相应也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处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许多重大演变,特别是进入19世纪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人口发展失控等。因此,通过对人类历史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人地关系协调的因素分析提出了协调我国人地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书简介     
《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简介》 社会发展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目前国内对此学科的研究尚处初始阶段。为适应教学和研究的需要,曹诗图等同志撰写了国内第一本《社会发展地理学概论》,已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以马克思地理环境学说和现代科学方法论为理论指导,以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为线索,系统分析、探讨了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社会地理环境与人  相似文献   

19.
人地关系反映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和谐的人地关系传达了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的观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根据国内外主要地理刊物和有关文献,对2005年以前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反映了研究现状,分析研究趋势,我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方法、技术将逐步更新,人地系统理论的不断提升,研究领域的应用性加强,研究的学科综合性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所定居的地理环境。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了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环境。环境保护的任务在于防止和改善污染环境。两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一个客体——环境,共同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