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建鸿 《江南论坛》2008,(10):45-46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涵盖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技术技能等多方面内容,它的根本特征是公益性和服务性。只有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更好的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提升自身素质。作为“文化昆山”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昆山进行新一轮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指标和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张,并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平湖在实践中认识到,关键是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文化强市的旗帜与方向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文化强国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走向,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围绕群众关注  相似文献   

3.
陈凌云 《江南论坛》2023,(11):35-38
“十三五”期间,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转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在总结上海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产品供给、服务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瓶颈,运用系统性、均衡化、多元化、精准化思维分析研究,提出上海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进步依靠文化发展,而文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探讨了新时期下安徽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新时期下安徽省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当前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最后对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文化人才队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对于单位吸引、用好、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相脱离等问题,可以从整合力量、搭建平台、强化保障等方面着手,利用企业文化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当好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排头兵,全面推进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建设"战略目标,江阴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突出"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开创江阴科学发展新局面"工作主线,发挥好"主战线、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工程、舆论导控工程、文明创建工程、文化强市工程、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化事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来提高地方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近年来,嘉兴市秀洲区以实施“5231”工程为载体,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关键,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弘扬嘉兴精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促进农民素质提升,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市场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文化生产,但市场机制作用下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又往往被忽视。同时文化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还体现为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以及行为方式上的无形文化的建设。无形文化领域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同时其经济效益难以直接衡量,因此更多需要政府直接干预或主导。有形文化领域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应当根据产品的竞争性程度和排他性程度的不同予以区别对待。文化的发展繁荣不能放任市场机制作用,尤其是对于无形文化的建设,更不能放任市场机制作用。处理好文化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文化领域内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有效互动,对于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永忠 《新经济》2013,(26):34-34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央行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央行文化建设,为职工打造美好精神家园,对促进基层央行各项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意味着各省必须结合实际,确立本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以此推动本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就陕西省而言,应确立历史文化制作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在发展策略上,以文化产品的科技创新为重点,促进历史文化制作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以创立服务品牌为核心,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业;以西安会展业建设为中心,推动陕西会展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济源市坚持"文化立市"、科学规划布局、打造文化精品、兴建文化"地标",以发展文化产业。未来济源市须构建一个总体布局、叫响一大品牌、开发三大重点文化资源,同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任务,迫切需要对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展开研讨和探讨。文化建设是人类进行的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文化自觉意识为前提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最能表达和体现人类本质的活动方式,是人类三大社会活动领域之一。它具有社会性、创造性、次生性、系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省积极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新世纪初,省委制定颁布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去年7月。省委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对文化大省建设进一步作出了战略部署,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全省各类所有制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建设企业文化、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主动谋划企业文化,精心打造企业文化,促进文化与企业的有机融合,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面,而军队院校又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空军院校应找准历史定位,把握时代脉搏,科学管理运用,在继承发扬、运用深化、创新发展上持续强化,激发先进军事文化和空军文化在空军院校治校育人中的润物无声作用,进一步推动空军院校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3)
我国保险业的文化建设必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企业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公平竞争,站在对整个保险业发展负责的角度,重视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供良好的服务,塑造与现代保险业相适应的先进行业文化,为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文化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决定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8.
王志禄 《时代经贸》2011,(22):64-64,6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要求,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强市的必然要求,更是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需要积极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因为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文化建设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事实上.文化软实力已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条件下,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不但要注重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国防实力,还要在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是新时代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云南省贫困地区为例,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统计分析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财政投入支持情况,结果表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而财政投入支持不够是主要限制性因素。为此,贫困地区应坚持各级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积极作用;落实地方政府首要责任,发挥中央财政平衡功能;保障共性公共文化服务,扩大个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做好民族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