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杰 《资本市场》2013,(12):98-103
"去杠杆"被视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货币迅速扩张是主要依据。然而高货币化率并不等于高杠杆,企业、居民、政府三部门的财务状况才能体现真实的债务压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总需求结构和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做出了剖析,具体研究理论中所描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内投资对国内信贷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净出口累加值对外汇占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进而提升了货币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该分别从实体经济层面和货币金融层面采取措施以缓解高货币化水平,提高货币使用效率,加快推动总需求结构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完善银行及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两个方面扩展了传统CIA约束:(1)消费品和资本品受货币约束的比例取决于货币化和信用化的发达程度;(2)货币交易频率受通胀率影响。这样能够在贴近中国现实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实际冲击与名义冲击对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的影响。理论模型中,综合考虑到投资和产出的变化时,货币化和信用化对货币需求和流通速度的影响并不确定,通胀率的上升也不必然导致投资减少或者货币需求下降。这有别于局部均衡分析以及传统CIA模型的结论。改革以来中国的经验数据也表明,尽管通胀率下降会降低流通速度,然而货币化进程并未导致流通速度的显著下降。货币化以及相关的金融制度变化假说不应成为流通速度下降的有力解释。  相似文献   

4.
中国居民现金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一个动态 Baumol-Tobin 模型来研究中国居民的持币行为,该模型在以下方面改进了已有的研究:建立在动态决策基础之上,引入了货币化因素、居民存货行为以及货币调整成本。模型结果表明:现金需求函数中的变量之间的匹配性至关重要。同时函数的动态结构由债券一现金转换成本与货币调整成本函数的具体形式决定。最后,我们分别使用季度与月度数据估计了基于交易的误差修正模型(ECM),结果验证了该种设定下名义利率影响显著、通货膨胀率影响不显著的结论,同时表明名义利率的影响随时间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中国居民现金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金辉 《经济学》2002,1(4):899-922
本文通过一个动态Baumol-Tobin模型来研究中国居民的持币行为,该模型在以下方面改进了巳有的研究;建立在动态决策基础之上,引入了货币化因素、居民存货行为以及货币调整成本。模型结果表明:现金需求函数中的变量之间的匹配性至关重要。同时函数的动态结构由债券-现金转换成本与货币调整成本函数的具体形式决定。最后,我们分别使用季度与月度数据估计了基于交易的误差修正模型(ECM),结果验证了该种设定下名义利率影响显著、通货膨胀率影响不显著的结论,同时表明名义利率的影响随时间而增强。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一个动态 Baumol-Tobin 模型来研究中国居民的持币行为,该模型在以下方面改进了已有的研究:建立在动态决策基础之上,引入了货币化因素、居民存货行为以及货币调整成本.模型结果表明:现金需求函数中的变量之间的匹配性至关重要.同时函数的动态结构由债券一现金转换成本与货币调整成本函数的具体形式决定.最后,我们分别使用季度与月度数据估计了基于交易的误差修正模型(ECM),结果验证了该种设定下名义利率影响显著、通货膨胀率影响不显著的结论,同时表明名义利率的影响随时间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根据财政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内在关联性建立公共部门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研究债务货币化与财政可持续性的互动影响机理,发现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及其合理组合关系决定央行债务货币化空间的选择;央行债务货币化又通过影响宏观变量的途径反过来影响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状况,并以美国1949-2011年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揭示对我国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国债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施华强 《金融评论》2010,2(1):33-48,122
本文区分了银行软预算约束和非金融企业软预算约束、银行重组和软预算约束、制度性和政策性软预算约束、软预算约束和“太大不能倒闭”等概念,讨论了银行软预算约束的内涵和外延,总结了中国的银行软预算约束的特点,为讨论中国的银行问题提供一个软预算约束的视角和理论框架。本文认为:(1)银行软预算约束揭示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1994年以来,国家主导的一系列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和改革本质上是对银行软预算约束政策的补充和强化。从这一逻辑出发,转型以来国有商业银行重组和改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软预算约束下的银行改革”。(2)银行软预算约束解释了中国在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处于技术性破产状态下仍然得以实现银行体系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在没有建立正式存款保险制度、中央财政控制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得以实现银行体系稳定的一个关键性制度安排。中国的金融稳定模式可以概括为“软预算约束下的金融稳定模式”,银行软预算约束对于讨论转型时期中国金融稳定的成本-收益、是否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3)银行软预算约束体现了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关系的本质,是讨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必需关注的制度环境和分析前提,对于进一步讨论国有银行体制、政府-企业关系、政府作用和定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M_2/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72,自引:4,他引:72  
M2 GDP蕴涵了货币需求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其水平及变动由货币需求决定。 1 980— 2 0 0 0年间 ,中国的M2 GDP呈上升趋势 ,反映出同期货币需求水平不断上升的现实。除长期走势之外 ,中国的M2 GDP还呈逆周期变动趋势 ,原因在于由谨慎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具有逆周期波动的特点。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中国属于M2 GDP比较高的国家 (地区 )之一 ,但国别比较表明各国 (地区 )并不存在一个标准水平。中国的M2 GDP 2 0年来快速上升 ,从货币层面来看 ,其原因是准货币 GDP快速上升 ;从经济层面来看 ,其原因是 :货币化和居民储蓄存款的投资性质、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单一、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不良资产比率高。由于M2 GDP水平是由货币需求因素决定的 ,因而不能靠压低货币供应的办法来遏止其上升。  相似文献   

10.
福利制度货币化问题的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润栓 《经济师》2000,(1):69-70
福利货币化是指福利待遇从实物形态转变为货币形态的过程,实行福利制度的货币化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福利制度内在规律共同作用的必然选择。一、福利货币化是社会经济货币化的必然趋势货币化是指货币经济范围的扩大,通常用货币化比率来表示。货币化比率,是指在市场中购买全部产品和劳务时用货币支付部分占其全部消费品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货币化的程度取决于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表现为人们对货币需求的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自然进程。在…  相似文献   

11.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世宏 《经济与管理》2006,20(12):10-14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呈现粗放式特征,并出现逆转现象。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宏观角度看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从微观角度看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不能形成硬预算约束;从中观角度看是收入分配出现严重不公,社会总体消费需求水平层次低。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A two-period macroeconomic model where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are given microeconomic foundations is presented. The model is used to analyse the effects of both current and anticipated fiscal expansion; carefu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government's intertemporal budget constraint. It is shown that anticipated fiscal expansion may,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be expansionary. Also, current fiscal expansion, if financed by bonds which are retired through future money creation, may be contractionary.  相似文献   

13.
财政约束与价格水平决定:FTPL的一个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一个内生增长一般均衡货币模型中, 通过引入名义债券、实际债券、货币和物质资本, 讨论了政府财政约束与价格水平决定的关系。我们发现,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均衡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增长率决定, 政府跨时预算约束方程只是个恒等式。如果价格水平财政理论(FiscalTheoryofPriceLevel, FTPL) 成立, 则小得可以忽略的财政扰动可以导致物价水平的巨大波动, 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问题出现的原因是FTPL将名义债券市场和其他资产市场割裂开来, 孤立地讨论了名义债券市场出清的条件, 由此认为跨时预算约束方程是一个均衡定价方程; 当将诸市场统一起来考虑时, 公众可以在货币、债券和物质资本之间进行选择, 财政当局不再是一个价格决定者, 其债券发行量成为一个内生变量, 必须服从跨时预算约束方程, 后者成为一个恒等式, 从而价格水平主要由货币当局的货币发行决定。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ith money in consumers' utility functions and investigates the equilibrium dynamics of government's debt. The limitation level of the government borrowing for which a dynamic equilibrium and the no Ponzi Game condition are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is explicitly derived. The critical level depends on the long-run interest rate, primary balance, money supply etc.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2011年货币化率高达180%,我国货币超发已成必然事实。外汇占款激增导致基础货币增加,弥补财政赤字和偿还国债,长期高储蓄率,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和金融机构高存贷差都是我国货币超发的直接原因,如以货币超发为衔接点构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框架可知,高货币化率的深层次原因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货币总量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货币化假说”。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随着时间逐渐增强,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产业结构变动才是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我国狭义货币流通速度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弹性为2.7,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弹性为1.2。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政府权力视角,设立分权制度下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目标函数,分别在大政府范畴的预算约束条件下求解其最优选择和长期稳态路径。本文的结论是,长期稳态价格水平不仅取决于中央、地方两级政府的债务规模、税收与支出,而且还受到国有企业投资的影响;中央政府的投资、债务、利润与货币增长之间相互推进,地方政府为扩大投资竞争融资来源具有强烈的货币增长需求,这倒逼货币供给增加;通货膨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权力软约束下的营利性投资扩张。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是,设计一种政府与治理通货膨胀具有共融利益的制度,减少政府营利性的准公共投资,增加事关国计民生的纯公共支出。  相似文献   

18.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政府支持合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三阶段博弈模型,基于政府视角研究了以企业研发投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共性技术支持合同的最优设计问题,并分析了合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足够多的政府预算是共性技术研发最优合同存在的前提,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随着政府预算的增加而增加,且其增长速度比政府支持投入的增长速度更快;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与共性技术市场化预期收益、企业及政府投入对共性技术研发成功的影响系数正相关,与双方单位投入成本系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The dollar's strength during the 1980s appears to many—particularly as reported in the financial press—to have been directly linked to the decade's large budget deficits and the subsequent increase in the stock of federal debt outstanding. The popular argument is that the budget deficit and the growth of federal government credit market demand caused U.S. interest rates to rise over that period, inducing large capital inflows from abroad to finance the deficit. According to the argument, the capital inflows caused the dollar to appreciate. Despite the argument's popularity,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does not strongly support it.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deral deficit and the dollar is at best mixed.
This article reconsiders the effects of federal budget deficits on the exchange rate. The analysis involves estimating a vector autoregressive (VAR) model of exchange rates that includes monetary, fiscal, and price level variables. Within the VAR framework, impulse analysis trace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exchange rates to various budget deficit measures.
The analysis finds that deficits do not directly Granger cause exchange rates, but it also finds evidence of an indirect effect working through the money supply and price level. Moreover, the analysis reveals some evidence that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are forward looking and react to expected budget deficits. The innovations accounting and impulse analysis also suggest a forward-looking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eficits and exchange rates, but the relationship is sensitive to the ordering of the variables.  相似文献   

20.
Thomas Palley, Eric Tymoigne and Randall Wray recently debated neo-Chartalism in this journal.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mechanics of modern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systems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ing this debate. In the neo-Chartalist framework taxes and bond issuance function as part of monetary policy; it is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draining reserves to obtain the overnight target rate. Abba Lerner’s Chartalist framework is much clearer on public finance, noting tha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can use alternative financing methods to pay for expenditures. Palley’s concerns with central bank ‘money financing’ and inflation are unpersuasive. The Old Keynesian ‘budget restraint– high-powered money relation’ offers limited insight into modern clearing and settlement system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policymakers should embrace Lerner’s advice and view ‘money printing’ as a normal policy instrument to support functional fi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