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研究》2017,(4):166-180
高管减持过程中是否会利用其内部人优势来谋取私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本文以2006—2014年间国内A股公司高管减持交易为对象,基于纸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样本,系统研究了公司媒体披露管理行为及其市场效应。研究发现,高管减持期间公司媒体关注度和报道倾向异常上升,即存在主动管理媒体披露的现象;而且,在减持不同时期,其主动管理策略也不一样。此外,减持规模和参与减持高管人数对管理媒体披露的动机有显著影响,但参与减持高管职位的高低对其没有明显影响。策略性媒体披露在短期内可助推股价上升,有利于高管通过高位减持来实现财富转移,长期看则会导致股价反转。进一步研究发现,同行高管会利用媒体披露管理行为的外部性,进行"搭便车"减持。本研究拓展并丰富了公司媒体(信息)披露管理方面的研究,对信息披露监管和投资者决策等方面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企不分是我国企业的痼疾。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具有政治关联的比例高达46%。政治关联是否影响了企业行为呢?文章以我国56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IPO抑价率高达129%,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IPO抑价率为118%。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政治关联与不同产权性质公司IPO抑价的关系,发现政治关联显著加剧了国有上市公司的IPO抑价,而对民营上市公司的IPO抑价则不存在显著影响。文章认为,我国政府的改革目标和国企高管的个人利益这两大因素助推了国有上市公司的超高抑价,我国IPO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约束政治关联。  相似文献   

3.
现有研究表明,民营企业政治关系具有突破政府管制壁垒,提升民企竞争力的积极意义,然而,民营企业寻求政治关联,是否会给市场带来负面效应?本文以2011年4月7日前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200家公司为研究样本,重点考察政治关系对创业板公司IPO估值泡沫的影响。研究发现:(1)有无政治关系与IPO估值泡沫显著正相关,有政治关系公司的IPO估值泡沫显著大于无政治关系公司;(2)政治关系强度与IPO估值泡沫显著正相关,政治关系越强,创业板公司的IPO估值泡沫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牛枫  叶勇 《当代财经》2015,(2):76-84
以2009年至2012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403家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媒体关注、媒体监督和媒体负面舆论三个维度考察了媒体报道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媒体报道越多,媒体关注度越强,公司IPO抑价率越高;由于媒体负面报道次数偏少,媒体监督与IPO抑价虽然具有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而以媒体负面报道次数占总报道次数之比作为媒体负面舆论的代理变量,发现媒体负面舆论可以显著降低IPO抑价率,有效抑制IPO高抑价。  相似文献   

5.
陈见丽  陈宁 《当代财经》2013,(7):122-129
我国创业板自推出以来,上市公司IPO估值泡沫严重泛滥,高管"扎堆"辞职套现,已招致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批评。而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研究显示,IPO估值泡沫越大,则上市公司发生高管辞职套现的可能性越大,高管辞职套现的人数越多,首次发生高管辞职套现的时间也越短。研究结果表明,IPO估值的严重泡沫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创业板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欲望,进而加剧了创业板市场的高管辞职套现风潮。因此,治理的根源在于变革创业板IPO制度,促使IPO估值回归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12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层特征(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管理层规模、管理层年龄、管理层学历)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经营效率效果性、财务报告可靠性、法律法规遵循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水平,高管年龄,高管学历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管理层规模对财务报告可靠性产生影响;高管持股比例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人工阅读招股书并打分的模式构建研发信息披露得分指标,并从一级市场定价效率与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抑价2个维度解释研发信息披露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对2012—2018年间459只创业板IPO新股样本进行研究,双边随机前沿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一级市场上股票发行定价明显偏高,研发信息披露提高了一级市场定价效率;而股票上市后,研发信息披露与IPO抑价率无显著关系,这显示了中国二级市场大部分投资者尚不具备能合理利用研发信息的专业知识,不能有效利用企业在招股书中披露的研发信息.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监管部门完善研发信息披露制度,培养理性投资者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1999年至2004年IPO的84家金字塔结构的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金字塔型控股结构对民营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PO)后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并试图从不同角度阐述长期市场表现变化的原因。作者发现,从短期来看,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越复杂,民营企业IPO抑价程度越大。从长期来看,金字塔结构越复杂的发行公司越倾向于用后续的关联交易,尤其是通过非经营性的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中收回现金,来补偿民营企业家在IPO抑价中损失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7-2011年"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公司的内部人交易为研究对象,采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和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来衡量信息透明度,并检验了其对公司高管及其亲属交易的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低信息透明度的公司高管交易获得了显著的超常回报,而高信息透明度的公司高管交易无显著的超常回报,且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好转(或恶化)能显著降低(或提高)高管交易的信息含量;但是,信息透明度对高管亲属的交易回报无显著影响,所有公司高管亲属的交易均获得了显著超常回报。这表明,公司高管可能主要是基于其对公司未来中长期业绩的预测优势进行交易,而高管亲属更可能是利用其拥有的尚未公开的重大信息进行交易。为此,建议监管部门应该致力于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提高,以减少高管在交易时"浑水摸鱼"的机会,并警惕高管亲属进行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10.
薛爽  王禹 《财经研究》2022,48(1):138-153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科创板首次公开披露IPO审核问询与回复,是对核准制下信息披露制度的重大改革。科创板IPO审核问询能否发挥预期的信息挖掘和价值发现功能,帮助投资者评估新股价值,提升IPO定价效率?文章研究表明,科创板IPO审核问询回复函的信息特征显著影响了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具体表现为:回复函叙述性披露内容越多、可视化信息量越大、文本可读性越高,机构投资者询价意见分歧越低。公司研发投入越多,回复函信息特征对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越大。此外,当交易所明确指出回复函存在信息质量问题或者首轮问询后仍多次被问及核心科技问题时,回复函信息特征对询价意见分歧的影响显著减弱。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后,结论依然稳健。文章基于科创板IPO信息披露的分析,从定价效率视角提供了评价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经验证据,也为监管方进一步提高审核问询质量,提升IPO定价效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探究媒体报道对高管薪酬的监督影响作用,利用2007~2014报纸媒体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新闻报道研究发现:被媒体报道的企业高管会通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身薪酬进行辩护;媒体报道后,企业高管会利用盈余管理达到薪酬辩护的目的,并且相较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被媒体报道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应计制盈余管理方式进行薪酬辩护。本文的研究厘清了外部条件制约下(媒体监督)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互动机理,同时为我国企业设计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程瑶 《生产力研究》2014,(12):37-39
文章基于管理层权利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点,选取两职合一、董事会构成以及高管任期等三方面作为衡量管理层权力的代理变量。选取我国沪、深两市上市的16家银行2003—2013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行长与董事长的两职合一程度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董事长与党委书记的两职合一会抑制高管薪酬,内部董事比例的提高并不能使提高高管薪酬,董事会中与高管有关联的外部董事比例越高,高管薪酬也越高,董事长的任期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而行长的任期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以2010—2012年沪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环境规制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政治关联对环境规制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总体偏低,行业、地区差异显著;环境规制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且因产权性质而异,其中,环境规制与国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呈“U”型关系,民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呈倒“U”型关系;政治关联会对环境规制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相比于一般民营企业,高政治关联民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环境规制的敏感性更强(倒“U”型曲线更陡峭)、容忍度更弱(倒“U”型曲线更早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14.
张学勇  陈然  魏旭 《经济研究》2020,55(1):164-180
本文以被发审委拒绝后重新申请上市(IPO)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2004—2017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重返IPO的市场表现。理论研究表明,重返IPO可以通过更换声誉更高的承销商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公司成功IPO,降低IPO抑价率,提升公司上市后股价的长期表现。实证研究显示,与首次申请IPO公司相比,重返IPO公司的抑价率、超募比例、首日换手率及投资者意见分歧程度更低,长期股票回报率更高,表明重返IPO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所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更换声誉更高的承销商是重返IPO公司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与理论研究相符。此外,在核准制下首次IPO时因实质审核类问题被否决的公司,倾向于借助有政治关联的承销商来成功重返IPO,但并没有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这折射出推行注册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关IPO预披露阶段信息质量的研究较少,国内外学者更多将研究目光放在IPO前后公司财务绩效的变化,随着证券监管机构加大力度对IPO过程的整治,信息预披露质量的研究变得越发重要.本文通过对现行核准制与注册制两种发行制度的对比,找出目前IPO预披露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对今后IPO信息预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为构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市场体系做出贡献,保证发行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考察了独立董事法律背景在抑制高管犯罪、防范企业风险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路径.研究表明:(1)法律背景独立董事能够起到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的作用,独立董事的法律背景越多元化、实务经验越丰富,高管职务犯罪的概率越低.(2)较低的高管职务犯罪率—方面是因为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在任职前选择了低风险公司,表现为信号传递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律师从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在任职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3)法律背景独立董事对高管职务犯罪的抑制作用还取决于犯罪类型以及犯罪行为本身的隐蔽性和严重性.文章的研究不仅从微观层面提供了法律影响公司治理的证据,而且对于企业充分利用独立董事法律专长以及监管部门识别企业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企业行使社会责任可能是管理层的策略性行为,高管层特征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SCP分析范式下,笔者基于H-M理论框架,利用2009年~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得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高管层任职任期特征与薪酬激励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总经理离职会恶化企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剩余任期长短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高管层持股比例、年薪收入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这些相关性集中体现出:企业社会责任是高管层实现个人利益的策略性行为。  相似文献   

18.
高管变更一直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尤其在中国,国有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其高管变更现象更值得研究。同时,金融危机以来,风险因素倍受关注。本文以中国2006~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风险因素考察了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对高管变更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企业面临的风险越高,高管变更的概率越大;但是与非政治关联的高管相比,当风险增加时,与政治关联的高管不易被变更。上述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削弱了高管面对风险的敏感度,不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7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以股权集中度、最终控制人属性、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作为变量,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最终控制人属性、高管人员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与IPO筹资成本——来自中国一级市场的经验数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投资者与IPO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公司的IPO筹资成本。本文利用中国2001年3月15日至2003年12月31日新发行A股并上市的175家公司为研究样本,证明了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与IPO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分别与公司IPO筹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总成本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司IPO前越不透明,越将承担更高的筹资成本。IPO前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主动披露,有利于降低公司的IPO筹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