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水利工程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河流治理成为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工作任务.中小河流治理不当或者没有治理,不仅会造成生态的破坏,而且会给山区的居民带来生命财产方面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当前山区的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就当前来看,我国的中小合理治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包括防洪工程和防洪基础设施不完善,水库开发和管理不科学等等.所以,本文针对当前中小河流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重点结合这些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的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带来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清潩流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由于治理投入不足,河道建筑物年久失修、河道淤积萎缩严重,洪涝问题十分突出。为切实治理中小河流,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前期工作,许昌市水利局按照省水利厅的要求对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和安排。通过对全市中小河流治理情况的调查、摸底,认真分析了每条河流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确定了一批近、远期治理的重点河流和河段,其中清潩河为市亟需进行治理的大中型河流之一。  相似文献   

3.
牟效升 《新经济》2013,(23):108-108
我国北方地区的不少中小河流常年干涸成了上游部分大中型水库的泄洪河,因而出现了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侵占河道现象;南方的不少中小河流在中上游地区建设水利工程后没有预留过船设施造成了部分河段的停航。笔者建议“十二五”期间要以水资源平衡应用为基准使中小河流治理以形成常年径流为目标,在南方地区中小河流原有航运的基础上考虑使北方地区的部分河流恢复航运。  相似文献   

4.
我国中小河流治理仍存在着缺乏全面规划、资金投入不足、防洪标准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本文对当前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可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提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发生日趋频繁,由此引发的暴雨洪水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在大江大河的水文报汛手段相对完善成熟、堤坝防御稀遇洪水能力得到一定保证的情况下,中小河流的防汛减灾是目前政府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小河流的治理又与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如何在保证实现中小河流防汛减灾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水岸环境,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元木 《经济管理》2006,(18):52-56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是当前证券市场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从理论和现状两个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信息披露和法制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忠 《经济师》2005,(9):158-159
文章从容易让人混淆的几个公司治理问题分析入手,在强调中小民营企业同样存在公司治理的同时,指出中小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不能简单套用西方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中小民营企业只有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合理安排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才能成为企业健康成长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内容,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公司经营效率的前提;内部控制是现代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有利保障.作为由许多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中,中小投资者行使控制权的成本相当高昂,因此,如何保护一部分放弃控制权的中小投资者利益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河流治理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河流治理工程中,首先必须了解河流环境的现状和治理后改善的效果,之后再提出统一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主要总结性的介绍了,目前在进行河流整治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措施,最后对指标定义、评价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针对中小上市公司的治理评价体系,对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治理水平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公司治理对绩效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治理水平普遍较低,两极分化现象明显;“信息披露与合规”方面表现最好,“激励机制”的得分最低;创业板公司的治理水平高于中小板公司。实证结果显示,公司治理与绩效的正向影响关系在中小上市公司中同样存在,激励机制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其次为股权结构与股东权利,再次为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在激励机制方面,高管与核心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是影响公司绩效的关键因素。本文为公司治理与绩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项新的证据,回应了“中小公司不用重视公司治理”的常见谬误,并为完善中小上市公司治理、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股权的经济要求权影响公司法人治理的行为模式,包括公司的利益分配和经营者选择;大股东问题是由股权结构不合理产生的,大股东大量不规范的关联交易危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对公司法人治理提出了挑战;应该优化股权结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解决大股东问题,完善从股权结构到公司法人治理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治理问题是代理成本高昂,中小股东、债权人以及国家利益受损的重要原因,它既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系统,又决定财会问题,对于研究公司治理、代理问题、产权理论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中概股公司数据,对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进行研究,报告了中概股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实证检验了双层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股权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堑壕效应没有明显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双层股权制度下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绩效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异质性分析表明,双层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绩效在不同行业中不存在显著差别.因而,证券主管部门在引入双层股权结构的同时,要兼顾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企业要提升管理者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文章研究结论为加快股权与所有权制度改革、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战勇  严太华 《财经科学》2007,(3):97-104
在股权高度集中或相对集中的上市公司,既要保障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效率,又要兼顾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是"鱼与熊掌",内控机制无法单独解决这个两难问题,需要外部制度约束来作保障.在公司内部治理中,如果单重委托代理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和信息传递,那么多重委托代理必定是无效的.揭示了多重委托代理在机制设计中的悖论性,并从制度层面弥补了内控机制的局限性,提出了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需要建立政府代理声誉、国家执法声誉和企业信息披露声誉,以及中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的良性信息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裂、隧道行为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治理长期关注的是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但本文认为,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疯狂掠夺一隧道行为是我国公司治理的问题所在。本文分析了隧道行为的表现及根源。提出了实现股权全流通、培育积极的机构投资者、诚信建设等治理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公司制企业,为了约束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我们认为在中国这种二元制公司股权结构模式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并不是一定能保证选出真正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代理下,并且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并不能保证实现公司治理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实现公司治理目标,则要大力发展基金业,通过基金业的发展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群体”与“准群体”的冲突改善为“利益群体”间的冲突,以此形成一种权利相互制衡的格局,从而保证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以截至2006年7月31日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以下简称股改)的89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股改对价的确定过程中,流通股东是否考虑了公司治理水平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流通股股东会要求较低的对价水平;同时,对于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降低对价水平,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合谋”行为,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能够显著地降低这种“合谋”带给中小投资者的不利影响。本研究的结论和文献一致,公司治理能够降低对中小股东的剥削,投资者能够对公司治理进行适当的定价。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与股改对价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以截至2006年7月31日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以下简称股改)的890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股改对价的确定过程中,流通股东是否考虑了公司治理水平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流通股股东会要求较低的对价水平;同时,对于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降低对价水平,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合谋"行为,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能够显著地降低这种"合谋"带给中小投资者的不利影响。本研究的结论和文献一致,公司治理能够降低对中小股东的剥削,投资者能够对公司治理进行适当的定价。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代理成本过高,效益低下;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内部人”控制严重;难以形成有效的企业经营选择机制等问题。在上市公司中强制引入独立董事,有利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小股东近乎全部出席股东大会的治理模式是:在股东大会上,由中小股东选举若干名"补全代表","补全代表"行使未出席股东大会股份的表决权;中小股东以其持股总量按每5%持股量选派一名代表进入董事会,每一位大股东分别按每5%持股量派出一名代表进入董事会.在此模式下,通过德、日内部人治理模式和英、美外部人治理模式在职工权益保障方面的差异与优缺点的比较,认为公司经营决策应实行职工参与制度,且在董事会中内部人势力应取值38.2%,探索得出7名职工代表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不但可以有效保障职工权益,而且可以有效防范内部人控制的弊端,最终实现劳资双方和谐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