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公共物品的政府提供机制及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志铭 《经济纵横》2003,(11):29-32
对经济转型中我国公共物品提供机制及公共支出结构的分析表明:在我国现有财政规模和财政支出结构情况下,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严重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适当增加对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基础性公共物品的支出,并改变政府在提供中的角色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CGSS2008的数据对公共支出通过调节收入差距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收入差距显著降低了居民幸福感。中国区(县)一级的公共支出总量不仅直接提高了居民幸福感,还通过缩小收入差距间接提高了居民幸福感。教育支出显著提高了居民幸福感,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保支出微弱降低了居民幸福感,各项公共支出对收入差距幸福负效应的调节作用均对中等收入群体显著,对高收入群体不显著,教育和社保支出对低收入群体显著。政府应继续增加公共支出总量投入,同时重点增加教育投入。在提高医疗卫生和社保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保支出。在安排各项公共支出时应向低收入者倾斜,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金三林 《广东经济》2009,(12):31-35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支出的增加,能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支出有较快增长,但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并且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导致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上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并降低居民消费倾向。因此,今后应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中长期作用。  相似文献   

4.
寿命预期、教育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寿命的降低会减少私人储蓄水平、私人教育投入和实物资本存量,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率;而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健康支出有利于提高居民的预期寿命,提高私人储蓄、教育投入和实物资本投资,抑制低预期寿命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以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种内在的影响机制。研究还发现,这种内在的影响机制在中国不同地理区域上存在较强的差异性,这为促进我国健康、教育等人力资本积累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一个世代交叠模型揭示了公共教育与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布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教育能够有效地缩小家庭教育投资差距,从而降低收入差异;社会保障则通过减少低收入家庭的劳动供给、增加其有效家庭教育时间来降低收入差异。本文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同样的支出水平下公共教育调节收入差异的能力比社会保障更强。并且当存在财政预算约束时,从降低收入差异的角度来看,若财政预算规模较低则应当将资金优先用于公共教育;若财政预算规模较高则应当在公共教育与社会保障之间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我国社会"二代"现象的现实背景,从公共教育支出的视角,依据代际收入流动理论,采用我国各地区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教育经费数据以及"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运用多重门槛模型对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影响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机制与程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当前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较低,各地区公共教育支出水平会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大小,加入公共教育支出变量后,代际收入弹性为0.548,公共教育支出对子代收入的弹性为0.154;(2)随着政府教育支出水平的提高,公共教育支出水平越高的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增加越显著;(3)各地区公共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程度并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不同。因此,无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政府对公共教育的投入都应该持续进行,只有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显著改善代际收入流动性,缓解"二代"现象。  相似文献   

7.
对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民收入间的关系,在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增加前者对后者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村基本建设支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就会增加0.8461个百分点,但从现实看目前中国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就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君洁 《生产力研究》2007,20(18):76-77
文章主要运用我国各省的数据,探讨了公共支出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我们假设公共支出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正的影响,估计了不同的公共支出项目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回归结果表明,医疗机构床位合计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基础建设财政支出、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度完成投资、城乡居民食品支出合计和新增个人住宅面积等方面影响到居民的健康水平,其中,医疗机构床位合计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城乡居民食品支出合计的影响最为显著。这说明,要改善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公共支出用于与健康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通过比较私人资本与公共支出结构中各部分支出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贡献率,可以判断公共支出配置结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通过选取1995~2006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发现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机制还没有显现;公共支出项目在短期内对提高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是有益的,但在形成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素质以及改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条件等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长期机制方面还不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不断加大社会性公共服务、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政府提供民生服务的减贫效应如何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本研究基于公共支出的视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服务供给情况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民生服务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民生服务支出规模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预期的中国贫困程度的降低;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的政策的减贫效应没有显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增长对中国减贫事业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的同时,贫困人口在减少,但社会保障支出的减贫作用尚无法做出肯定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并给出了增强民生服务减贫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不同收入群体的公共产品偏好不同,因此,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会有所改变,由此引致的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应当是"民生财政"建立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本文试图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在理论层面,将财政支出分为不同性质的三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居民收入与财政支出规模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接着,对1978~2008年间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用协整检验和ARIMA模型等计量工具,实证分析了居民收入增长对中国公共支出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看来,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基础设施需求以及国防安全的需求趋于稳定;在短期中,居民收入的增长最能引起社会文教支出的扩张,其次为国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经济建设支出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短缺,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通过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医疗、教育、养老保障等现状以及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切实体会到幸福生活。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来源方面提出改城市维护建设税为城市农村建设税。首先这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农民应该与城市居民具有平等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品的权利。目前,农民享有的公共品要远远少于城市居民,必须有一个制度化的东西去永久性的保证农民享有更多的公共品权利。城市农村建设税是一种税,有其税收的固定性,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资金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家庭收入由低到高将城镇居民划分成四个收入群体,并应用带有家庭属性的AIDS模型分析每个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城镇居民对于大多数商品消费的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家庭用品和交通通讯消费富有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因此,政府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使家庭用品和交通通讯商品的价格降低,可以有效地刺激城镇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14.
收入水平与公共品需求结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颖 《经济与管理》2006,20(12):5-9
在影响公共品需求结构的诸多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为最关键,收入水平与公共品需求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按照需求弹性可将公共品分为高端产品、中端产品和低端产品三种类型。通过对收入水平不同群体的效用差异分析,推导出均衡公共品需求结构的形成与公共品收入扩展线。理论分析表明公共品需求结构随着收入增加而逐渐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移,并在一定经济水平出现拐点,从而为研究公共品的最佳供给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3省245个农户的调查表明,农民当前最急需的公共品是卫生医疗、农田基础设施;农民的公共品需求有如下特点:硬品优先于软品;物质需求优先于精神需求;现实优于长远;切身利益重于宏观环境。合意的公共品供给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粮食直补政策和义务教育,农民对公共品供给最不满意的是农村社会养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农村金融。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公共品的规模、质量、价格和农户的人口社会学背景。最后,对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矩阵进行了分析,并建议根据公共品供需衔接状况、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程度,实行不同的公共品供给策略。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estimate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recreational services and other traditional groups of goods in Sweden and test for potential changes in such estimates over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directly observing the demand for recreational services, we employ an indirect methodology by using the demand for some outdoor goods as a proxy for the demand for recreational services. In line with most prior research,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expectation that recreational services, as a public good, is a luxury good in Sweden.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income elasticities for traditional goods are stable over time, indicating that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expenditure on these specific commodities do not change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7.
Voting referenda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of the demand for public goods. A number of previous studies have used referenda to analyze the support for public environmental goods. These studies have used aggregate data from large jurisdictional units (usually counties) and summary income measures such as the mean or median, and have usually found that higher income areas offer greater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positions. We examine environmental referenda voting in California using census block group data, spatial dependence controls, and detailed income distribution data. We find that household income has a negative marginal effect on environmental referenda voting for most of the income range when using census block data. In addition, controls for spatial dependence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magnitude of most coefficients. This suggests that OLS estimates of referenda determinants are biased. We also show that county level data may be subject to severe aggregation bias and might not be appropriate for referenda studies.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察财政支出结构和产业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提出了两者关系的基本假设。然后用1978~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研究发现财政农业支出对是否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明确,文教科卫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行政管理支出加剧城乡收入不平等。另外,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都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收入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洪庆 《经济经纬》2007,(1):129-132
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结论表明,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匮乏且结构不合理,河南省农村人均收入和人均累计公共物品投资的地区差距在逐渐拉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20.
Under China's hukou system, I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structural change as measured by labor transfer from the agricultural to the industrial sector. I construct a two‐sector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which shows that in the short term,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crowds out industrial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emporarily hinders structural change, but in the long term,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permanently reduces rural residents' education costs. An inverted U‐shape relationship implied by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China's current public education expenditure is far from optimal, suggesting that China should increase it, especially for rural residents. (JEL I28, O11, O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