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高原淡水湖泊具有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并存的特点.目前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已经成为制约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文章在分析我国高原淡水湖泊流域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提出高原湖泊流域的发展,应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突出协调发展,强调公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流域系统角度对高原湖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判定条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淡水湖泊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在所处流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地位突出.水资源是湖泊资源的核心,是湖泊生态系统维持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面对水质和湖区生态环境恶化现状,研究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高原湖泊湖区的发展,应在水环境容量的范围内,通过建立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协调发展机制和管理制度,运用以经济为主的多种手段,促进外部效应内部化,调整湖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积极引导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依托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主任:贺彬;副主任:卢云涛、陈异晖云南省高原湖泊流域污染过程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是立足于云南省湖泊研究,面向全国的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与环境研究的创新平台,同时是旨在服务云南省湖泊管理决策的科技基地。实验室目前设有高原湖泊水环境演化与生态响应、湖泊-流域相互作用与调控、湖泊-流域综合管理3个研究团队,核心研究单元包括水化学、沉积物两个专业实验室,水环境数据集成与模拟中心及一批野外观测站点,研究单元建筑面积约1250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约8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正>依托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主任:贺彬;副主任:卢云涛、陈异晖云南省高原湖泊流域污染过程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是立足于云南省湖泊研究,面向全国的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与环境研究的创新平台,同时是旨在服务云南省湖泊管理决策的利技基地。实  相似文献   

5.
"耦合"是表征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协调一致状况的概念,耦合度正是对这种协调一致状况的定量化测度,反映了系统在临界状态时向何种序和结构发展的态势.研究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用耦合度来表征旅游与生态的整体水平,对于当前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借助因子分析、耦合度模型,以桂林市及其所辖八县为样本,对漓江流域旅游与生态的耦合状态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的演变与生态安全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梳理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星云湖、阳宗海、异龙湖)的演变历程,依据湖泊演化阶段、湖泊生态系统发育阶段、流域社会经济特征、湖泊富营养化阶段、水质类别、生态安全水平、主导功能核心导向划分9个湖泊的管理类型,并提出了预防型、控制型、治理型湖泊流域生态安全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然循环原理发展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河北省廊坊市万庄镇的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合该镇的都市型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对应的发展措施,以求达到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平衡,实现了经济的高效性与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国家,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实现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管理的重要基础。现今生态系统的评价大多采用较为单一的、静态的评价方法,而基于GIS开发的InVest模型可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尺度的、综合的、动态的、可视化的评估。本文在概括InVest模型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典的分类体系、InVest模型功能评估分类体系、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类体系等相关分类体系,针对高原湖泊的特点,构建了基于InVest模型的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并提出了各个指标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快速城市运行背景下,城市经济增长乏力,伪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其回应由此而生,同时伴随的是生态空间退化、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滋长.慢城作为低碳宜居城、均衡型城市化作为持续良性运行的城市化类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诠释,通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慢城、均衡型城市化的耦合分析,建立慢城、落实均衡型城市化、打造三维框架下的城市均衡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城市内外空间的网络治理结构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体系的前提是客观正确的评价。本研究以生态足迹模型理论为基础,以区域小流域层次作为研究目标对象,对农业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方法展开研究,同时为区域生态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以金华江中游为例,分析比对该流域内各类型土地间的生态足迹供需情况,进而解释和评价该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金华江中游流域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无法支撑此流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该流域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废弃物处理效率低,循环经济发展方向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对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后,本研究提出了以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切入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导向,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自然生产力和控制区域人口来减低生态赤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能源金融是将能源资源与金融资源整合,能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不断耦合优化,促进能源产业与金融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趋紧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借助能源金融架起中国从“黑色经济”到“绿色经济”转轨的“金色桥梁”意义重大.本文将能源、能源金融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研究能源金融与环境制约间的互动效应,力求促进能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互动共赢,为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等奖获奖名单及论文题目许涤新生态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曲仲湘浅谈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滕有正 生态经济学的范畴体系时正新 生态经济序与生态经济阈姜学民 中国流域生态经济的休养生息策略江建中 生态经济学和中国的经济实践文启胜 论生态经济循环圈刘思华 生态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学的创新邓英淘 溯天运河构想程漱兰 陈 焱 高度重视国家生态安全二等奖获奖名单及论文题目盛 洪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政府政策王干梅 我国生态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 叶 生态经济学中的系统思想程福祜 国外生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日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社会进步要求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凸显出资源无价论的错误,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将生态补偿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选取了流域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分析了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特别是对补偿标准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以实现社会净收益最大化时的治理成本作为补偿标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纸坊沟流域内草地、农地,林地、灌丛四种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生产力及逐年生物量,估算各生态系统类型固定CO2和释放O2的能力,并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方法,运用碳税法、造林成本法和影子价格法,推算出各生态类型固定CO2和释放O2气体的生态、调节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表明,1985~2001年流域总生物量年均生物量和总体呈线性增加趋势.由于各种治理措施的实施和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正确导向,纸坊沟流域土地利用趋于合理,CO2/O2气体调节服务功能价值逐步增强,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向良性演变.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气体调节功能价值的估算为退耕还林(草)年限及生态补偿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流域经济协作区:区域空间重组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域经济协作区是一个生态系统与经济生产系统、社会文化紧密耦合的生态经济系统。以其作为经济发展的地域单元,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的互联,充分发挥资源秉赋优势、克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获得域际分工效益。本文讨论了设立流域经济协作区的理论基础、流域经济区的功能特性及其实施的现实意义和相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新安江生态补偿为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0年黄山市和杭州市以及与之接壤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系统地探究了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新安江生态补偿对流域环境改善存在积极影响,且影响强度随政策实施周期推进逐渐降低;而对流域经济发展无明显作用,但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其抑制了上游的经济发展而促进了下游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根据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新安江生态补偿通过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人数而对流域上下游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影响。综上,尽管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果,但并未实现流域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其对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仍是现阶段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短板。  相似文献   

17.
农业发展是农业制度创新的前提,制度创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又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采用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将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四个子系统耦合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与制度创新视为复合系统,从静态机制和动态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论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在农民持续增收上协同,农民利益协调与制度创新不足存在矛盾,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互动的基础是农业资源配置与利用,农民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良性互动的关键.最后,总结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互动的主要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避免污染环境,按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其本质仍是生态经济。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由于荒漠化侵蚀、人类经济活动的破坏,黑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矛盾突出。基于对生态经济本质与运行方式的科学认识,文章提出了在黑河流域不同地段分别建立各具功能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构想,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认为,效率与以平关系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研究应与具体的地域空间相联系,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地域空间,流域的上中下游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的联系,探讨流域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在京津冀一体化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科技人才的价值和作用尤为重要.不同形式的“人才计划”是京津冀地区引进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与从京津冀各自的发展定位来看,京津冀地区的人才计划应该是“大同小异、相得益彰”.“大同”指的是三地的人才引进应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框架下展开,核心在于形成能够充分流动的人才资源市场;“小异”则指的是各地的人才计划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比较优势,侧重应该有所不同,并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中央和地方层面的人才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促成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