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完善结合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充实,是对中国历代“法治”、“德治”治国思想精华的继承与创新,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深刻总结、认真思考后作出的科学论断,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崭新时代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  相似文献   

2.
十四大报告的《决议》指出:“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里揭示了两个内在联系:第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全党指导思想上的确立,两个“确立”完全一致,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它为“中国特色”注入了更新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正>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又把“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确写入宪法之中。这就从法律上和以党的文件的形式,充分肯定了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和通过市场经济的形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实行市场经济,这在世界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一次根本性突破,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准确概括。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对赵家祥和成保良同志有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成保良同志虽然在一些问题上不同意赵家祥同志的观点,但是他们二人都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用来指称未来社会的用语,在内涵上并没有差别。他们都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是列宁第一次把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分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但是实际上,马恩所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概念上一直是有区分的,而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说法的也不是列宁,恩格斯早就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社会主义社会”一词了。  相似文献   

5.
十四大报告的《决议》指出:“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里揭示了两个内在联系;第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全党指导思想上的确立,两个“确立”完全一致,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的最大特色与成功之处,在于它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指导我国经济改革工作的理论基础。一、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乃是我国经济理论和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在1984年,党中央就在改革决议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这是理论上和政策思想上的一次重大突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 ,对赵家祥和成保良同志有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成保良同志虽然在一些问题上不同意赵家祥同志的观点 ,但是他们二人都认为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 ,“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用来指称未来社会的用语 ,在内涵上并没有差别。他们都认为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 ,是列宁第一次把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分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但是实际上 ,马恩所说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概念上一直是有区分的 ,而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说法的也不是列宁 ,恩格斯早就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社会主义社会”一词了。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以追求私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与发展,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也出现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在承认西方“经济人”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范式:既要追求物质上的利己。更要追求精神上的利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经济人表现为物质上的利己为主、精神上的利己为辅;当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物质上的利己将退居为次要地位,精神上的利己将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戚世钧 《经济经纬》2001,(6):101-103
在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以“德”为思想基础,以“法”为行为准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必然既有力又有效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主集中制问题李渊博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用3年时间在全体党员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章学习活动”的要求,这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实现四化的重要条件。但是,有些同志甚至...  相似文献   

11.
郑德全  李国荣 《经济师》2003,(1):269-269
“德治”是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政治的一大特色 ,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既要“依法治国” ,也要“以德治国”。这样才能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问题 ,维系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鲍升华 《经济经纬》2002,23(4):28-30
资本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它具有增殖价值的自然属性,但也反映特定的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的“一般”和“特殊”,重视和充分发挥资本对社会主义的作用,利用资本理论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3.
一、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需要“社本”“资本”这个词,以往在我们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性文件中是没有的。因为传统观念认为,“资本”是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剥削的代名词。但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已被全面使用。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中,在论及国有企业改革时,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将企业推向市场,理顺产权关系,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  相似文献   

14.
“费改税”是针对目前我国“费大于税”所提出的政策主张。这一政策主张,目前在安徽农村首先实施,意义重大,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我国农村的又一次革命。如果说前次革命解决的是广大农民温饱问题,那么这次革命解决的则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问题。尽管这两次革命各有侧重,前者侧重于农村生产领域,后者侧重于农村分配领域,但都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扩展到城市的,但是,目前我国城市改革已经走在农村的前面,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5.
应对资本范畴进行怎样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本”一词避犹不及,更不敢使用这一范畴具体研究中国实际经济问题,以“资金”一词代替了资本范畴。“资本”缺位的直接后果是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带来很大混乱,也为体制改革增添了障碍。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求实的精神突破了长期以来的概念禁锢,在阐述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体系时,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上断然使用了“资本”一词,从而使人们开始了对资本范畴的再认  相似文献   

16.
《技术经济》1996,15(2)
时下有一句较为流行的话:企业家要实现由商品生产者向资本营运者的“第二次飞跃”。它道出了我国经济界和企业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悟出的真谛和形成的共识。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由按计划组织生产的产品生产者到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次飞跃”,向市场经济迈出了一大步,使企业释放出巨大能量,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企业和企业家仅仅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是远远不够的,当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现状就足以说明。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净资产已高达近3万亿元,其投入产业效益并不理想。1…  相似文献   

17.
有不少知识分子“下海”办公司,其中大都有相当的社会主义觉悟。他们不只拥护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自己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之中,在这个大海中游泳,在这个大海中拚搏。他们满怀信心地争取成为征服这个大海的胜利者。除了已经下海的那些人之外,还有更多这样的人在考虑自已要不要“下海”的问题,其中不少人已经下了“下海”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苏东国家来看,都经历了用计划否定市场到承认市场、利用市场的过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史,乃至世界经济史上的空前试验。这一过程中有经验、有教训,不仅对苏东国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一语的语源问题,1980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一书发表了系统的意见。这些意见是: (一)“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圣西门首先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进行了某些探讨和概括,因而为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阶段的分配理论提供了思想材料。”(第144页)圣西门已经“提出‘各按其能,各按其劳’的分配思想”(第145页)。(二)圣西门的门徒“把圣西门‘各按其能,各按其劳’的观点发展为‘按能力计报酬,按工效定能力’的要求”(第145页)。  相似文献   

20.
崔丽华 《当代经济》2016,(29):18-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在经济转型的当下,我国施工企业在面临“营改增”这一重大财税改革举措时,需要调整战略,积极适应,将“营改增”看作是企业发展的又一次机遇和挑战.客观来看,“营改增”之后,给施工企业的涉税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发票管理、实际税负增加等方面.鉴于此,施工企业应当深入、全面分析“营改增”给财务管理管理工作带来的种种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主动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