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创新开放度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关系是开放式创新领域关注的热点。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进行梳理,提出创新开放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理论模型。运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创新开放度—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影响因素,指出二者之间关系强弱受文化维度、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及测量方法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创新开放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相比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企业,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创新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强;二者间关〖JP〗系对高新技术产业比非高新技术产业更强;相比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创新开放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性更明显;同时,创新开放度和企业创新绩效测量方法不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也有差异。上述结论对企业在特定条件下实施创新开放战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持续创新内生机制,利用435家高技术企业2010—2018年面板数据,对多元化战略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持续性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产品多元化与创新持续性呈正U型关系,技术多元化对创新持续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品多元化与技术多元化协同效应对创新持续性具有负向影响;动态能力强化了产品多元化与创新持续性之间的正U型关系,并正向调节技术多元化与创新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在动态能力调节作用下,高技术企业产品多元化与技术多元化协同效应对创新持续性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网络结构特征影响企业知识转移与知识组合效果,进而对创新绩效产生复杂作用。利用我国165家上市企业2007—2018年专利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知识与协同双层网络嵌入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战略柔性和开放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网络结构洞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绩效,负向影响探索式创新绩效;协同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战略柔性和开放度调节双层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的关系,且变量间存在有效匹配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开放度促进利用式创新绩效提升,而协同网络结构洞—战略柔性促进探索式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为解决结构洞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分歧带来新思路,同时为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将企业知识整合和跨国知识搜索纳入研究框架,利用层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开放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显示:创新开放度(开放广度与开放深度)正向影响企业知识整合和创新绩效;知识整合在创新开放度(广度与深度)与组织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跨国知识搜索在创新开放度与组织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企业是国民财富的创造体系,为有效探求影响高技术产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文章基于已上市的高技术企业样本数据,提出了资产因素、人才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等的高技术企业绩效理论模型,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企业创新绩效因素指标体系,运用灰色模糊聚类理论方法,系统分析了创新视角下高技术产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报告了高技术企业资产因素、人才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和科技因素等多种控制因素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的权值,通过调整权值可以有效提高高技术企业的绩效水平。最后,依据研究的结论,从投资、专利技术和人才角度给出提升高技术企业绩效水平的建议,文章研究结论对高技术产业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两个层面研究企业创新战略,将管理层过度自信和财务冗余资源同时纳入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实证检验财务冗余如何作用于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研发支出及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和企业财务冗余均显著提高了企业研发支出;财务冗余在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财务冗余水平越高,高管过度自信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以中国企业为样本的企业开放度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46项定量研究(10 482个独立企业)进行再统计分析,证明开放度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创新开放度和网络开放度分别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并进一步证明创新开放度的两个维度(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均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创新开放广度、开放深度与创新绩效的正向相关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研究产业集群、非产业集群企业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区域因素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非产业集群企业开放度、产业集群企业开放度与创新绩效间正向相关关系存在显著差异性;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其开放度与创新绩效间正向相关关系不同于来自全国范围的企业,来自全国范围的企业,其开放度与创新绩效间相关关系不同于来自长三角区域的企业,且差异性显著,来自京津冀区域的企业开放度虽与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使用2005-2018年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ICT)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与协作研发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多元化与协作研发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而两者的交互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中介中心度与技术多元化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果最显著,且这种促进作用仅存在于技术多元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因此,企业应采用技术多元化战略,主动选择中心度较高的网络位置,特别是占据网络成员联系最短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技术企业对创新投入的贡献虽然越来越大,创新系统运行效率却普遍不高,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不佳。基于研发人员组织政治行为视角,结合压力源研究成果,剖析在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不同关系下,研发人员基于工作研发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职业成长压力采取的组织政治行为对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政治行为对创新绩效水平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管理者应当在协调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对研发人员创新环境的管理,提高员工创新素质,促进创新绩效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0.
建立合资企业是本土企业向外商学习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重要路径,但外资流出后企业绩效的变化却较少受到研究关注.本文以4051家由合资经营转向内资独资经营的企业为样本,考察了合资企业内资独资化后的绩效变化,并重点比较了合资企业国有化与民营化的绩效变化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合资企业内资独资化后企业绩效显著提升;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民营合资企业民营化后企业绩效明显提升,然而国有合资企业国有化后企业绩效没有呈现明显改变;进一步从企业内部来看,合资企业民营化后企业管理成本下降并且企业研发创新提升,这一特征在合资企业国有化上并不存在;另外从企业外部来看,地方政府的干预会明显抑制合资企业国有化后的绩效提升.研究启示为,FDI的溢出效应在外资流出后仍然具有持续性,并且合资企业内资独资化的绩效改善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同时依赖于地区制度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复杂度急剧提升,营造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基于知识管理、技术依存结构与网络外部性等视角,利用中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2007-2017年面板数据,探讨相关技术多元化与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核心技术开发、企业销售增长的深层次机理。结果发现:营造相关技术多元化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企业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促进核心技术开发,并借此实现企业销售增长;营造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创新生态系统不仅能够直接促进核心技术开发与企业销售增长,更有助于丰富互补配套产品技术体系,激发间接网络效应,与相关技术多元化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耦合效应,从而共同促进企业销售增长。  相似文献   

12.
选取深沪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以技术投入持久性为视角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外部环境、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技术投入惯性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外部环境动荡时,惯性的积极作用表现〖JP〗更加显著;企业规模抑制了技术投入惯性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财务杠杆对技术投入惯性与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还因企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研究提示,制造企业应运用高水平投入,采取持续不变的技术投入策略应对动态环境。大规模企业要关注技术创新,增加技术创新投入,防止盲目执行技术投入策略。针对“预算软约束”问题,国有企业应注重合理利用负债融资,发挥负债的治理效用。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企业在生产链中的位置差异决定技术创新模式差异,而技术并购作为主要外源性创新资源渠道,对于生产链上不同位置高技术企业的影响不同。从微观层面研究高技术制造企业生产链位置与技术并购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处于较高生产链位置的主并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并购促进创新绩效提升,技术基础宽度在其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非跨界技术并购且主并企业位于东部地区的技术并购事件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结论可丰富企业生产链位置研究,为处于不同生产链位置的高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并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高新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内容进行分类。从业务结构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战略领先及匹配程度以及市场表现6个方面构建了高新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体系。据此设计商业模式创新评价调查问卷,并收集了在中国创业板37家高新制造企业在上市后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利用专家打分法获得样本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数据。结合熵权法和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商业模式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高新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态势。最后,针对中国高新制造企业的特点,对其商业模式创新方向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311家高新技术企业调研问卷,利用层次回归模型,研究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以及知识场活性、市场感知能力在二者关系中扮演的调节和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基深度和知识基宽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均产生促进作用,知识场活性增强了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正向影响,市场感知能力在知识基础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厘清不同维度知识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主动激发创新意愿具有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创新网络中,处于网络中心的少数核心企业控制和影响着大量非核心企业,但非核心企业创新能力成长也将影响核心企业和整个创新网络。结合沈阳高新技术产业调研情况,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网络中的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在企业规模、所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面临问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技术水平、知识吸收、研发模式、企业控制力以及政策环境等均影响着非核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及经济后果。以上市公司是否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雇佣增加,在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这种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税收优惠、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劳动雇佣的主要影响机制。最后,企业劳动雇佣的增加还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不仅有助于从企业劳动雇佣视角丰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还可以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视角拓展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福利,还可以提高经济绩效,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预期目标。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和扩大就业规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能够在技术瓶颈期使服务要素对技术要素形成强边际替代效应,为企业寻找盈利增长点开辟新途径,这是其成为当下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梳理制造企业服务化研究文献,认为服务化绩效在逻辑上主要受制于服务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将 “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化程度是影响服务化绩效的核心变量”作为研究假设,以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Wind数据库2012-2016年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模型整体效应显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化程度、企业服务化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以此为基础,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