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扶贫资金漏出的治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过去20多年的农村扶贫开发中,我国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政府扶贫投入对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状况,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扶贫资金运行成本递增,资金在分配、传递、使用过程中的目标置换,致使财政扶贫资金"漏出量"增加,有限的资源无法最大限度地用到真正的贫困人口身上,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扶贫开发的整体进程。  相似文献   

2.
<正> 贫困地区如何摆脱贫困?灌南县的做法是抓住扶贫机遇,借助外部力量,挖掘自身潜能,加快脱贫步伐。 灌南县属苏北革命老区,建县迟,基础差,是个新县、小县,更是个穷县。经济总体水平比较落后,是省财政补贴县之一。从1991年起,该县被省、市列为扶贫对象,省委对4个贫困乡镇派驻了扶贫工作组。县委、县政府认为,对于贫困地区发展来说,扶贫是个难得的机遇。第一,可以帮贫困地区更新观念。由于经济落后,人们往往思想保守,观念陈旧。通过扶贫可以把商品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输入干群的头脑,实现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第二,可以为贫困地区提供资金。为了支持贫困地区,国家除了给予特殊的财政、税收政策外,在信贷上也给予优惠,扶贫后方单位在资金、物资上也给予积极援助。第三,可以给贫困地区引进技术。扶贫挂钩单位有的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的是科技力量很强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他们既可直接提供技术,又可为贫因地区引进技术牵线搭桥。通过扶贫引进的技术,不仅实用对路,成本低廉,而  相似文献   

3.
《时代经贸》2008,6(26)
为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输血性扶贫到造血性扶贫的转变,提高贫困农村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于2006年起,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6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开展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每个试点村成立一个扶贫互助合作社,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对本村农户发放小额信贷.扶贫互助合作社成立一年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农户发展所需资金短缺问题,对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创新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当时农村贫困人口有8000万,国家计划用7年时间,即到2000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由于中央政府的重视,近年来中国农村脱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扶贫工作主要是向贫困地区投入资金和技术设备等,从而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他们脱贫。因此,扶贫重点的选择直接影响扶贫的结果。而面向新世纪,中国扶贫的重点及方式应该有所转移。 一、由重点贫困县向非重点贫困县转移 中国的扶贫政策是以确立国家重点扶贫县的方式开展的。国家“八七”扶贫计划在全国共…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08,6(17)
为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输血性扶贫到造血性扶贫的转变,提高贫困农村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于2006年起,在山西省吕粱市临县6个乡(镇)的6个行政村,开展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每个试点村成立一个扶贫互助合作社,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对本村农户发放小额信贷。扶贫互助合作社成立一年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农户发展所需资金短缺问题,对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创新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我国扶贫资金投向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我国继续把扶贫开发作为对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这对贫困县和广大贫困群众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但是,近年来,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速度不断下降,与扶贫投入的不断增加形成强烈反差,并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扶贫成效高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其中扶贫投入的总量和使用结构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虽然多年来国家已在财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增加了扶贫投入,但是关于扶贫资金使用结构的问题却鲜有扶贫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进行研究。为此,财政部农业司扶贫处课题组专门赴河北平山县、甘肃会宁县和云南巍山县三个贫困县进行农户抽样调查和参与式评估,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提供的县级和农村住户级统计资料,重点分析了我国扶贫资金的重点投向、不同投向的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农户在资金投向方面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土,提出了今后扶贫资金投向的优先领域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要使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取得进一步的进展,不仅需要关注资金的总量,还需要关注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和扶贫效果,以及财政扶贫投资是否满足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7.
金丽  张丽明 《经济论坛》2013,(10):13-14
文章分析了河北省金融扶贫的现状和问题,深层次剖析政府、金融机构和贫困农民在扶贫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而探索河北省农村扶贫模式的创新形式,以加强和完善金融扶贫工作,大力促进河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光伏扶贫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国家不断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太阳能光伏扶贫的发展方兴未艾.本文基于我国太阳能产业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分析比较了当前光伏扶贫的两种主要模式,探讨了光伏扶贫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促进光伏扶贫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反贫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的扶贫政策由扶持到户转向扶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由过去扶持农民发展投入少、见效快的农副业转向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支柱产业,由单纯向贫困地区输入资金和物资转向帮助贫困地区进行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是中国近年来的扶贫实践。扶贫政策的转换表明中国扶贫政策正逐步向以市场经济为指导的轨道转换  相似文献   

10.
1.区域扶贫和定点、定人扶贫相结合。就扶贫开发而言,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要求贫困地区在安排扶贫资金、选择扶贫项目时,要坚决落实到贫困村、户。"到村到户"并不等于简单地将资金平均分配到村、分配到户,而是应当按照项目效率覆盖"到村到户"的要求去安排资金和选择项目。在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解决之前,不应将扶贫重点转向更大范围的低收入人口。在资  相似文献   

11.
全面小康后云南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4年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云南省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成效,实现了绝对贫困人口的基本消除.2020年全面小康后,云南省即将面临相对贫困的治理问题.文章分析了云南农村相对贫困的总体趋势,通过调研发现治理的四大难点: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差,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薄弱,农村贫困地区医疗保障能力不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问题,提出治理云南省农村相对贫困的可行路径为:优化产业扶贫的发展路径、强化对"扶智"的重视、增强基本医疗服务供给、构建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投入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随着农村贫困发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和脱贫速度的减缓,中国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备受关注.采用国家统计局数据,通过回归模型对扶贫开发重点县主要扶贫投入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1)外资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优于国内扶贫资金;(2)中央政府的扶贫资金中,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优于以工代赈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优于贴息扶贫贷款.基于此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扶贫应扶贫困人口而非地区青年学者康晓光、胡鞍钢提出,90年代我国扶贫工作应由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也就是说,国家扶贫工作的直接受益者不应是贫困地区的各级政府,而应是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这是因为,一、绝大多数扶贫资金都是以贴息贷款的形式发放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理论上总结扶贫资金支出对农村贫困的减贫效果,构建扶贫资金支出与农村贫困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扶贫资金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深度、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的研究假设,以宏观调查数据度量我国农村贫困程度,揭示我国农村贫困的变化趋势,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对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动态减贫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扶贫专项贷款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具有正向减贫效果;以工代赈资金对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贫困深度以及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扶贫发展资金对农村贫困深度具有正向减贫效果,而扶贫专项贷款对农村贫困强度的冲击则显示出负向减贫效果;扶贫发展资金对农村贫困强度具有显著负效应。据此,文章提出改善扶贫资金支出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扶贫工作胡续平,邢燕芬扶贫是全国农村工作的重心之一,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全面的扶贫开发建设,并先后创造了企业扶贫、项目扶贫、科技扶贫、兴教扶贫等方式,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正在推进的重大发展战略。本文结合在贵州省丹寨县的实地调研分析认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根本举措在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既包括贫困地区的本地产业发展,也包括外地产业发展。本地产业发展主要依赖贫困地区隐性优势资源的显现化和显性优势资源的资本化进程。要素和资源的资本化进程又依赖政府扶贫资金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投入,让贫困地区具备产业盈利空间;依赖下乡驻村干部为扶贫资金提供精准制导,帮助找到产业发展突破口,特别是着力发展低端生产方式下的高端产业,最终形成脱贫帮扶利益共同体。外地产业发展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扶贫”、“产业—就业—扶贫”以及“产业—企业直接投入—扶贫”等模式,对贫困地区进行直接或间接帮扶。精准扶贫中的本地产业发展与产业发展中的精准扶贫过程要妥善处理好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扶贫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曦 《财经科学》2002,(6):93-97
本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21世纪中国扶贫战略的基本背景和基本内涵,扶贫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战略和城市扶贫战略,认为扶贫制度创新是21世纪中国扶贫战略的核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条件和满足城市贫困人口基本需要是21世纪中国扶贫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黄万华  陈翥 《经济论坛》2013,(8):97-100
长期以来,防范、杜绝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低效使用,一直是农村扶贫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在对鄂东北国家级贫困县30个典型乡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展开分析。分析发现,接近委托代理链条末端的县、乡镇政府既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扭曲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也可能达成合谋,对农户隐瞒财政扶贫资金,对省或中央有关部门夸大贫困程度,以获取更多的财政扶贫资金。据此,提出了提高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应在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实施四大工程,强化教育扶贫与科技扶贫、卫生扶贫、贫困地区建立有特色的主导产业、特困地区异地扶贫开发之间的结合,实现教育综合反贫困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笔者使用3省6县24乡镇共计720户农户的入户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非农就业情况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非农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贫困农村地区仅有一半左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工作是在非农行业就业,和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偏低.教育程度低、未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非农就业劳动力受到危机的负面冲击要大干教育程度高和接受过培训的劳动力.研究发现,贫困农村地区劳动力不仅非农就业参与率低,而且在危机期间非农就业受到的负面冲击也显著地比非贫困农村地区大.这对政府今后扶贫和在危机环境下如何瞄准脆弱人群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