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经济师》2020,(1)
在"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城市群经济联系正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从城市规模划分和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京津主导的"双核"式城镇体系一直是支撑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格局,同时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日趋紧密,空间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中心—外围"格局。  相似文献   

2.
推进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破解北京大城市病和环首都贫困带难题,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和形成新增长极的有效抓手。加快京津冀城市群建设意义重大,有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解决大城市病,有助于形成新增长极和平衡我国南北方布局。京津冀城市群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市域之间的边界问题。通过构建合理的城市层级结构,做好环北京周边区域城市建设规划,发挥和创新城市比较优势,加快京津冀城市群建设,彰显每座城市的价值。应把京津石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区。加快推进京津冀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专业化与多样化城市组成的网络化城市体系,是介于市场交易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网络产业组织,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论文对集聚经济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展,从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分工与交易经济的视角解释城市群形成与发展.实证分析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城市群整体、内部各城市以及分行业的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合作与联系,并对制造业进行了针对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制定合理的战略思路和空间构想是加强京津冀经济合作的基础。本文就加强京津冀经济合作的基本思路、京津冀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设想、京津冀城市群的合作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京津冀虽在行政区划上分为一省两市,但在经济、文化、地理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空间布局的优化要淡化行政区划,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园区向轴带靠拢,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功能应向外扩散,培育更多的二级城市和三级城市,形成城市规模、空间布局都比较合理的城市体系和功能区。从总体上看,未来京津冀区域的空间布局为:以培育京津冀城市群,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以"京津石"三城为主骨架,重点打造京津塘发展轴、滨海经济带和京广北段经济带"Z"形产业集中发展区,形成"一轴两带三城四区五群"区域发展总格局。在此基础上,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相结合,网络型、多层次、开放性城市体系。文章最后提出促进京津冀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和措施:(1)建立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国务院京津冀区域合作领导小组,二是促进京津冀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三是制订区域经济合作政策。(2)实现交通设施的网络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3)建立统一市场,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4)建立区域性中介机构和相关组织。一是设立京津冀区域行业协会联合会,二是建立技术指导和管理咨询中心,三是建立产业协作信息中心。(5)促进银企合作,支持企业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5.
协同视角下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及区域间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6—2014年京津冀13个城市数据,对京津冀27个制造业行业转移和集聚状态以及区域合作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京津冀制造业地理分工格局整体上呈现出"由北京向津冀转移"、"由北部向中南部转移"的变动趋势;(2)虽然北京制造业行业多处于转移状态,但仍在大部分行业中占有较高份额,能够在区域制造业转移和合作中发挥中心带动作用;(3)津冀各城市在各个行业都具有承接和发展优势,从而为区域制造业梯度转移创造了条件;(4)河北各城市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竞争优势较弱,需要京津两地提供更多的外在动力。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加快京津冀区域制造业的合作,需要构建以北京制造业转移为中心,以天津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及河北中南部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主体的多层次区域制造业合作体系,推动区域制造业协同发展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12)
文章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在于该地区的城市群能够建立起在交通、产业、行政、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的机制。该地区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经过分析文章认为形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行政区经济"模式——即行政区,特别是城市型行政区对该地区经济约束过强是关键因素。文章对中国"行政区经济"的起源以及中国城市型行政区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追溯,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城市分工、完善区域协同立法、建立区域协调机构等举措是确保城市型行政区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由区域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以及产业转移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重大课题。目前,京津和津冀间优势产业的重合度较高,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其竞争倾向较高;京冀间相似系数较低,产业差异明显,其协作倾向较强,转移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移企业多为资源消耗型,转移主要集中在较近的城乡边缘区,且已进入由梯度转移为主向转变城市功能为主以及产业创新、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并行的新阶段。京津冀产业对接与转移的总体思路应以技术"进链"、企业"进群"、产业"进带"、园区"进圈"为主线,形成"项目带动、企业拉动、集群驱动、产城互动、区域联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城市网络化是城市群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创新网络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并结合Ucinet、ArcGIS软件,分析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时空演化,探究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演化驱动机制。结果发现:①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密度日益提高,城市间创新联系显著加强;②京津冀城市群创新网络从早期单核心演变成中期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和石家庄为重要支点的“1+2”空间模式,再到中后期的“多中心、多层次”创新格局;③QAP非参数实证分析表明,地理邻近、制度邻近正向促进创新合作,而知识邻近对创新合作具有负向作用,经济邻近与认知邻近仅在早期对创新合作有显著正向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基于效率和平衡视角,通过纳入结构差异和体量差距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方法,以此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发展效率与平衡水平进行评价。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中心城市北京的效率水平过高导致产业过度聚集。在较长时间内,城市群产业发展平衡水平并无太大变化,但是城市群内城市的竞争压力逐渐向城市群西南方向转移。进一步讨论结果显示:新方法的测度结果是可信的;金融、公共服务等行业在城市群内的分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制造、教育和文娱等行业却在不断恶化,总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群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群城市间产业分工也处于持续不断的形成与演进当中.文章以中国11个国家级城市群1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群产业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此过程中是否发挥了中介效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群内部所形成的中心城市集聚发展服务业、外围城市发展制造业的产业分工格局,对城市群整体、中心城市、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中介机制来看,城市群产业分工可以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带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基于城市群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总量的提升,更体现在结构的优化.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内部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行推进,助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支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影响长三角地区长期发展能力的基本因素。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群的现状与特点,分析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通过强化长三角区域间政府合作和政策协调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王英  王国华 《当代经济》2006,(10):29-30
产业集群是支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也是影响长三角地区长期发展能力的基本因素.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群的现状与特点,分析该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通过强化长三角区域间政府合作和政策协调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比较测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群已成为全新的地区参与国家和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针对传统相似系数法和区位熵法的不足,把区位熵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两种测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此方法以全国城市为参照系,对长株潭"3+5"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测度.结果表明,运用此方法可以挖掘区域产业结构的更多有效信息,不仅测度了长株潭"3+5"城市群各城市及城市群整体与全国城市产业结构比较的总体相似程度,还揭示了城市群产业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和区域分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城市一体化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正迎来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一体化的建设高潮。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都是我国东部区域经济最发达、一体化程度最高、产业分工与合作最具成效的区域。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亦正加速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中部城市群主要有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群。通过分析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产业分工、融合的成功经验,指出城市群产业协同的一些内在要求和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以郑州及中原城市群为案例,从城市群产业整合的角度探讨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作为城市群的经济重心仅仅是满足了中心城市的必要条件,而是否形成城市群的服务中心、高端制造业中心和创新中心,才是中心城市扩散效应得以有效发挥进而促进城市群产业整合的关键。中原城市群现状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制造业的低端发展,群内缺少有效的经济结构联系,亟待进行产业整合。这与中心城市郑州的经济弱质性导致其扩散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密切相关。未来郑州的发展方向不在于追求提升经济总量进而提高首位度,而需要选择在生产性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等有限领域形成有高度的中心,以此来组织和推动中原城市群的产业整合。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概念内含深刻矛盾,对其内涵的解析可以更加清晰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现实矛盾。京津冀一盘棋的战略构思,发现了京津冀的新关系。在河北大地棋盘上,各个城市犹如棋子一样,组成了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会表现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棋子功能的借喻,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关联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罗翔  宋鑫  朱丽霞  万庆  张祚 《经济地理》2020,40(8):59-66
城市群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对就业密度的考察是理解城市群规模与效率的一个重要视角。文章基于2000—2015年京津冀城市群180个区县(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其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溢出效应。文章研究发现:城市群整体的就业密度向一线城市集中,廊道扩散特征明显;城市群内部就业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是以北京强中心为主导的多中心结构;就业密度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就业集聚程度有关,就业密度越高的地区,其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就业密度低的地区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文章的政策建议是:进一步降低中心城市就业门槛,支持经济的跨地区合作;在不同就业密度地区,实行差异化的产业发展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8.
吴志军 《经济地理》2015,35(3):60-65
区域性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经济特征。在我国,以省界划分区域界限的概念越来越被淡化,部分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先后出现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城市群。打造"中四角"城市群是中部地区湘、鄂、赣、皖四省基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打造中国第四经济增长极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但也应该看到"中四角"城市群与其他三大城市群存在的各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结合四省各自特点和当前的发展状况,试图探寻一条符合"中四角"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联系程度差异会对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产生影响。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看,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也都呈现明显的梯度发展结构。但对三大城市群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群中各城市与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总量、联系强度、空间梯度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加强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应构建京津冀城市群聚疏有序的发展格局,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城市发展水平,缓解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过度极化效应,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群的相关概念,紧接着按照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京津冀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分析京津冀还无法形成点线面纵深合作的深层次原因。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此文的目的和要旨所在,即在梳理京津冀现状、问题、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有益经验,提出加快推进京津冀走向一体化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