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习就业一体化新模式,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良好格局的重要手段;是顶岗实习就业基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的部分技工学校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发现技工学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由此,就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成因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高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好坏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而高校就业工作指导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本文就高校就业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为大学生就业指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增长;另一方面,不少临毕业的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着错误的就业和工作观念。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以前复杂。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政府、学校和学生本人都要积极采取对策,共同努力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压力。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引起国家的重视,增加高职高专毕业学生就业率要从社会工作岗位群、国家政策支持、学校毕业推荐等各方面做好就业工作,同时改变就业观念,明确高技能人才也是社会急需的人才,提高自身技能、素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提高地方性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瑞 《经济师》2007,(2):110-110,112
地方性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低,是与部分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部分用人单位不愿意培养新人、学校的专业调整滞后于社会发展、部分学生对就业环境的变化认识不足、学校深层次地思考如何提高就业率的力度不足相关联的。学校应重视毕业生就业率低下对学校的危害,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为学生的考证和新兴职业的培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影响云南省大学毕业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两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届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了目前旅游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就业率下降、就业难度加大、实践与理论缺乏紧密联系、就业渠道不畅和就业现亟待改变等5个主要问题及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旅游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晶 《经济师》2011,(1):135-135,137
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由于专业性不强,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此类毕业生应聘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将受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在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择业难、学生就业方向及思想迷茫的情况下,对工商管理类学生进行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实训解决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以期达到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率的目的,进而总结实验,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生命线,而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认可程度就是评价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在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率持续走低的形势下,虽然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较为光明,但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在会计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方面还有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统计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当代经济》2010,(11):106-107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自身价值的重要保障、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决定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然而,通过统计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明显不足,迫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彭光细 《经济师》2009,(3):136-136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提升我们高职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破解就业难的关键所在。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础。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竞争能力,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实践训练,把学生的专业能力转化为就业能力是高职学生零距离就业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李敏艳  房宇  晏继红 《时代经贸》2013,(18):143-143
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药专业课程设置特点的分析、高等职业院校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探讨,提出了三点提高高职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方法,即把握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意识;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共育,提高高职中药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就业率.职业枝术类学校以就业、职业为办学导向,因此更要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工作,以服务于本校就业.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包括采集和利用.采集信息需要广开门路、主动出击,不能坐等信息送上门,同时要加强对信息的价值判断,以免失误.利用信息环节,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分门别类、匹配,以实现利用最大化.发布信息时传统与新兴传播途径要双管齐下,以保证信息的有效到达.同时对就业信息要进行统计、积累,为调研及学校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是中职生旅游专业毕业生有效就业的重要因素。加强核心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转换能力;加强课程间的融会贯通,使课程效益整体最优化,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加强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层次;创新课程形式,提高学生就业的吻合度等方面对深化中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提高就业的有效性,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4)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学校普遍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虽然颇有成效,但也有力不从心之处。传统"外生性"的就业动力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日渐衰微,学生在"有活儿干"和"没就业"之间迷茫,而就业实际上只有一种理解,矛盾的理解不仅影响了学生,也使学校的就业工作处于尴尬地位,更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良性运作。变革的路径是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和个人理想,挖掘就业的"内生"动力,改变僵化的就业率管理指标,重塑就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张景进  姚新茹 《经济论坛》2004,(19):160-16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比2002年净增67万人,达到212万人,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有70%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高校毕业生成为我国就业问题的焦点,并首次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热点问题。2004年,全国将有280万高校毕业生,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压力依然很大。而近年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冶金类毕业生就业率却持续攀升,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2004年毕业生已被企业提前半年签订一空。透析如此火爆的就业形势,笔者认为有以下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从就业准备视角研究发现,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有着显著帮助,而物质辅助准备的影响很弱;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受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传统观念影响,而物质辅助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的关系不显著。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转变用人观念以及更好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助推器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1999年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度。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国普通高校大幅度地扩大招生,1999—2002年4月扩招了450多万人,扩招人数是扩招前(1998年)全年招生的4倍多。与扩招同样引起广泛关注的是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2000年一次就业率为86%,2001年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80%,专科40%。2002年迎来了扩招后第一批3年制专科(包括高职)学生毕业,根据“2002年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到2002年5月,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仅为53%,近一半的毕业生未落实…  相似文献   

20.
商务英语是近二十年内迅速发展的热门专业,其毕业生在就业时却并不热门,理工科院校的商务英语毕业生就业率在学校处于落后状态.本文以ESP需求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调查我校近两年商务英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结合相关用人单位的意见,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查找商务英语毕业生与市场需求的差距,探讨了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发挥理工科特色,利用大数据时代资源,构建有效的商务英语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