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刑事冤错案的发生与案件自身因素、证据因素、人为因素、制度因素与制度之外因素有关。因此,防范刑事冤错案的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审判法官来说,影响刑事冤错案最核心的因素是证据因素,这是由证据是诉讼中的核心地位所决定的。笔者在对近年来刑事冤错案的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几个典型案例引出刑事冤错案件的揭示过程,进而从证据本身存在虚假可能、证据运用存在错误分析和证据制度存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4)
最高法院对涉及非公经济主体刑事冤错案件的再审纠正,为政策在司法裁判中发挥非正式法源对法律规则缺陷的填补功能,对规则选择、解释和适用发挥指引功能,对符合形式要件但无实质危害的行为予以出罪的法源功能,提供了具有法学方法论意义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余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发生引起人们对刑事司法公正性的质疑,刑事司法的公众认同遭遇危机.该篇文章首先对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的含义进行界定并介绍了其现状,接着分析了刑事司法公众认同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提高公众对刑事司法认同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在司法审判中,仅仅适用制定法无法解决社会中出现的新兴案件.而要建构法治社会,就需要判例制度来弥补立法空缺,填补法律漏洞.审判过程中引进“判例制度”则为我国司法审判提供了更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任何法律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首先是要获得公众的认同.因为只有在公众的认识层面得到支持和认可,才能促进法律的施行,维持法律规范的有效性,达到立法的目的.然而近年来发生的刘涌案、余祥林案以及邱兴华案的判决结果所引起的社会讨论,使我们认识到当前我国刑法的公众认同度不高,尤其是刑事案件的判决在整体上难以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这也使我们对刑事司法得到公众认同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本文探讨了我国刑事司法公众认同度低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希望能够提升公众对刑事司法的认同度,从而借由法律这一社会管理机器,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案件的审判走进了百姓的视野.其中在司法审判中引入公序良俗作为判决的根据,令人关注.本文从适用公序良俗原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两方面入手,肯定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审判中的自身价值,指出了在适用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1996年正式设立了刑事简易程序。从理论上讲,简易程序可以节约司法资源,加快刑事案件的审结,提高审判效率,从而有效缓解我国司法机关的办案压力。司法实践表明,简易程序的适用在分流案件、减轻司法负荷、提高诉讼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将就简易程序中的"公诉人不出庭"现象进行探析,以期有助于该程序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领域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上出现违规"举牌"的案例多达20余起.其中比较典型的是"*ST新梅案",案件审理进程和司法对该问题的判断受到广泛关注.各大学者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表决权限制、如何责令改正等问题,并对此提出必要的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9.
死刑作为最古老的刑罚手段之一,其适用问题一直是刑事法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当今世界,废除死刑的呼声愈来愈烈,已成为一种趋势性的选择.基于现实国情的限制,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具备废除死刑的务件,但严格限制死刑适用,"少杀、慎杀"的基本观念已经为刑事政策所确立.本文主要结合办案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对死刑案件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如何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有效限制死刑,提升死刑案件质量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我国传统上遵循的惯例是刑事优先于民事,民事处于附属的地位,缺乏其应有的独立地位。同时,由于刑事庭审判人员对民事案件专业研究的限制,审判面临的矛盾和困惑使得解决涉及此类案件相关问题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专利技术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各种专利诉讼,而标准必要专利诉讼则成为了最新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华为诉IDC案为视角,通过对案件进行介绍引出FRAND原则,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剖析,并结合案例阐述FRAND原则在司法适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相适应的解决方式.最后,针对FRAND原则在我国司法领域的不成熟,本文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证据的证明程度,是证明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和罪行轻重所使用的刑事证据在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我国运用证据达到证实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标准到底是什么?刑诉法并未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是作了刑事证据要“确实”、“充分”的一般原则性的规定。这是证明程度基本要求。为此,我们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竞价排名服务侵犯商标权纠纷不断增多.大众搬场诉百度商标侵权案成为了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第一案",案件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问题,包括是否该将"售前混淆"行为纳入商标侵权行为,是否该引入"间接侵权"理论,搜索引擎商该达到何种的注意水平等等.这些问题存在着争论,也同时推动着中国商标法立法和司法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退回补充侦查制度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之一,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过程中的退回补充侦查制度对于查清案件事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立法对退回补充侦查的有关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应认真分析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中补充侦查制度的缺陷,以便改革与完善我国刑事补充侦查制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司法信用缺失、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羁押期间的"躲猫猫"事件,到对判决的民意指责,再到判决的执行难,申诉、上访问题突出,都充分表明了司法信用的危机。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于推动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在我国,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暗合的历史传统、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积极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6.
对未成年人采用轻缓的政策是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一部分,对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理应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全面正确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适时采用非监禁化、刑事和解制度等举措,更好的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一些同志的看法,我国现行的刑事审判方式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法院管得过多.我国法院不仅仅对起诉的案件进行形式上的审查,而且还必须进行实质上审查,法院掌握了我国整个审判活动的指挥权.由于法院包揽了诉讼,在开庭前就对案件的证据和事实进行收集和调查,很容易预先就形成处理案件的看法和方案,导致把法官的主观意志强加于整个审判过程.2、控审双方关系过分密切.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强调公检法在职权分工的前提下,为完成惩罚罪犯的任务,在办理刑事案件中,要互通情报,密切协作,相互支持.这对打击和惩罚犯罪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这却使得控审双方之间的关系变得过分密切,在实际工程中常常力求保持趋于一致,案件一旦开庭,  相似文献   

18.
卫霞  马基彭 《经济问题》2023,(11):17-24
破产程序中民刑交叉问题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大难题。通过统计2020—2022年非法集资破产案件法院裁判的相关理由,发现当前我国还没有关于非法集资破产案件刑事程序与破产程序如何衔接的统一规定,以致司法实践中出现同案不同判、刑事受害人损失与破产债权人债权清偿范围计算结果差距较大、刑事退赔“空判”现象发生等问题。因此主张适用“民刑协同”模式:即除在特定条件下适用“先刑后民”外,应当民刑程序共同推进,并优先适用破产法统一清偿,通过平衡犯罪受害人与破产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加强司法管辖机关之间的沟通协调等,妥善解决破产程序中民刑交叉案件的程序与实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李慧娟案引发人们讨论的不仅仅是当上位法与下位法冲突时的如何解释问题,还涉及到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法官是否有权解释法律的问题.尽管我国尚未确立法官的法律解释权,但学术界已基本认可法官审判案件时可以进行法律解释.本文拟通过李慧娟案探析我国的法律解释现状,提出构建一个合理法官法律解释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许红霞 《经济师》2007,3(3):114-115
借用民事领域解纷的调解法来和平解决刑事领域里的轻微案件,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问题,虽然刑事和解的渠道并未畅通,却存在广泛的发展空间。刑事领域这一花絮的绽放,必然推进司法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