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中国内地31个地区1997-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回归,以专利数量为创新衡量指标,得到进口对创新的回归结果,发现进口对本地和邻里地区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从系数量值看,邻里效应远大于本地效应,表明邻里效应更加重要。研发人员数量和物质资本存量邻里效应显著为负,表明地区间在创新生产要素上存在竞争关系。使用不同核算方法下的物质资本存量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确认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提出在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双循环”新阶段,中国仍要坚定地扩大各类产品进口,地方政府在扩大进口的同时需要加强人才和资本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高档消费品已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对象",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适当扩大消费品进口。基于科学发展观、全球新竞争理念及全新开放战略的"顶层设计",通过对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的理念、福利及条件等研究与分析后发现,中国具备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的条件,扩大进口中高档消费品是关乎国民福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美国自华进口对美国经济增长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美国GDP增长与美国自华制成品进口间呈反向长期均衡关系,与自华初级产品进口问则没有这种均衡关系,但美国自华制成品进口不是引致美国GDP下降的原因。美国不应将其经济增长趋缓或下降归咎于中国,中国也应通过扩大进口缓解当前的国内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贸易品种类增长的福利内涵,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种类偏向型进口刺激政策",即刺激进口的政策重点应该是增加进口产品的种类,而不是单纯地扩大现有进口产品的规模。实施种类偏向型进口刺激政策,通过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来扩大进口规模,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外部失衡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种类偏向型进口刺激政策将能充分发挥进口对于改善国内消费者福利、促进制造业生产率进步以及改善贸易条件的政策功能,使进口由"为出口而进口"的扭曲状态向常态回归。  相似文献   

5.
我国进口粮食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工业过程的一般规律,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当前阶段扩在粮食进口是提高我国经济福利水平的内在需求,而加篱世贸组织是扩大粮食进口的外部推动力量,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粮食进口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并给出了风险评价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毛其淋 《经济研究》2020,55(2):148-164
扩大进口对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减少贸易摩擦和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一个准自然实验的框架下,采用倍差法系统研究了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政策实施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变化对中国企业进口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1)TPU下降不仅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的扩大,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企业进口概率、延长进口持续期和提升进口产品质量;(2)从驱动因素来看,生产规模扩张和融资约束缓解是TPU下降扩大企业进口规模的重要渠道,从构成来看,TPU下降主要通过进口种类和进口集约边际扩张途径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扩大;(3)异质性分析表明,TPU下降对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型企业、民营企业进口规模扩大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从产品类型看,TPU下降对企业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资本品进口,而对消费品进口没有明显的影响;(4)TPU下降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和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以及促进了企业创新,进口贸易尤其是进口种类增加和进口质量提升是TPU下降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进口对我国乳品产业安全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聚国  刘艺卓 《技术经济》2010,29(2):60-63,102
本文构建了评估我国乳品产业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从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和产业成长性这三个方面,就乳品进口对我国乳品产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乳品生产不具有竞争力,乳业进口依存度较高,产业控制力较弱,乳业的成长空间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乳品竞争力、有效利用关税措施调节进口、采取非关税措施保护我国乳品产业、不再给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和扩大乳品内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受俄罗斯出口政策调整影响,满洲里口岸进口商品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过去占进口货物半壁江山的原木数量逐渐减少,而板材进口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年上半年,原木进口463万立方米,同比下降33%;板材进口5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  相似文献   

9.
葛阳琴  陈悦 《技术经济》2022,41(7):120-131
在当前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和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双重背景下,本文基于高度细分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从企业就业的二元边际视角评估了2000-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就业动态,并实证检验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制造业就业动态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制造业净就业无显著影响,但对其背后的就业动态影响显著;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就业动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抑制企业进入和促进企业退出,且该影响随着地区、企业所有制、贸易模式的变化而呈现差异。机制检验表明,进口竞争通过抑制企业生产率阻碍企业进入、增加企业退出。此外,考虑上下游产业关联后,进口竞争对就业动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文章研究结论表明,除了就业总量增长外,微观企业层面的就业动态对于“稳就业”目标的实现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政策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要利用机电产品进口来加快国外先进技术转移,从而达到提升我国制造业结构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标,必须结合加入WTO的条件,对我国目前的机电产品进口政策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通过政策高速充分享受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重要原材料进口现状及其对经济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庄芮 《经济学家》2005,(5):45-51
“入世”以来,我国钢材,铁矿等重要原材料进口增势明显,其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倍受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钢材以及铁,猛,铜,铬,氧化铝等重要金属矿产的进口现状,并探讨了这一现状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相关理论包括:1.目前我国钢材进口增长主要集中于高端产品,进口主因是国内供应存在结构矛盾,由于进口钢材主要是在品种结构上,而不是在数量上补充我国市场,因而总体不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其负效应可能集中于钢铁企业本身,2.我国铁,猛,铜,铬,氧化铝等重要金属矿产日前依赖进口,因为这些大都属于国内中长期“不能保证”甚至是“资源短缺”的矿产,这些矿产的进口实际上保障了我国经济安全。但与此同时,它也增加了我国经济安全的潜在风险,因此,其影响可谓“稳中有忧”。  相似文献   

12.
周丽萍 《当代财经》2021,(11):101-111
基于企业-产品层面数据,采用双边连续差分法,间接评估了数字贸易进口对企业间工资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传统进口贸易相比,数字贸易进口会促进企业间工资趋于均等化,这种促进效应主要源自行业内企业工资差距的缩小和工资水平中等偏上的企业的工资趋向行业内中位数工资.数字贸易进口可以通过减少距离成本、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和提高进口贸易速度推动企业间工资均等化发展,但也会因价格差距的拉大而削弱其促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开展数字贸易进口容易引致就业"替代效应"和进口"鲇鱼效应",这两种效应均会扩大企业间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资源进口市场结构比较集中的情况下,为了有效降低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需要考察我国与主要资源进口来源地的依赖关系,以明确在国际资源市场上谁是我们可靠的供应商,对这种可靠性的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基于贸易的资源安全政策。本文通过考察我国从某国进口资源数量及我国进口该资源的总数量、该国对我国出口资源金额及该国的总出口金额、以及该国在国际资源市场上的地位等因素,计算出我国对各资源进口来源地的依赖系数,作为评估我国资源供给安全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外贸顺差激增的认识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外贸顺差激增倍受关注。一般贸易、私营企业贸易顺差激增等特点是不同往年的。产能过剩是造成贸易顺差激增的主要原因。未来一段时间,应采取扩大进口、控制产能和扩大内需等措施解决外贸顺差激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有关"扩大进口能否抑制通货膨胀"的若干理论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分别以CPI和GDP平减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的代理变量,基于我国1994Q1-2011Q4的数据和一个修正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实证检验了扩大进口对通货膨胀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扩大进口确实会对我国的通货膨胀产生抑制作用,虽然这个抑制作用在数量上很小,在统计上却是显著的。论文根据有关研究结论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石油进口量激增和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下,用于石油进口的巨额外汇支出给我国经济带来极大风险。本文拟从国民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积极角度探讨我国石油进口的国际支付风险,并运用回归、弹性分析的定量方法判断我国石油进口支付问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环境经济》2006,(9):I0032-I003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 为进一步加强对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以下简称“进口废物”)的环境管理,规范进口废物审批,杜绝非法倒卖同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等违法行为,防止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过程造成环境污染,现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军 《经济论坛》2002,(11):14-15
加入WTO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大大改善,一些国家旨在限制我国产品进口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歧视性贸易壁垒,将由于和WTO的有关原则相违背而取消。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全面扩大我国产品出口,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无论是从中国的客观国情,还是从出口导向本身的理论缺陷来看,加入WTO后,中国都不应实施全面的出口导向战略,而应选择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兼施互补的综合外贸发展战略。一、外贸模式的选择1.大国经济特征与进口替代的必要性。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都表明,一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的关联度和…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利用1978年~2008年期间的数据,对我国对外贸易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对外贸易总额、进口和出口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表现为倒U型,符合库兹涅兹假说。目前,对外贸易总额、进口、出口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都表现为正相关,处于拐点之前;综合考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小于进口商品结构优化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总效应表现为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我国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期实现对外贸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从制造业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及产业内升级视角出发,构建多维制造业升级指数,利用2007—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验证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不仅有利于制造业整体升级,而且还有助于制造业朝着高级化方向发展和产业内升级;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借助生产性服务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竞争效应、消费需求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制度创新效应和环境负担效应诸多方式间接对制造业升级产生影响;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力度最为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升级。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应采取扩大高质量生产性服务进口比重,有序推进生产性服务对外开放,提升生产性服务进口便利化水平,深化生产性服务多双边合作的体制机制等措施,有效发挥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