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学生就业模式由统包统分、有计划的双向选择到市场调控的自由择业的演变,毕业生就业已经走向市场化阶段。在自由选择的阶段,高校应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就业岗位,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建立一批就业基地,形成一个以基地合作为中心的大学生就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8,(4)
在当今社会,找工作、"铁饭碗"已经不再是人们就业的首要选择。人们在择业就业方面从就业到创业的心态与行动的转变已经越来越多也更为完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之下,高校应当抓住机遇,对当前学生就业创业这一困难问题有所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当研究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模式,立足于实际情况探索并构建适合当前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的教育模式。文章首先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国内外关于创新创业的一些情况,最后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创业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指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于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最后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如何在培养模式中体现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基于演化变迁视域,文章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发展脉络和变化规律,发现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演化变迁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了新生代大学生“目的性/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模型”,报告了新生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运用计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全国范围2533份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新生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之前各时代是一种继承和发展关系,同时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得出:“自我实现、地位追求、家庭维护”是其择业最深层次的驱动力,“匹配相容、薪酬声望、福利待遇、轻松稳定”是其择业的具体标准。研究最后探讨了新生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背后的成因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文章的研究结论能够为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以及用人单位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与组织匹配的招聘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人与工作匹配招聘模式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人与组织匹配的新招聘模式.新的招聘模式强调招聘过程达到互补匹配和一致匹配,以及其给组织带来的好处.新招聘模式的实施流程包括三个主要的步骤:即评价工作环境、推断需求的人员类型以及设计甄选技术.但是这种招聘方式在实施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理论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镇 《经济学动态》2005,(5):14-118
进入模式的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决策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对跨国界经营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三十年来,如何选择适当的国际进人模式一直是国际经济学家和跨国公司管理学家关注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并涌现了大量的文献成果。本文将介绍和评述关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理论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并指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人与组织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招募并留住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将是促使公司维持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优势和根源所在。传统的基于人与职位匹配的招募模式未能考虑组织文化与员工个性特征的匹配,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基于人与组织匹配的招募模式综合考虑了人与职位匹配、人与组织匹配两个方面。分析了基于人与组织匹配的招募过程,并对潜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人与组织匹配的招聘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招聘模式——人与组织匹配招聘模式。新模式不仅强调应征者综合技能与特定的工作岗位要求匹配,而且还考查应征者内在特征(个性、价值观、目标、态度)与组织的主要特征(文化/氛围、价值观、目标、规范)之间的匹配。本文重点探讨了人与组织匹配招聘模式的步骤和策略,分析了此模式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9.
关于会计模式及其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传模 《现代财经》2000,20(7):37-40
本文对目前中外比较会计研究中在会计模式的本质和分类问题上的某些认识进行了分析,了会计模式的涵义,特征及本质,指出了会计模式划分的意义和原则以及指导会计模式划分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模式划分的方法,即以一般模式和具体模式为主体的多层次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企业需要不断调整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动态匹配。应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3家企业信息技术匹配的动态调整模式和匹配程度变化,并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确定信息技术匹配动态调整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企业信息技术匹配动态调整存在理想轨迹、矛盾决策、过量改革及飘忽立场等4种基本模式;②动态调整后,企业信息技术匹配程度可能发生变化,这取决于调整前的信息技术匹配程度及其调整模式;③市场竞争激烈、国家政策支持、客户需求变化、企业认识变化、管理模式创新等因素影响企业选择信息技术匹配动态调整模式。基于3家中国企业的多案例分析结果,可为我国企业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动态匹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