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2012年第2期)五、关于两部门及其转换影响收入差别的讨论除了重视劳动差别、劳动供求和剩余/生计比等制约公有制经济中收入差别的主要因素之外,在中国这样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中,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理论也特别强调二元结构转换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这似乎也存在疑问。有人说,"库氏倒U"理论不也  相似文献   

2.
《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批复,标志着中央将着手解决环首都贫困带问题,保定市共有涞源、阜平等8个县属于该片区。测算了2000—2011年保定市城乡收入差距,并把保定市7个贫困县独立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其城乡收入比。继而探讨保定市连片贫困长期存在的原因,并对区域贫困治理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卫柏  于晓媛  袁鹏举 《经济地理》2019,39(11):175-182
文章利用贵州省3个民族自治贫困县341户贫困农户调研数据,采用Probit计量分析模型和广义精确匹配方法研究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和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扶贫使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参与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生计模式的占比分别提升了13%和15%,但产业扶贫对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外出从事非农务工和经商活动影响并不明显;与此同时,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显著提升了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的特色农产品种植收入、特色畜禽养殖收入和总收入水平,降低了外出从事非农务工活动收入,但产业扶贫对经商活动收入和贫困农户人均收入影响并不明显。因此,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在提升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增收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效果较为明显,民族地区贫困农户在产业扶贫项目引导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特色农产品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并降低外出从事非农务工活动的时间,实现民族地区贫困农户生计模式向特色农业生产转移。  相似文献   

4.
倒U曲线的“阶梯形”变异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正> 随着公有经济从低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发展,收入分配差别将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长期趋势,此即倒U理论模型(陈宗胜,1991)。本文先对倒U曲线进行数学论证;然后将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引入分析,论证“阶梯形”收入差别曲线。 一、倒U曲线的数学证明 笔者对公有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差别倒U曲线的阐释,主要是通过揭示这样一些变量关系而进行的:劳动差别、劳动供求、剩余—生计比、两部门结构转换等。(陈宗胜,1991)其中前几个因素同收入差别的关系都是单调正相关的,对这些关系的检验主要是经验问题;最后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组数据测度中国农村贫困和不平等:1995-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分组收入数据,通过估计Lorenz曲线测算了1995-2004年我国农村的贫困和不平等状况.文章分别用国家统计局绝对贫困线、1天1美元国际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测算农村贫困,并比较测算结果差异及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发展方式逐步从增长型向分配型、从生产型向消费型、从建设型向民生型转变的过程中,回顾和总结学术界关于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讨论显然是必要的。文章从多个方面回顾、分析和考察了"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理论"这一理论模型提出后的争论焦点及演变过程,包括围绕这一理论所讨论的主要内容,比如有关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条件的比较分析,有关劳动差别、劳动供求、剩余/生计比以及农村收入差别大于城镇差别等两部门内部各种因素的趋势、二元结构部门转换影响收入差别的讨论,有关国有资本积累及改革引起的民营资本积累、税收政策和体制改革对收入差别变动趋势的影响的讨论,以及这一理论在中国的验证等。分析表明,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差别还在沿着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曲线的前半段逐步呈"阶梯形"上升,但上升的势头已经趋缓,并且个别方面比如城市化等因素导致的收入差别已经初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城市贫困家庭贫困度综合测量指标体系建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地测量贫困家庭的贫困度,采用准则效度的检验方法,选择了城市贫困家庭的住房状况、耐用消费品的拥有、月支出、月收入、负债情况等变量进行测量,并转化为标准分的形式,构建一个定距层次的贫困度测量的综合指标体系.用该指标体系测量贫困家庭的贫困度,比收入法更准确,比支出法更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扶贫和可持续生计的重大战略措施。选取广西环江县金桥村典型移民安置区,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对生计资本和生计稳定性测算,分析在移民政策下,金桥村移民和原驻民两类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稳定性以及二者耦合协调等级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原驻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高于移民,具体表现为原驻民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较高,生计与收入多样性、土地利用效率较高,但自然资源依赖度高;移民得益于政府扶贫政策,与原驻民发展差距缩小,但收入依赖性较高。二者可持续生计的耦合协调度均为中级协调,表现为生计稳定性提升的速度低于生计资本增加的速度。最后,研究提出农户生计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陕南移民搬迁农户的贫困类型和成因有利于建立精准的扶贫工作机制。本文基于2011年陕南安康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移民搬迁农户贫困类型的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考虑收入和消费标准,可以将移民搬迁农户分为选择性贫困、暂时性贫困和持久性贫困三种类型。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比贫困线低的农户所占比例为28.57%,这种贫困类型属于选择性贫困。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自愿搬迁和集中安置对农户摆脱持久性贫困有显著帮助,而2011年的搬迁农户更容易走出选择性贫困陷阱。此外,农户的家庭和社区特征以及生计类型对他们是否陷入贫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缓解多维相对贫困,因地制宜制定农村低收入家庭相对贫困防御机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落脚点。研究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与生计多样性的耦合关系为世界减贫提供理论参考。以阜南县686户受访家庭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相对贫困测度模型、生计多样性测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度不同生计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程度,探究低收入群体生计多样性和生计可持续发展路径。结果表明:(1)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具有一定差异,外出务工型农户相对贫困程度最低,相反,政府兜底型农户相对贫困程度最高。(2)生计多样性测度结果显示,兼业型农户指数最高,农业主导型和外出务工型次之,政府兜底型农户生计多样性指数最低。(3)受访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与生计多样性耦合关系类型多属于过渡类。不同耦合协调类型农户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是家庭因素、经济条件、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转型时期我国多维度贫困测算及其分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Watts多维度贫困指数,从收入、知识和健康三个维度对我国转型时期多维度贫困进行测算,并进行夏普里分解的测算结果表明,1990-2003年我国多维度贫困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收入贫困下降最多,健康贫困下降最少。另外,在整体义务教育水平提高的同时,部分人口教育年限却在下降,说明教育发展很不均衡。运用多维度方法测算贫困,便于人们识别贫困人口在不同维度上遭受的痛苦,并为政策制订者制订更具针对性的差异化和组合式反贫困政策提供依据,提高反贫困政策的瞄准效率。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贫困的成因源自收入的差别,贫困人群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长期贫困者,长期贫困是指脱贫难、返贫率高的人群,它的主要特征是资本的缺乏和贫困特征的跨代传导。该文提出: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和相应的经济政策,都和消除长期贫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影响长期贫困的宏观政策中,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制定和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时,要处理好经济稳定与减贫目标、经济增长和消除不平等、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公共支出和治理能力、增加收入和可持续生计、增加收入和增加资产之间的协调。进而,提出了中国消除长期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吴孔森  刘倩  张戬  杨新军 《经济地理》2019,39(12):157-167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获取研究数据,按照调整的VSD脆弱性评估框架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户生计脆弱性,应用障碍度模型识别生计脆弱性形成的主要促成因子,并对研究区农户生计适应方式及适应模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生计脆弱性与生计暴露度—敏感性指数整体呈现随农户生计非农化水平增加而减小的特征,适应能力呈现出兼业型(农兼户和兼农户)农户高于专营型(纯农户和非农户)农户的特征;②不同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在各维度主要促成因子具有趋同性,种植业收入比重、人均水资源配给量、饮水质量、人均劣质耕地量、人均非农收入、农技培训应用情况、住房情况与大牲畜资本量等分别从不同维度促进了生计脆弱性的形成;③根据生计脆弱性促成因子与适应行为选择,可将研究区生计适应总结为"节水技术+设施农业适应模式""种植结构调整+节水技术适应模式"以及"种植规模削减+劳动力转移适应模式"等三种适应模式,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具有积极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尼系数是测算收入差距最经常使用的方法,非常便于国际间的比较,民众也不会感到陌生。但是对于基尼系数的具体求解过程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四种,即:等分法、平方差法、协方差法和矩阵方法。基尼系数目前已成为度量收入差距常用的经济范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广义帕累托洛伦兹曲线模型以及洛伦兹曲线与收入密度函数间的理论关系,构建了一种利用分组数据测算贫困指数的新方法,并使用统一的贫困线标准测度我国农村FGT贫困指数。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各项农业政策的减贫绩效,研究发现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户贷款有利于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但由于贫困者在资源获得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贫困与非贫困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贫困群体内部的不平等程度在不断扩大,而增加农村教育支出能够保证贫困群体更多受益。  相似文献   

16.
易地扶贫搬迁的瞄准精度和识别的有效性对该项活动意义重大。本文基于陕西安康市140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Probit、MLM和PMT模型检验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目标识别的决定性因素、发生瞄准偏差的原因和提升瞄准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生计资本、生计环境均是影响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目标识别的重要因素;"应搬未搬"农户相较"搬不应搬"农户在家庭资产、信贷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表现出明显劣势;移民搬迁项目保持高遗漏率,非贫困农户渗漏的情况比较严重。政策错误识别的原因在于当前政策实践中的"收入贫困"与移民搬迁瞄准机制存在错位,瞄准对象涵盖了更为多样的贫困类型。代理家计调查法在识别和判断贫困农户方面适应性强,但对于非贫困农户的排除作用非常有限。据此,本文提出了解决贫困人口公平有序"搬得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当今扶贫攻坚的主要战场,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及贫困类型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关键。从多维贫困指数及发生率角度探讨我国扶贫问题已成为当今国内研究的焦点。在科学、系统设计多维贫困测算指标的基础上,以武陵山片区扶贫重点市(州)为例,构建基于"单维度、多维度识别及贫困加总/分解"多维贫困测算法对研究区域贫困人口进行测算与分析。利用Kriging法对非样本点进行空间插值,从而系统、合理地分析研究区域多维贫困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武陵山片区农村家庭存在多个维度的贫困,多维贫困发生率较高,多维贫困家庭达到了70.9%,重度贫困家庭达到了40.1%;多维贫困指数较高,其中燃料、人均收入、教育年限对贫困指数的影响较大;此外,不同地区各贫困指标差异不同,地处武陵山片区的怀化及湘西自治州的农村多维贫困问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张琳 《经济研究导刊》2013,(10):164-165,180
住房支付能力度量方法分为比率法和剩余收入法。基于中国住房供应体系,构建剩余收入法方法论框架,定义住房支付能力、首付款支付能力、还款(或租金)支付能力等概念。以2009年青岛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家庭为实例,对青岛市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可支付能力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所构建的剩余收入法方法论框架可用于研究不同城市不同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9.
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09,自引:2,他引:109  
在我国近些年的经济生活中 ,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与蔓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测算了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 ,并对体制转轨时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发生机理给出经济学诠释。我们测算的结果显示 ,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是导致全国 (及城乡 )居民收入差别“非正常扩大”的基本因素 ;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制度缺陷”是体制转轨时期我国非法非正常收入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构建有效的农户财富状况指标是研究农村贫困和疾病问题的基础。本文利用一组数据,参照可持续生计的分析框架,构建以资产替代收入和消费来反映农户财富状况的指标。研究发现,农户财富状况指标比通常所用的村干部对农户经济状况的主观评价、农户收入及消费指标更能反映农户财富的动态状况;农户财富状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户的人力资本发展。本文最后对构建的农户财富状况指标优缺点及其在健康问题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