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路曲 《经济问题》2000,(11):46-49
东亚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是政府主导型的政治--经济模式,政府在制定发展计划、实行宏观调控、控制金融业、依靠国有企业甚至干预私有企业方面都深深地卷入了。这种模式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留下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各国都在程度不同地进行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这主要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际经济接轨为目标。但政府主导型是东亚各国习惯性的管理方式,它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因此,目前东亚深层次的改革还有待于下大力气推进。  相似文献   

2.
关于“东亚模式”的制度性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在战后取得的巨大成功,人们将东亚的现代化进程总结为“东亚模式”。亚洲金融危机后,一些经济学家对“东亚模式”提出了质疑,引起广泛的争论。虽然危机已经过去,但如何看待“东亚模式”仍是当前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东亚模式”的含义对“东亚模式”的解释不尽一致,大致有以下几种论点: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2、“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模式”。即认为东亚模式是指近几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整套发…  相似文献   

3.
后经济危机时代,如何确保经济实现共赢发展?面对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现状,我们必须对未来如何深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为此,对以东盟为先驱和奠基石的东亚、东亚太和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路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东亚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日本于20世纪初率先实现了近代化,20世纪60年代又再次崛起为现代化的世界经济强国;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现代化,成为新型工业化国家;东亚的中国和东南亚的"亚洲四小虎"、越南也处于现代化的快车道上。东亚的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密不可分,是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全球化在东亚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东亚国家和地区也为其他后发国家树立了迎接全球化机遇和挑战的良好榜样。  相似文献   

5.
翁博 《时代经贸》2008,6(9):10-12
东亚经济奇迹的经验集中体现为世界银行所定义的“东亚模式”。东亚发展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完成和支持相关发展目标的实现,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使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倡导“经济立国”的经济优先主义,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东亚发展型政府在缔造东亚经济奇迹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促进发展的强大决心推动着国家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政府推行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有效的经济和产业政策并进行了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国际上常用的两种国际竞争力计算方法 (IMD或WEF) ,指出了它们的异同 ,分析了东亚经济模式的共同特点 ,用IMD或WEF的统计数据对东亚八个经济实体 (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 )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指出政府政策对各国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本文的比较分析结果对深入认识东亚经济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周博 《时代经贸》2008,6(7):94-95
长期以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落后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东亚是世界上差异最大的一个地区,主导权、经济、主权、历史和宗教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制约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尽管目前离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还很遥远。但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已不可逆转。本文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长期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向。在欧元成功实施和拉美国家美元化取得进展以后,东亚货币合作被列入了地区议事日程。中国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整体经济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在亚洲以至世界经济中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东亚货币合作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也需要东亚货币合作,中国和东亚在货币合作方面相辅相成。在东亚货币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的进程中,中国不仅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这一进程,而且应该成为推动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9.
论战后东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基于人力资本扩张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东亚经济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两轮增长,分析东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三个方面金融资本投入的增加和人力资本的迅速扩张,以及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根据东亚经济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经济发展,东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是人力资本的扩张,而且若要保持东亚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最优货币区、货币危机和货币竞争等理论和东亚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针对东亚货币合作的需要,结合货币合作理论和现实依据,东亚货币合作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建立东亚货币基金,第二建立完善的东亚汇率制度,第三建立单一货币区,启动东亚元。最后论述东亚货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笔者的隐忧。  相似文献   

11.
郭岚 《经济咨询》2007,(3):47-51
一、东亚货币合作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 二战后,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经济的全球化就使得一国的国内经济乃至跨国经济中的金融活动极其不稳定。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由于其一体化程度较高以及相对经济差异不大成为而成为民族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始终落后于欧洲和美洲的区域合作步伐,其中既有外在的因素,亦有东亚内部的因素。东亚经济一体化既存在强有力的动力机制,又存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经济发展层次的不同、利益取向和历史遗留问题等一系列因素的约束。加快东亚区域内经济合作的步伐,对于整个东亚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这一点在东亚各国已经达成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13.
陈仁泽 《经济》2005,(8):62-63
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东亚经济很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区域内投资合作必须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日前在威海举办的“东亚投资论坛”传递出这样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总体上东亚与美国经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近三十年来东亚对美国经济依赖程度加大。在贸易和金融领域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东亚对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二是东亚国家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并且东亚各经济体与美国利率的趋同性也在增强。东亚对美国经济形成依赖主要归因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东亚地区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东亚地区的"美元本位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合作迅猛发展。纵观其发展,我们发现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模式趋向复杂化、多样化,许多现象用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已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东亚经济合作的实践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传统的区域一体化理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日韩和东盟(简称10 3)区域内多边与双边经济合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东亚展望小组提出了“东亚共同体”的理念,东亚研究小组也提出了东亚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东亚区域是否具备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合作各方的经济是否具有互补性?本文在详细计算10 3各国贸易品显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10 3区域内各国贸易品的比较优势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合作各方之间的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而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相似文献   

17.
兰钦妹 《发展研究》2004,(10):31-3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融入世界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缓慢。由于外部和内部某些力量的作用,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制约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东亚经济与后工业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鸿 《经济问题》2000,(11):50-53
以美国为首的后工业国家率先占领信息产业经济成果,创造了90年代的经济繁荣,成为今日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中心。东亚经济的再次回升并不会摆脱其在后工业时代的受制约地位。重要的课题是工业国家如何在世界经济格局中选择最佳的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黄宁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86-189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相互依赖理论以及“支配-依附”理论,研究能力结构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的差异分析和东亚其他国家能力结构的评价,说明中国能与东亚不同能力结构的国家开展持续稳定的经济合作,并通过实证予以证实。中国能够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参与是东亚经济合作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20.
东亚经济奇迹的经验集中体现为世界银行所定义的"东亚模式".东亚发展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完成和支持相关发展目标的实现,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使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倡导"经济立国"的经济优先主义,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东亚发展型政府在缔造东亚经济奇迹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促进发展的强大决心推动着国家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政府推行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有效的经济和产业政策并进行了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