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深化理论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凌峰  徐德富 《时代经贸》2007,(5Z):84-84,86
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深化及其相关理论,然后运用金融深化理论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金融深化进程,根据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金融机构企业化、市场化,利率市场化以及深化资本市场来促进我国金融深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一、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的缺陷分析 关于金融自由化的理论中,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他们把分析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典型特征和产生根源,考察了这些金融抑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取消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主张。他们的政策主张是非常直接的,  相似文献   

3.
从早期的关于金融功能的相关理论,诸如金融深化论、金融抑制论,直到现代金融效率观以及最适金融结构论,学术界对于金融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新金融效率观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更科学地去重新审视融资机制问题,从而为促进金融效率的量化研究和最终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健全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融排斥理论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排斥理论是一门新兴的金融经济学理论,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文章介绍了金融排斥的内涵、成因与后果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并结合实际,对我国国内的金融排斥现象进行剖析,指出深化金融排斥理论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凤京 《当代财经》2007,(6):121-128
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出现扭曲、被削弱、萎缩,以及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等现象,理论界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其主要包括: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的扩展、反对与完善M-S的理论、有关金融脆弱性的现代理论研究、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金融自由化排序理论等.这些理论从内因和外因、宏观和微观多角度地对金融自由化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实践来说,理解金融自由化的关键就是:为什么频发的金融危机主要出现在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而从整个金融自由化发展的进程中多角度地来理解金融自由化,而不是单纯地用任何单一的方法来研究这一复杂的课题,应当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金融深化是缓解金融压抑、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广义的金融深化是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的一系列促进金融部门发展的政策组合,但金融深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金融自由化。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积极谨慎地推进金融深化,最大限度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在金融深化过程中,同时需要通过改革金融体制、加强金融监管和开展国际协调等多种手段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7.
新金融发展理论的构建与中国效率型金融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军 《财经科学》2006,(7):13-21
金融发展理论的系统比较表明,如果说金融深化论代表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兴起,那么,金融资源论由于赋予了全新的金融效率观,则代表了金融发展理论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循此思路,本文对金融资源论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金融发展理论的构想,并对中国效率型金融变革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8.
金融约束理论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玉镏 《生产力研究》2008,(13):103-105
在发展中国家为摆脱金融抑制,采取了金融深化的各种措施,但金融自由化的结果离理论描述的相差甚远,这样产生了金融约束理论,要求国家采取政策产生租金,其中的一些观点对我国当前的金融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李清泉  李美清 《经济师》2005,(10):38-39
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金融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金融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选择金融改革的战略方向?文章从金融理论与实践双角度论述了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即金融自由化、金融改革步骤上应采取逐步推进,在进行金融深化的同时,还需适当强化对金融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沈红珠 《时代经贸》2007,(6Z):107-107,109
金融创新对金融深化产生推动力,同时金融深化促进金融创新。这种互动性取决于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健全程度。通过调整金融创新对金融深化的作用机制,可以改善金融深化的运行状态,进而推动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的发展。广义的金融创新是对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的创新。而金融创新对金融深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包括对货币化的影响和信用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金融深化的主张进行理论研究,然后对有代表性的世界各国金融深化改革进行对比,总结得出金融深化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历史动态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存在的金融抑制问题,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一个能准确生动地反映中国金融抑制程度动态变化的综合指数。然后用协整理论检验了中国金融抑制对金融深化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抑制的放松会促进金融深化。虽然中国金融抑制的现实与麦金农和肖理论分析的假定前提并不完全一致,但实证的结果支持麦金农和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 70年代初,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深化论",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些国家必须进行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深化"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利率自由化,放开对金融市场的严格控制,依靠市场机制作用提高金融业的效率.这一理论的提出,既符合当时的世界金融自由化潮流,又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的要求,因此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赞同和推广,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实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春梅 《时代经贸》2007,5(2X):120-122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金融深化以来,该理论逐渐发展成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金融抑制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一些政蓑、措施。  相似文献   

15.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金融深化以来,该理论逐渐发展成为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金融抑制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的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由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的路径选择及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斐 《经济师》2004,(5):240-240
文章论述了在由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的路径选择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应考虑的现实问题 :虽然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终极目标 ,但金融约束是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改革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时 ,在金融深化的整个阶段中都应时刻警惕金融泡沫 ,对本国金融深化的国际化进程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史福厚 《时代经贸》2006,4(9):66-67,69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是通过专门研究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进入九十年代,通过对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反思,有对金融深化理论或补充和完善的,也有经济学家用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思路进行研究的,较有影响的有金融约束论、金融效率论等。  相似文献   

18.
金融资源理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金融发展理论。麦金农和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七八十年代以来,一些拉美国家与东南亚国家进行了“金融深化”的改革,使该理论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发展中经济和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和金融的不断融合使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化经济转变为经济金融化趋势。经济金融化客观上要求通过金融深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指出,金融相关率(FIR)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衡量指标,该指标的变化情况表明经济金融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经济金融化中,西方发达国家走在前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金融化程度提高幅度很快;我国在经济金融化过程中应该通过金融深化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步伐。具体来讲,首先应逐步确立金融体系在经济体制中的核心地位;其次是适应经济金融化趋势,改变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再次,正确处理金融深化同金融宏观调控的关系,以加强金融调控来促进金融深化;另外,应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分工:一种新的金融发展分析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工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将斯密的分工思想引入金融领域,从理论规范分析上提出一个以金融分工为核心的金融发展分析框架,以揭示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作者认为,金融的本质是资源,金融分工是金融发展的微观机制,金融交易效率改进促进金融分工进一步深化,而金融分工演进又推动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金融发展过程就是金融分工及其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