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评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世界第6大都市圈。加入WTO后,长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旨在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大陆桥视野》2008,(11):69-69
近日在上海发表的《2007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显示,到2018年左右,长三角都市圈将有望赶上东京都市圈,在总量上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大都市圈。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四个中心"和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立军  朱海就 《经济地理》2004,24(6):753-757
上海提出的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必须由苏浙沪三地共建才能实现。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是多极的,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一极;应从经济地位和经济关联度而不能仅从地理、交通来考虑上海大都市圈的外延,一些距离上海相对较远,但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亦应纳入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应推进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江南 《江南论坛》2008,(10):62-62
最近在上海发表的《2007中国都市圈评价报告》显示,到2018年左右,长三角都市圈将有望赶上东京都市圈,在总量上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大都市圈。  相似文献   

5.
王信川 《经济月刊》2003,(10):60-62
随着CEPA的实施,香港、澳门、珠三角将整合为一体化的大都市圈。这个“大珠三角”的GDP是“长三角”的近两倍。  相似文献   

6.
试用重力模型研究小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的小城市面临着先天不足的难题,城市发展缓慢,东中西的差距越来越大,因而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障碍。大都市圈层内的小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并用重力模型分析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对圈内的小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小城市应依靠交通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大都市圈来发展自己这一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一、国外大都市圈或首都圈产业布局规划与实践发达国家大都市圈特别是首都圈的城市发展、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由来已久,经历了上百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其中巴黎和东京大都市圈及首都圈的发展与问题最具典型性,值得北京认真地研究和借鉴。(一)世界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1.城市化、郊区化现象与基本规律。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世界大都市圈约有50~100公里的半径,包括中心和外围几个圈层。从这些大都市圈内部的人口结构变动看,一般都走过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等阶段。在城市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国际大都市圈演绎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中心城市集聚扩散运动的规律,指出长三角国际大都市圈目前只是处在集聚扩散运动的早期阶段,其表现形式以集聚为主,扩散的主要形式是“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范围内的‘核心-边缘’扩散,以及以远郊县市建府为主体的强制性扩散”,扩散的空间范围有限,这是由上海这个核心城市的综合实力,都市圈发展阶段性规律以及运输成长等因素决定的。因此长三角区域外围城市政府当前的注意力不应该仅仅集中在如何接轨上海的实战上,本文为长三角各城市政府提出了要积极融入周边城市图发展的设想,为长三角各外围城市接轨上海提供新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CEPA的实施,香港、澳门、珠三角将整合为一体化的大都市圈。这个“大珠三角”的GDP是“长三角”的近两倍  相似文献   

10.
郭湖斌 《经济前沿》2008,(12):27-29
文章通过对“长三角”1990-2006年各个城市货运量的分析,探讨“长三角”经济圈货运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并以此来推断“长三角”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几年来,有关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圈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多。本文从哈尔滨大都市圈发展的实际出发,揭示其发展所具备的条件、背景和机遇,提出建设大都市圈的预期模式及主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苏锡常看长三角,行政区划与圈域经济之间的顽强冲突,乃是当前组建都市圈必须谋求解决的关键性矛盾。苏锡常是江苏省域内的城市群密集地区,同时又是在大上海的强辐射下,处于长三角大都市圈域内。在这里组建苏锡常二级都市圈,所遇到的行政区划壁垒难以突破的难题,更有其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胡捷 《江南论坛》2011,(5):44-45
“十二五”时期,一方面,苏州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上海大都市圈和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加快发展,为我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太仓原有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弱化,生态环境压力正在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克难奋进,乘势而上。从城厢镇的实际出发,形成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牛征 《经济论坛》2005,(22):13-14
1957年,法国学者戈特曼提出了“大都市带”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基本条件,这个理论对20世纪下半叶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给予了经典概括。按照戈特曼的理论,中国目前只有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区域具备形成“大都市带”的初步条件。这三个“大都市带”分布在中国沿海的北部、中部和南部。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都市圈可达性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德根  章鋆 《经济地理》2015,35(2):54-61,53
利用成本加权栅格法分析非高铁与高铁条件下长三角地区5大都市圈的最短旅行时间的可达性和一日交流圈等时圈格局变化。结果显示:1都市圈高铁站点城市成为时间收敛最大受益者,非站点城市可达性也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25大都市圈等时圈均沿高铁线呈轴向态势向外推移明显,表明高铁对都市圈空间拓展具有较强的轴向引导作用。3高铁扩展了5大都市圈一日交流圈范围,覆盖范围几乎达到100%,1h和2h等时圈覆盖范围均有不同程度扩展,表明高铁条件下,都市圈内部城市以及都市圈之间重要核心城市的时间距离拉近,实现跨城市当日流动,形成"同城效应"。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大都市圈特别是首都圈的城市发展、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由来已久,经历了上百年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其中巴黎和东京大都市圈及首都圈的发展与问题最具典型性,值得北京认真地研究和借鉴。(一)世界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1.城市化、郊区化现象与基本规律。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世界大都市圈约有50-100公里的半径,包括中心和外围几个圈层。从这些大都市圈内部的人口结构变动看,一般都走过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等阶段。在城市化阶段,中心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在郊区化阶段,中心城市人口下降,而外围地区人口迅速增加;在逆城市化阶段,整个圈域包括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区的人口都在减少;在再城市化阶段,中心城市或中心地区人口和产业重新增加。目前,巴黎大都市圈处于绝对分散的郊区化阶段,伦敦大都市圈处于郊区化到逆城市化的过渡阶段,纽约等美国大都市圈出现再城市化现象,而东京大都市圈跨越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阶段,直接进入新一轮城市化阶段。2.空间开发与产业布局。半个多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大都市特别是首都城市的規划思想不断发展。伦敦突破1944年大伦敦规划的同心圆封闭布局模式(中心城-隔离带-卫星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大伦敦发展規划就沿三条主要快速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在其终端分别建设三座具有“反磁力吸引中心”作用的城市;1995年以来,又沿泰晤士河构建30英里长的多中心发展轴线,使城市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解决伦敦及周边地区经济、人口和城市的合理均衡问題。莫斯科针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将大型公共建筑与交通设施在“三环半”地带集中建设,以改善中心聚集的困境。巴黎为了避免向旧城聚焦,采取积极的规划布局措施,1965年规划沿塞纳河南北两边平行轴线发展新城;1994年规划建设多中心的城市总体格局。1968年开始编制的第二次纽约区域规划,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把纽约改造成为多中心大城市,为大量增长的就业需求做准备,并且集中提供高水平的公共事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一座城市的生存与繁荣并不仅仅依赖于自身的发展,而需要其腹地郊区的大力支持,发达的郊区极大地推动城市的发展,使城市锦上添花,而落后的郊区别会拉慢城市发展的步伐。世界大都市圈产业空间布局也有一些带普遍性和共性的规律,产业地域分工现象明显。如纽约大都市圈的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集中在曼哈顿地区,其余核心区主要从事职业服务业、公共行政服务业,内环地区以个人服务业、批发业为主攻方向,外环地区的制造业和零售业较为发达。(二)巴黎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组织管理巴黎大都市圈由巴黎市和埃松、上塞纳、塞纳-马恩、塞纳-圣德尼、瓦尔德马恩、瓦尔德兹、伊夫林7个省组成。全区面积12072平方公里,人口1100万人,分别占法国总面积和人口的2.2%和18.8%。1.大都市圃空间结构的演变。19世纪末,在工业加速发展的推动下,巴黎的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展。为了对其实行统一有效的规划管理,1955年进行7行政区划调整,设立巴黎大区(即巴黎大都市圈)计划区。1956年,《巴黎地区国土开发计划》提出降低巴黎中心区密度,在近郊区和城市建成区边缘建设大型住宅区和卫星城。从空间形态上看,20世纪60年代以前,巴黎是以市区为中心,呈同心圈向外扩展的。传统的同心圃式发展模式曾导致城市中心过度集中和拥挤,给城市发展带来窒息的危险。1960年的《巴黎大区区域开发与空间组织计划》则建议利用工业企业扩大或转产的机会向郊区转移,通过改造和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核心,重构新的城市空间格局。1965年的《城市规划和地区整治战略规划》提出,在巴黎外围塞纳河两边轴线上建设S座新城,总规模将  相似文献   

17.
宁西铁路与京沪铁路沪宁段相连接,促成新亚欧大陆桥西安以东双陆桥经济带形成。双陆桥经济带在长三角经济的极化和辐射以及长三角经济与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是泛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协调发展的"动力轴"。双陆桥经济带发展对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形理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网络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并对"长三角"区域开发的要素进行了等级划分;构建空间结构模型实证了"长三角"网络化开发的现实性和必然性,并利用分维值分析交通网络和城市群的空间特征。区域开发网络系统虽是自组织的,但政府干预也不可或缺,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模式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立足于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勃兴的背景,从时间维度的形成机制、空间维度的存在样式和时空结合维度的发展趋势三个维度,对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存在样式与发展趋势进行全方面、多视角的解构。  相似文献   

20.
王圣军 《财经科学》2007,86(9):69-74
大都市圈经济整合是大都市圈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大都市圈功能的具体反映.通过对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的"囚徒困境"分析,得出了中国大都市圈经济整合中所产生的"囚徒困境"是制度缺陷造成的.因此,破解"囚徒困境"的方法就是寻求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