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师》2017,(8)
有着"苹果之乡"之称的山西省吉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吉县的苹果产业已经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支柱产业。吉县这些年采用连接有序的产业扶持当地贫困地区的政策、标准化的苹果示范园建设、严苛的规范化生产、多次数及多批次的技术技能培训以及各种形式的服务组织建设等措施,为吉县的苹果产业实现规模化、规范化、优质化、品牌化和效益化提供了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7)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经济作为海洋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运行发展状况将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文章以天津为例,从海洋经济发展的区位、科研、产业、政策优势入手,分析各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从提升海洋产业水平、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强化海洋科技支撑、完善海洋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促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吉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科教资源、产业技术、平台载体和政策机制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创新、产业、融资、协同四个系统的结构失衡是造成科技创新水平差距的根本原因。为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优势,深入挖掘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潜力,吉林省应结合省内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的实际,从宏观政策层面和微观实践层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哈尔滨蔬菜产业发展和蔬菜质量安全的基本情况,指出影响哈尔滨市蔬菜生产及质量安全的技术瓶颈,并提出促进哈尔滨市蔬菜质量安全的科技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将科技扶贫项目与当地自然、人力资源有机结合,将外部支持和内源发展有效衔接。走出了一条自我脱贫,自主发展的参与式扶贫之路,创造了扶贫开发和保护生态相结合的“岗底模式”。本文从政策观念、扶贫理念、治山理论、技术方法、经营管理五方面,透视了太行山“岗底模式”科技扶贫机制的创新。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参与式扶贫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要鼓励各地区着重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并要求我们:结合当地特点,加强地区间的协作,促进产业在地区间合理转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纽带、以当地优势为依托、互利互补的协调发展局面。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综合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科技实力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时期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以来,我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价格波动上涨,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稳定增长,贸易竞争优势日趋明显。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蔬菜产业仍面临重大挑战。"十三五"时期,应进一步增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经营主体市场把控能力,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产业研发投入和产出进入快速增长期,而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仍待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呈现名义高端化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研发强度差距不大,而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行业差距显著;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而基础研究支撑力量相对较弱。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技术创新制约因素表现在: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有待优化、政产学研协作分工机制有待完善、人力资本供给支撑能力有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科技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建议加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改善科技创新效率;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交易转化;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增强人力资源供给保障;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拓宽技术创新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9.
科技服务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而产业升级无疑在当下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中成为一股风潮,但学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比较权威和公认的结论。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厘清科技服务业的内涵,为研究产业升级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同时,运用多种理论研究明确了产业升级和科技服务业之间的影响机制及内在联系。进而得出科技服务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5)
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在贫困地区开展创新创业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包容性发展理念,文章在审视贫困地区科技创业的特征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贫困地区科技创业的实现,就是要将贫困地区要素资源与环境资源耦合,在资源间的相互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完成创业活动的机会识别过程、机会开发过程和创业结果这三个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产业扶贫旨在将贫困户的生产活动纳入社会产业大循环,因此其一直是全世界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和主要目标之一.我国产业精准扶贫出现了两条新路径:一是GTP路径,即向贫困户送猪崽、鸡苗和良种等资本,直接将贫困户的生产纳入当地的产业体系;二是GSP路径,即将扶贫资金折合现金并由贫困户自己决定投资项目和选择产业.文章构建了包括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微观主体行为模型以及基于农村公平和效率的农村福利模型,分别研究了这两条新路径上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的动态演变过程,然后使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拟探索出我国产业精准扶贫的最优路径及其政策支持空间.结果显示:在第3~4年的时间内,GSP路径要优于GTP,但是超过4年,GTP路径上的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就会累进性超过GSP.而且,在GTP路径上的时间越长,扶贫效果就越好.在中长期,提高贫困户的技术水平,增加贫困户的初始资本额是进一步提高GTP路径上贫困户福利和农村福利水平的重要环节.文章的结论对于提高我国精准扶贫的理论自信,进一步完善我国产业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高度组织化的规模主体,在中国农村科技推广、扶贫攻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分析中国农村科技扶贫现实意义和困难挑战的基础上,认为加快构建合作社科技扶贫体制机制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从提高异质化贫困农户科技使用效率、推动政府科技扶贫工程实施、降低农业科技对接交易成本及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等方面剖析合作社科技扶贫动力机制,并探讨合作社科技扶贫实践应用情况;最后,提出推进合作社科技扶贫实践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减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文献缺乏旅游减贫多维效果及空间效应研究,本文基于多维贫困视角,运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经济、教育、医疗、生活与环境五个维度的贫困减缓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地理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共同构成的综合嵌套矩阵的基础上,分别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各维度贫困减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发展对各维度贫困减缓的空间效应。主要结论有:(1)十年间,中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空间正向相关性,纳入空间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较好地揭示出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十年间,各维度的减贫效果亦呈现显著空间正向相关性,表明各维度减贫效果存在着空间集聚特征。(3)十年间,旅游发展对经济、生活、环境等维度的贫困均具有显著减缓作用,更重要的发现是旅游发展在这三个减贫维度上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旅游发展对教育、医疗两个维度上贫困减缓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4)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分析,旅游发展对经济减贫维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东部区域→中部区域→西部区域逐步递减规律;旅游发展对生活减贫维度和环境减贫维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均呈现出由东部区域→中部区域→西部区域逐渐增大特征。最后,论文就旅游减贫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托山东地区政府生态扶贫实地调查所获得的776份问卷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非传统生态脆弱区贫困群体的生态资源感知及生态脱贫意向进行实证分析。样本区域贫困群体的生态资源感知指数介于2.307~2.953之间,无较大差异,超过90%的贫困群体存在积极生态脱贫意向。实证结果表明:(1)非传统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韧性大,贫困群体的生态资源供给感知敏感度低于生态资源需求感知;(2)非传统生态脆弱区贫困群体的生态脱贫意向首先直接受到生态保护补偿扶贫政策的刺激,除了补助金补偿,还应通过就业机会补偿、市场化补偿等多种形式刺激贫困群体的发展积极性;(3)其次生态脱贫意向还受到生态资源感知、生态脱贫政策和社会人口特征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旅游扶贫是一种新型的扶贫方式,其优势在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外力输血为内在造血,变被动生存为主动发展。文章以江西省星子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旅游资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并由此提出化解困难的机制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战略研究:实践视角的框架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科技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认为其着力点可以放在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上,从而有助于推动科技扶贫工作进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国-省-市-县-村"五级科技服务体系及"科技扶贫在线"建设框架,研究了其运行机制,构建出"以人为核心构建服务体系、以科技服务支撑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奔小康"的科技扶贫工作路径,其特点是"抓服务、抓人才、抓激励、抓全产业链支撑、抓基层科技职能提升"。  相似文献   

17.
动态贫困研究是从中长期考察家庭贫困状态,关注家庭贫困状态的脆弱性与发展演变。采用CHNS家庭微观数据,通过对我国农户动态贫困的研究发现:男性户主、年轻户主、人口规模较大、低人力资本、人均使用耕地面积越多的家庭,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贫困发生概率较大;此外,我国农户动态贫困还表现出较强的区位特性。减贫政策应该从以下四方面改进:一是细分农村贫困人口类型,实施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二是建立贫困家庭教育技能补贴制度;三是帮扶贫困地区开展非农或高附加值农业经济;四是建立有区域特征的扶贫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退耕还林与减缓山区贫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扶贫开发模式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条件和开发资源为导向,但是对生态较为脆弱的大多数贫困山区来讲,若不考虑社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开发式扶贫有可能导致越扶越贫。本文在分析山区贫困的一般特征基础上,通过对有关环境与贫困相互关系的理论认识,结合正在推进的退耕还林工程实践,提出林业扶贫是减缓山区贫困的有效途径,指出应从落实山区林权制度、建立生态移民制度、改善农业补贴制度以及强化山区扶贫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山区扶贫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如期实现了精准脱贫的目标,成功按期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同时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后扶贫时代.如何巩固深度贫困地区和人口的扶贫成果,防止出现规模性退化或返贫,应当是后扶贫时代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经验证明,当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按标准成功摆脱贫困以后,会出现一定的退化现象,从而需要有一个脱贫成果的巩固期.特别是那些...  相似文献   

20.
扶贫的机制设计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绍祥 《经济地理》2006,26(3):443-446,455
在近20年的扶贫实践中,制度因素在我国扶贫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扶贫实践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贫困人口总量的不断减少,我国贫困问题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给我国的扶贫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扶贫工作之所以问题重重,主要是因为制度短缺。因此,应加强扶贫制度建设,相应地调整我国的扶贫战略、制度设计和政策,农村扶贫有待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