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东莞地区在2004年开春时首次出现了"民工荒"现象,此次"民工荒"持续时间不长,影响范围也较小,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全国各地的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民工荒"的影响,这一现象一直持续至今,它已成为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导致劳动力供求不均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给相关企业带来若干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民工荒"特点与中国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将问题症结归于中国产业发展对低端劳动力需求旺盛导致的结果。在中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趋向老化的趋势下,解决"民工荒"唯有进行产业升级。企业在升级过程,一方面提升利润空间,高工资吸引劳动力以缓解"民工荒";另一方面,加强自动化,减弱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同时增强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春节过后,"民工荒"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民工荒"不仅出现在经济发达的劳务需求省份,也扩展到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文章从劳动力市场、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工的自身选择等角度,对"民工荒"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自2004年以来我国开始出现的"民工荒"现象,用系统仿真用工企业对劳动力资源价格的预期过程,从而找出应对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用工企业认为劳动力资源价格普遍偏高,劳动力资源自身对于市场价格的预期则是呈现着保守的看法,普遍认为劳动力资源市场价格偏低。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则在于用工企业以保守的眼光看待劳动力资源,始终以"经济人"假设来看待,而忽略了劳动力的"异质性"和对市场价格判断的有限理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趋势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工荒"现象并非周期性的暂时现象,而是标志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而目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障碍,更加速了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到来。科学地认识劳动力供求转折点的阶段性变化至关重要,应及时做好应对措施,为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6.
民工荒问题困扰着我国企业的发展,但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并没有枯竭,只是有原来的无限供给变为现今的相对有限剩余。由于农民工主体和观念的改变,惠农政策的效果显现等原因,我国出现了民工荒现象。通过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政策可以缓解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用工短缺现象,即"民工荒"问题。"民工荒"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工的工资太低。文章从农民工的工资与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的关系角度出发,构建了供小于求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与企业关于工资的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与农民工工资密切联系的各因素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得出双方能否达成协议主要取决于农民工对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的估计,并提出农民工可以通过组建工会集体议价的形式来提高贴现因子以及通过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揭示农民工为其创造的真实价值的建议,从而可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缓解"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出现了明显的"民工荒"现象,然而,"民工荒"并非由于农村劳动力总量减少所致,而是由用工的结构性短缺造成的。现实的情况是,在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很多有必要、有可能外出但并没能转移出去的大量剩余劳动人口,农村劳动力有待充分外流。另外,在城市遭遇"民工荒"的同时,当前我国农村也正面临劳动力短缺、农业发展后继乏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粮食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甚至解决"谁来种地"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 基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2004年春开始,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多年的民工潮逐步被以农民工短缺为特征的民工荒所取代.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转变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农民工由富余到短缺,其实是一种使多层次矛盾得以凸显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角度看,民工荒现象凸显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和管制失灵;而要破解民工荒,改善对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民工市场的管制,无疑是一种必然选择.本文从劳动力市场管制视角对民工荒现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金融危机时曾出现短暂的民工返乡潮,随着经济的复苏"民工荒"开始让企业头疼,让公众关注。本文从"民工荒"这一现象谈起,分析了我国企业出现"民工荒"的原因,并根据我国"民工荒"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