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的发展,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进入了新常态阶段,从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长期稳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调节产能过剩等问题而提出的重大的战略创新,它是目前我国政界和学术界最受关注的话题,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与此同时,又提出五大重点任务来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人口结构也开始迈向老龄化,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小型城市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但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并依然存在的新常态.共享经济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新经济方案,通过“互联网”使中小型城市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人才、文化、科技、教育等垂直细分产业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未来,共享经济如何灵活应用将成为中小型城市的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过去的需求侧改革难以为继,供给侧结构存在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中高端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成为促进国企转型创新的新引擎.本文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层层论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促进国企转型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化解供给过剩矛盾做到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了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去产能的同时,如何有效实现供给侧改革,也是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结合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实际需要,我们应立足林业经济发展实际,认真分析林业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动力和内在需求,并对林业经济的未来发展以及市场前景进行全面预测,保证经济新常态下林业经济能够在去产能的大背景实现复苏,继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低速稳增长的新常态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需错位,即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失衡问题,具体表现为在某些领域的有效需求不足和该领域的供给过剩.其中产能过剩是造成供需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很多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尤以钢铁产业最为严重.河北省是我国的钢铁大省,近几年来钢铁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本文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河北省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现状、表现以及原因,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下一步去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去产能”已然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怎样治理产能过剩问题关乎经济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低效产能”问题,这与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功能弱化,企业供给质量不符合市场需求等方面有关,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巩固国有经济的战略地位,于是,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以确保在“去产能”的同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和转型升级需求并存,要求金融业进一步调整供给结构,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从过剩产能行业向创新经济领域配置,集聚经济加快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策应新形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本文从完善地方金融顶层制度设计,培育发展金融市场主体,补足金融监管服务短板,提升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等角度,探讨了改进和完善供给侧金融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最严重、最亟待解决的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到集约,从数量到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最后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即以创新为中心,积极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工作.  相似文献   

9.
引导区域产业转移是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内在要求,是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经济质量的重要战略途径,也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挖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的必然选择。针对新时期区域产业转移出现的产业转移粘性、产业集群式转移等新趋势,坚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是经济新常态下引导区域产业转移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经济结构失衡,如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中高端消费需求旺盛等.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危机,需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和提升投资效率,大力发展新经济,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创造有效优质供给以带动消费增长和升级.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海洋产业发展急需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海洋产业发展理念,加大对受损海洋生态环境的整治修复力度,重点改善城市生活岸线海洋生态环境,优化海岸线的公众亲海功能,提高绿色安全的海洋水产品和优质高端的海洋生态旅游产品供给能力。具体看,应强化海洋产业综合管控,发挥海洋科技引领作用,保障海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优化海洋资源供给结构,促进由生产功能向生活、生态功能转变;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补齐海洋产业发展短板;完善海洋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和融资机制,化解过剩海洋产业产能;依托海洋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促进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辽宁省工业低端产能过剩、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高端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供需错配现象严重,这些问题暴露了辽宁省工业经济产业结构的弊端,迫切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了辽宁省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工业供给结构、加快产业高级化进程,控制和消化过剩产能,积极发展辽宁具有优势的面向终端消费的产品,培育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工业的进口替代能力,重视制度改革、释放制度红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简要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分析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并从供给侧视角入手分析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产能高效利用是微观企业乃至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如何有效化解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现象成为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从股权制衡与高层治理两个维度,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程度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高层治理可以缓解国有企业面临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降低过度投资水平和提高经营资产运转效率,进而缓解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现象,表现为产能利用率显著上升,而单纯的股权制衡缺乏相应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治理作用在外部制度环境较好、地方控制和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后的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和市场价值得到显著提升。研究结论不仅支持了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改善国有企业治理、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产能过剩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学术研究进行了有益拓展。  相似文献   

15.
推动供给侧改革不仅会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也将影响我国节能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该文运用情景分析的方法,针对供给体系产能过剩、生产高能耗、能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构建了三种情景下供给侧改革对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影响的能源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压缩过剩产能对于优化能源结构起到显著作用,同时随着对过剩产能压缩力度的增大,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的减少将会趋于明显;推动技术进步与节能降耗将会明显降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对高能耗高碳排部门的节能减排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对于碳排放量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供给侧改革和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钢铁行业出现了供需失衡、产能过剩等现象,制约着我国钢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并伴有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为此,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如何适时调整钢铁企业战略,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机遇,成为钢铁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分析钢铁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及时作出战略调整,是化解钢铁企业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也是突破钢铁企业发展瓶颈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我国步入了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的传统优势在不断弱化,这就给国有企业融资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新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首先简要分析了新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融资创新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新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推动新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融资创新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韩  王雄元  张琳琅 《财经研究》2021,47(7):93-10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机理是通过优化要素市场资源配置,使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产业在充分竞争中激发活力,以促进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运转,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就是达成这目标的有效措施之一.负面清单制度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更明确区分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增加市场准入制度的开放性、公平性、透明度.文章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为外生事件,探讨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如何从供给侧去产能.研究发现:相对于未受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影响的企业,受影响企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显著更低,说明市场准入管制放松有助于降低企业产能过剩程度;而缓解生产要素错配、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竞争程度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去产能效应具有中介效应,说明市场准入管制放松通过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竞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而降低企业产能过剩;另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产能过剩的治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产能过剩程度较高、污染行业和规模较大的组,说明负面清单制度的实施对有这些特征的企业具有去产能效果.文章从供给侧去产能角度探讨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丰富了关于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9.
工信部颁布的《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计划2015-2025》中明确指出:要将化解过剩产能、调整行业结构、提升质量和效率,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作为未来十年的工作重点.为了有效化解钢铁工业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解决钢铁企业经营持续困难问题,钢铁企业必须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攻方向,坚持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绿色发展,最终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本文首先论述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影响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即:整合价值链,提升效率;控制总量,优化产品结构;技术改造与创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国内化石能源市场正处于"需求强度减弱期、过剩产能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同时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量不足。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减少煤炭使用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以及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本文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诉求,以应对气候变化和雾霾治理为背景,厘清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提炼新常态下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并从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和政策保障三个层面提出推动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