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内科治疗,而试验组则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情恢复情况及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微创术后适应证等。结果试验组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良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效果理想、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78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89例患者给予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昏迷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均连续治疗15d。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5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有效率(95.0%)较对照组(82.5%)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行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26例,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3例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研究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N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14、21 d后,研究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NI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可明显减轻微创血肿清除后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体积,降低神经功能损缺,缓解机体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出血患者73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单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药联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脑出血的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保守方法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血肿体积、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及血脑屏障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SSS评分以及血肿体积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以及血脑屏障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具有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减小血肿体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等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3软件对脑苷肌肽注射液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使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经济性评价。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共计4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的有效率与单纯常规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5,95%CI(1.06,1.25),P<0.00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能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成本-效果分析显示,与单纯常规治疗相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平均每人每天需要额外支付302.50元,14 d额外支付4228.70元,ICER为363.29元/%,即有效率增加一个百分比平均每人需要多花363.29元。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在效果增加的同时,成本也会增加,支付者需基于对相关指标的支付意愿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8.
脑血疏口服液是一种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作用的复方中药,目前作为治疗脑出血的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研究发现脑血疏口服液具有显著加快血肿吸收、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综合症状等作用。本文以近年来发表的文献为依据,综述了脑血疏口服液药理、药效、毒理及临床研究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将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以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颅脑外伤患者在入院初期均进行脑部CT检查,于颅脑外伤患者入院后48h之内再次进行脑部CT复查。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开颅方法清除患者颅内血肿现象,若有需要应在进行开颅清除血肿的同时去除骨瓣进行减压,若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病情轻微或有特殊情况不易进行开颅手术,应进行保守治疗。结果患者经脑部CT复查以及各项检查后,有24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症状;72例颅脑外伤患者未出现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症状。24例发生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中,有8例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治疗;13例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的同时去除骨瓣进行减压措施;3例进行保守治疗。结论患者若发生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应进行及时的诊断与处理,是颅脑外伤后进展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是否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思路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行显微手术治疗患者70例,所有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显微手术方式,分析思路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术后死亡10例,病死率为14.3%(10/70)。血肿30~40 ml,采用小骨窗开颅为28例,死亡1例;血肿多于40 ml,采用颞瓣开颅,清除血肿后放回骨瓣共27例,死亡3例;合并脑疝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常规去骨瓣减压共15例,死亡6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为13~30 d,平均(18.7±1.2)d。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要尽早进行手术,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神经节苷脂6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一日一次静点。对照组不加用上述药物。两组均给予降颅压、控制血压、脱水、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总疗15天。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S及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6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和第14天,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9%,病死率为5.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9%,病死率为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运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110例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5例。A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手术进行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所需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结论运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从我院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给予早期康复,两组加依达拉奉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头颅CT检查。经过对比以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康复组治疗痊愈32例,占80%,总有效率为100%,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的75%和对照组的65%。三组治疗经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会明显有利于加快脑出血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的吸收及其神经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在定位血肿在颅脑深部血肿清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常规开颅手术组63例(对照组)以及行B超定位血肿清除手术组62例(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超定位颅脑深部血肿可有效提高血肿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手术损伤,改善患者术后炎症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水肿体积、临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BI评分。结果观察组组在治疗后对于脑水肿体积的减少、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较常规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3例,发病6h内采集血液样本并检测血清尿酸浓度,给予相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内科治疗处理。主要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后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和功能性预后。结果早期神经功能改善者和无改善者平均血清尿酸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功能性预后良好和预后较差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之间存在统计学临界差异(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高血清尿酸水平既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无关,也与功能性预后良好无关(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后5d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和3个月后的功能性预后良好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眼前部缺血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扩血管药物丹参川芎嗪治疗。结果治疗组用药结束后随访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眼前部缺血病变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黄跌打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64只SD大鼠,其中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自由饮食饮水;剩余48只大鼠经机械冲击挫伤建立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未予以干预)、三黄跌打膏组、狗皮膏药组,每组16只。在第3、7 d给药2 h后分别每组各取出8只大鼠,观察软组织损伤情况,并在处死前腹腔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及炎症介质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建立后病理评分均增加,炎症介质水平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改变,但给药组较模型对照组均有所改善,其中以三黄跌倒膏组改善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跌打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有显著效果,可能是通过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改善急性软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4月于阳江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3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3 d、3周的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24 h、3 d、3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NIHSS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4 h、3 d、3周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同时间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89.29%)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