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浙江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机遇与模式选择.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加快实现区域经济空间重组、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体制重构,从而使得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是当前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文章从县域经济与都市区经济的差异性角度分析了转型内涵,并在产业扩散-集聚的内源性推动与政府政策性的外在推动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转型的动力机制.最后文章以浙江省诸暨市发展实践作为案例,并结合都市区经济标杆的杭州市余杭区,针对性地提出实现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太原大都市区城市化特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近年来,有关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区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多。本以内陆资源型省区中心城市太原市为案例,通过与发达地区都市区发展的比较来揭示其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大都市区发育尚处于初期阶段,无论人口、经济集聚水平还是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发达地区同类城市都市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滞后的原因在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滞缓,扩散力弱;城市资本集聚有效发挥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霞  蔡建明 《经济地理》2008,28(2):191-196
都市区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其地域空间范围划分标准尚不明晰,从而影响到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空间管治的可操作性。在对国内外都市区定义及划分方法的简要评述基础上,考虑到我国都市区发展所处的阶段,提出产业经济空间和人口经济空间两种划分方法。研究认为由于城市产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及其产业活动影响范围的差异性会导致产业经济空间的划分方法难以具体实施,推荐以核心城市人口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来划分都市区。在此讨论基础上,对全国尺度上的大都市区空间范围进行了大致匡算和划分,目前全国共有30个大都市区;并以北京市作为案例点,利用GIS技术,考虑道路交通系统,更为具体详细地对北京市都市区范围进行了界定,都市区地域空间形态表现为明显的锯齿状。  相似文献   

4.
郑州都市区镇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镇域为研究单元,以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为测度指标,采用GIS空间分类、ESDA等空间分析技术,根据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理论,分析2006-2010年郑州都市区镇域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济空间格局总体呈“轴带+市区”的空间扩散态势;第一、第四级水平的乡镇变动幅度大,中等层级水平的乡镇变动不明显;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存在空间集聚效应,2006-2010年之间High-High区、Low-Low区分别增加6、7个,High-Low区由18个骤减至9个,Low-High区小幅减至14个,乡镇经济整体与局部协调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基于研究结果从区位条件、宏观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中心城区的规模与竞争力等方面进行驱动因素分析,进而提出突出乡镇主导优势产业、实施差别化发展政策、加强集镇区规划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心城区竞争力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应旭 《经济师》2012,(4):72-73
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研究源自区位理论、集聚经济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城市经济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可以归结于城市经济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和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文章认为这两种路径应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阶段交替实施,需要关注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耕地质量分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天凤  邱道持 《经济地理》2008,28(3):483-488
围绕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这一主题,以重庆市为实证,采用相关—回归分析法和分区比较法,探讨了耕地质量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耕地质量数据根据重庆市农用地分等成果,计算获得39个区县平均耕地质量等级;经济指标选用2004—2005年统计数据,包括39个区县粮食播面单产、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非都市区区县耕地质量分布与经济发展存在较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性,都市区相关性相对较低;②耕地质量分布具产出经济效应和格局经济效应,即通过粮食作物单产的高低和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共同发挥经济效应;③耕地质量较高的区县在空间上的集聚,是构成经济区位和经济集聚的自然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出发,考察了2000―2009年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动态演化趋势以及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融合的效应。研究发现,电子信息产业呈现“高集聚、低相关”的空间分布特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程度在逐年提高,而区域经济差距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演化趋势;我国省际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非随机空间集聚效应和条件趋同效应,趋同速度的不一致将导致经济呈现块状分布;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先表现出集聚效应后表现出扩散效应,过大与过小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都不利于经济增长,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只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晓燕 《经济论坛》2007,(16):74-77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空间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作为空间状态是生产要素流动所形成的经济集聚核心和经济扩散点.  相似文献   

9.
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本文分析了山西省近20年来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结果发现,山西省经济空间结构呈现出较低层次的空间均衡和两极分化特征。通过建立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空间格局及溢出效应的分析表明,山西省各县域间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不显著,总体而言,山西省经济空间结构还处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低级空间均衡阶段,经济中心还处于发育阶段,集聚与扩散能力还比较弱。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城市质量"决定的城市空间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苗建军  赵霞 《财经研究》2005,31(3):126-134
中心城市具有集聚和扩散这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其集聚力和扩散力随着其城市质量的提高而增大,随着交通网络的发达而提高.城市的引力公式应修改为,两城市之间的引力与城市质量成正比,与经济距离的k次方成反比.南京与周边城市的经济集聚和扩散的空间分析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纳入空间效应对双边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改进,用于估算制造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双边影响,并基于2006—2016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制造业集聚的聚集效应、拥挤效应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净效应进行估计,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制造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聚集效应为1951%,拥挤效应为896%,净效应为1055%,即制造业集聚有利于绿色经济效率的改进;(2)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发现,在高发展水平阶段,随着制造业集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净效应对绿色经济效率的边际效应呈U型变化,而随着制造业集聚的空间等级水平的提升,净效应对绿色经济效率的边际效应呈递增趋势;(3)异质性组合分析表明,经济发展不同水平阶段下,制造业集聚专业化水平和空间等级水平的变化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双边影响不尽相同,表明中国城市在制造业集聚的路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和挑战性。  相似文献   

12.
都市圈的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都市圈作为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型空间组织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的关注。文章结合哈尔滨都市圈城市化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未来空间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以黄河流域91个地市(州、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5、2009、2013、2017年截面数据,采用ESDA、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探究黄河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分异格局,并结合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定量分析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呈现H-H和L-L集聚分布的空间态势,其中L-L集聚区范围不断缩小,H-H集聚区从黄河下游地区向黄河中游地区逐渐延伸;②黄河流域旅游经济差异不断缩小,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不断增强,东-西向成为其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方向;③交通区位条件、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资源禀赋是影响黄河流域各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且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  相似文献   

14.
上海苏州河沿岸创意活动的地理空间及其集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劲风  高峰 《经济地理》2011,31(10):1674-1679
苏州河沿岸创意产业集聚带是上海创意产业分布最为显著的地带之一。通过分析苏州河沿岸创意活动的空间分布、集聚驱动机理,探讨作为老工业区的苏州河沿岸创意活动集聚的规律。研究表明,苏州河沿岸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为创意活动提供了地理空间。创意人员对创意活动区位选择是创意产业园区的主体行为。创意活动集聚从形态模仿、业态选择到生态转型的过程,得益于政策的转向,伴随了创意人员的创造、创意活动之间的联系、企业组织的互动等活动。  相似文献   

15.
王鹏  李军花 《产经评论》2020,11(2):17-33
城市群经济在我国经济版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成为创新扩散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分布与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及城市群形成创新竞争力有重要意义。从产业互动外部性与产业集聚外部性角度切入,将城市群作为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利用2003-2016年我国七大城市群1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专业化集聚及相对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创新力的影响,进而探讨这种影响在城市群之间的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1)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某一城市创新力受当地和相邻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聚水平的影响。(2)就全国整体而言,对城市创新力有持续性影响的主要是相对多样化集聚而非相对专业化集聚,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价值链形成动态比较优势来实现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3)考虑区域异质性的回归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相对集聚程度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模式的城市群内城市创新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德宁  侯伟丽  周立 《经济地理》2002,22(3):277-280
随着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阻碍生产素流动的控制壁垒和自然壁垒明显减少,产业空间区位选择的灵活性大在增强,产业布局将出现分散与聚集共存的趋势,那些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形成有规律的集群,大城市中心区也将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总部以及银行,保险,管理咨询等生产才高度集中的地区,成为协调全国仍至全球生产的信息和服务中心,根据产业空间演变化的新趋势和我国城市产业布局的现状,作者提出了我国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湾区经济作为全球化和市场化在特定地域衍生的高级经济形态,其创新性与开放性的空间互动关系更加明显。在探讨二者作用机理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引入经济集聚度、协调耦合度和空间趋同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了沪杭甬大湾区外向经济与创新经济在多维视角下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显示,2006-2017年创新经济整体增速高于外向经济,上海的核心地位突出;创新经济总体集聚水平向外向经济拟合,但局部集聚空间等级分布差距明显,二者互动能力较弱;创新经济与外向经济的集聚性由磨合向高水平耦合演进,但仍处于中度失调水平,内部城市多处于高耦合低协调状态,但协调状态差异较大;湾区内部两经济系统的空间集聚水平均向自身稳定状态收敛,但外向经济对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最后,针对结论,对具体协调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金融作为经济增长核心助推器,对其空间集聚与扩散的经济效应准确识别,是沿海地区发展蓝色经济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建立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网络识别区域的金融空间关联关系,基于此设计金融关联空间权重矩阵,对金融空间关联的经济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间金融发展具有稳健的空间关联性;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正向促进效应,金融发展能有效拉动本区域经济状况,对周边区域经济正向拉动效应相对微弱。建议从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强城际间金融交流合作,鼓励金融创新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金融发展正向溢出效应,拉动沿海地区蓝色经济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经济系统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的增长极化与扩散作用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机制。创新能力、要素集聚与扩散形成的区际空间外部性使得城市群增长核心不断演化,并形成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呈现出下降趋势,对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分工过程中创新要素集聚与创新溢出、空间依赖都对城市极化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政策导向应从强化城市间创新分工、充分利用创新过程的空间外部性、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基于PCA-ESDA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叶林  黄震方  王坤  涂玮 《经济地理》2012,(8):149-154,35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9—2008年反映旅游经济的相关指标,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每个省份旅游经济的综合得分,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从"长三角"及"珠三角"向内陆逐渐降低的特征。1999—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不显著,但局部空间自相关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沿海省份位于HH区,西部省份位于LL区,西南、部分东部和中部省份位于LH区和HL区。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非均衡态势,1999—2008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总体空间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省域旅游经济集聚的空间依赖性、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与资源禀赋、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